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剛聞王彥之言,心頭一陣思考,最後不禁眼前一亮道:「侯爺之言,下官深思之下,已然明了。侯爺留於福京,得到的不過是無休止的黨爭,而失去的則是一方天地!如此看來,侯爺離開福京,實乃當下最善之抉擇也。下官嘆服矣!」

  王彥身後跟隨的諸多將領,聽了他與何剛的對話,神情也不禁一變。

  原本眾人以為自身打了一場敗仗,是被人趕出福京,現在看來,卻是要奔向一片新天地,心中不由得微微振奮。

  王彥見此,才慢慢放下心來,但或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不覺間,他也已經慢慢變成了如同鄭芝龍一般的一方軍閥。

  「啟稟侯爺!前方十里,便是泉州城!」

  在王彥與何剛相談之時,數名哨騎絕塵迎面而來,他們奔馳在王彥身前,而後翻身下馬,行禮拜道。

  王彥聞言,面色不禁一陣肅然,而身後將領則將目光齊刷刷的向王彥看來,眼中俱是火熱。

  「先禮後兵!」王彥雖明白諸將心中之意,但他身為朝廷重臣卻不能任意行事,隨謂眾人道:「誰人可替本侯入城,會一會那鄭之豹?」

  「下官願往!」

  「末將願往!」

  聞言,數位文武打馬出列,抱拳行禮道。

  王彥視之,其中有何剛、曲從直等人,但他的目光,最後卻落到千戶戴之藩身上,而後滿意點了點頭,贊道:「安仁好膽識,且上前來,本侯有事交代!」

  戴之藩沒想到王彥會選中他,聞言立馬翻身下馬,走到王彥身邊,而王彥則於馬上彎下身子,俯頭於戴之藩耳邊一陣私語。

  周圍一眾將領,只見戴之藩臉色一陣變化,心裡不禁十分好奇,但卻聽不真切,頓時紛紛猜測王彥之語,只有一旁的大學士蘇觀生眯眼相看。

  戴之藩聽完王彥之語,臉上卻不禁一陣疑惑,「侯爺,末將如此行事,真的可行嗎?」

  「安仁放心!」王彥安慰道:「汝進城之後,便按本侯之言去做,無論有何結果,汝都不必操心!」

  戴之藩聞語,臉上疑惑一點也沒消除,但既然王彥已經讓他不用操心後果,他便只有行禮道:「那末將這就去準備一番,而後立馬進城,找鄭芝豹要回銀錢和糧草!」

  當即王彥揮了揮手,戴之藩便退了下去。

  片刻後,王彥看他領著幾名騎兵,離開隊伍奔往泉州,便對諸將道:「天色已經不早,大軍今日便於此處紮下營寨,休息一番,明日再行趕路吧!」

  同鄭之豹這樣的人交涉,王彥理應派遣文臣出身,善於遊說的人才前去,但他卻派出武生出身的戴之藩,因而使得諸將十分不解。

  這時眾人聞王彥之命,才收回心中疑惑,抱拳應下,而後便各自散去,安排手下紮營。

  等諸將離去,大學士蘇觀生卻打馬上前,立於王彥身邊,忽然開口道:「侯爺如此行事,卻不怕鄭氏報復,為朝廷引來災禍耶?」

  第130章 戴之藩,闖泉州府

  蘇觀生,字宇霖,廣東人士,弘光朝時,官居戶部主事,清兵南下,避禍於杭州,後潞藩降,蘇觀生與左懋第,則護唐王南逃。

  唐王於福京登基為帝後,蘇觀生被拜為大學士,是隆武帝倚重的幾位重臣之一。

  這次王彥入粵,準備去平定靖江王之亂,隆武帝便加蘇觀生布政使銜,輔助王彥經略粵地。

  這時王彥聞蘇觀生之語,神情不禁有些尷尬,但他細思之下,卻發現蘇觀生方才的語氣,不似責問,反似戲謔,隨微微笑道:「彥之所為,不是閣老心中所想呼?」

  「哈哈~」蘇觀生當即大笑,而後又突然冷下臉來,「侯爺所做之事,只要有理有據,本官可以不管,但若牽連到陛下,那就萬萬不行矣!」

  隆武朝廷立於福京以來,事事都受鄭氏掣肘,若得不到鄭氏支持,便幾乎什麼事情也做不成,蘇觀生身為大學士,朝廷中樞閣臣,乃古之宰相,卻每每要看鄭氏臉色,心中自然恨極了鄭氏。

  「閣老放心,彥豈是毫無分寸之人!」王彥臉上肅然,「此事,彥定讓鄭芝龍無話可說!」

  蘇觀生點了點頭,「如此甚好!」

  「那到時候,閣老於奏章上,卻要多多為彥說上幾句啊!」王彥當即笑道。

  蘇觀生聞語,卻不回答,而是一夾馬腹,留給了王彥一個有些傴僂的背影。

  王彥見此,他知道蘇觀生雖然沒有應下,但到時侯必然會上書,為他遮掩此事,於是他臉上不禁一陣輕笑,而後亦打馬向紮營之所而去。

  戴之藩同幾名騎兵,一路奔馳到泉州城外,隨慢慢降低馬速,最後在離城門百步開外的地方停了下來。

  守門的士卒早以發現這隊人馬,但卻沒有做出嚴正以待之勢,依然倚靠在城門左右,顯得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屬下前去通報!」一名騎兵抱了抱拳,就欲打馬上前。

  「通報什麼?」戴之藩卻一揮馬鞭,制止了那名騎兵,而後一夾馬腹,便往城門奔去,「拿出點忠武營的氣魄,隨本將直接衝進去!」

  幾名騎兵見此,卻不禁一陣愕然,擅闖城門可是大罪,而且千戶肩負著侯爺交代下來的大任,今日怎麼如此孟浪?

  一時間,幾名騎士面面相赫,但千戶既然已經發話,他們又不得不聽從,隨帶著滿腦子疑惑,一揮馬鞭,便跟了上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