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揚州軍民自離杭時,得馬士英調撥米糧十萬石,如今已經所甚無幾,四五日內便要消耗殆盡,而士卒身上的棉甲,在天南之地也以全無用處,所需布甲、罩甲又無從著落,每一件事都令他頭疼不已。

  一時間,王彥不禁以手按頭穴,以舒緩疲乏,但這時許嫣嫣卻忽然挑起帳簾,端著一瓮熱湯走了進來。

  「王大哥。」許嫣嫣將湯放在王彥面前道:「你這幾日憂心國事,今日回營更是連晚食也未吃,正好百姓自閩江中捕到一尾鮮魚,要獻給王大哥,嫣嫣便親自煮了,給你端過來,你且休息休息,嘗嘗鮮,別累垮了身體!」

  許嫣嫣一邊說道,一邊為王彥盛湯,王彥這才發現,之前士卒送來的食物,早以涼透了,而他這一忙,便是整整一個下午。

  「那好!」王彥接過魚湯,笑道:「今日就嘗嘗嫣嫣的手藝。」

  王彥微微喝上一口,發現這湯十分鮮美,口感香甜,隨大口大口的喝起來。

  許嫣嫣見此,心疼道:「王大哥要愛惜身體,若累垮了,使朝廷失去重臣,使三十萬軍民失去依靠,卻是於國於民都沒有絲毫好處哩!」

  「嫣嫣好手藝,我很久沒喝過這樣鮮美的魚湯了。」王彥喝完一碗魚湯,先是一聲讚嘆,而後放下湯碗,嘆道:「嫣嫣不知道,並非我不願歇息,實乃事務繁雜,皆須我去處理。朝廷於福京新立,百事待舉,陛下需要我出謀劃策,鞏固朝局,而三十軍民每日之消耗,今後之出路,亦是需要我去操心,實在無有閒暇也!」

  許嫣嫣一邊聽著,一邊又拿起湯碗,再次為王彥盛滿,遞給他道:「許多瑣事,王大哥卻不用親力親為,交給手下之人去辦,就可以了!」

  王彥接過湯碗,又喝上一口,而後道:「這事我也知道,但營中人才匱乏,許多空缺都未補起,像忠勇、忠武、忠至三營都只有指揮使,連同知都沒有人才勝任,何剛等人自身事務都處理不完,哪裡能為我分憂呢?我到是想招募一批幕僚,但錢糧、軍情乃是大事,非心腹之人不能相托,卻不能隨便招人應付了事,而忠臣可靠之士,一時間又無從尋找,便只有親自處理矣!」

  「如此說來,王大哥豈不還要辛苦很長一段時間?這樣操勞,身體卻是會吃不消哩!」許嫣嫣聞言,眉頭微微一皺,而後說道:「王大哥,嫣嫣能看看這些帳目嗎?」

  「其實也用不了多少時間,等朝中局勢稍穩後,我就親自招募一些人才,幫著處理一些營中事務,便不會如此時般辛苦了!」王彥點點頭道:「嫣嫣想看就看吧!」

  當下許嫣嫣便拿起一本帳目翻看起來,待王彥將手中魚湯再次喝完,許嫣嫣也將目光從帳上移開,對王彥道:「王大哥,如果這些事務多如這本帳目一般,或許嫣嫣能幫上一些小忙!」

  許嫣嫣出自書香門第,官宦世家,自小受到一些教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王彥卻不知她還精通帳目,當下心中一陣驚奇,連忙放下手中湯碗,接過許嫣嫣手中帳本,翻看幾下後驚訝道:「嫣嫣還懂這些?」

  「家父調任吏部郎中之前,曾任職戶部,常於家中處理一些事務,嫣嫣伴父左右,受到過一些教誨,因而對帳目之事多有涉獵。」許嫣嫣回憶道:「為了替家父分憂,嫣嫣還自學了《九章算術》,就連徐閣老與西儒利瑪竇所譯的《幾何原本》,也曾找來看了許久。」

  王彥聞許嫣嫣之語,又回想起北直隸,那個破敗的小村莊外,那具隨風晃蕩的屍體,心中不禁一陣戚戚,但他見許嫣嫣能平靜的說出這些往事,提起其父許直,又放下心來,看來時隔將近兩年,許嫣嫣終於從那場悲劇中走了出來。

  王彥不想太多提及許直,隨站起身來,讓許嫣嫣座在他的帥案前,拿出一本帳目放好,說道:「嫣嫣,你且看看,這些東西要花費多少銀錢,我計算的可有錯誤?」

  當下許嫣嫣便一邊翻看,一邊計算起來,王彥站在一旁觀看,卻發現他算起來很難的東西,在許嫣嫣手中很快就得以解決,而她所用之方法,王彥居然看都看不懂。

  「術業有專攻!」一時間王彥心裡一陣感嘆,他所受教育,多為儒家經學,很少涉獵算術等雜學。現在看來,治理一方,光靠儒學還是不行,若不通算術,便連帳目都看不懂,不通水利,便治不了河道,不通農事,便無法使治下百姓富足。

  如此看來,推崇心學的泰州學派,要比傳統理學要更適合,眼下時局,能培養更多精通各種政事的官員。

  「王大哥!」正當王彥有感而發時,許嫣嫣已經看完帳目,對他說道:「上面所計基本沒有錯誤,只是三十五萬兩白銀,於福京可能夠買不到多少米糧,若要划算些,王大哥可讓船隊開往泉州一帶夠買。」

  王彥聞其言,收回神來,微微一思索,已經明白許嫣嫣的意思,福州如今改為福京,成為大明的臨時都城,大批軍民湧進福京,光王彥就帶來三十萬人,每日消耗不可估量,必然使得福京物價飛漲,而泉州乃東南大港,物質充沛,自然要相對便宜一些。

  「想不到,嫣嫣對於這些事務,比我還要熟悉,那今後可就要讓你多多操勞了!」王彥當下微微笑道。

  聞言許嫣嫣卻是一喜,細聲道:「嫣嫣能為王大哥分憂,高興還來不及哩,哪裡會覺得操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