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完卿家之語,本王之心以安矣!」唐王笑著點點頭道。

  當下君臣二人,又對四策進行具體商議,直談到第二日天明,方覺疲乏,才各自洗漱休息。

  唐王命左懋第、黃道周操辦監國大典,而如今局勢緊迫,自然不能等候太久,二人便以易經演算,就近選擇吉日,正好後天便大吉之日,宜祭祀拜天,隨將大典之日確定下來。

  時間緊迫,左懋第要安排人少於城外築壇,又要準備其它禮儀事務,人手便顯得不足。

  正當左懋第擔心無法於後日完成大典的準備時,王威領著諸將,以及五千兵馬趕來溫州。

  王彥與眾人相見,又引著他們拜見唐王,而後便讓諸人帶領士卒,協助左懋第準備大典事宜。

  乙酉年八月二十日,溫州城外旌旗招展,戰鼓雷鳴,五千忠義營的士卒肅然而立,唐王朱聿鍵在王彥等二十餘位文武的簇擁下,登上高壇,殺六畜以祭拜上天,告謂祖廟,「漢室不幸,神器易手,衣冠南渡。今北虜極惡,污我宗廟,害我子民,奪我財物,擄我妻女,使天下如在水火,四海兆民,猶如倒懸。本王痛念祖陵,痛惜百姓,今臨監國之寶,必然解救萬民,恭行天討,以光復帝室,驅除韃虜,以纘我太祖之業。皇天后土,列祖列宗之靈,當佑本王,蕩平北虜,光復兩京,中興大明!」

  「蕩平北虜,光復兩京,中興大明!」

  「蕩平北虜,光復兩京,中興大明!」

  壇下五千士卒,隨著唐王念完檄文,頓時高聲齊呼,聲震霄漢。

  監國大典之後,唐王隨讓左懋第起草諭旨,命快馬傳往福建、兩廣、湖南,西南等地,令各地忠於明朝的勢力,向他效忠。

  王彥為廣東總鎮,首先向唐王臣服,湖南何騰蛟舊時乃南陽縣令,而唐王封地便在南陽,是為舊人,因而在不久後也立馬表示擁護。

  唐王於溫州監國兩日後,福建鄭芝龍的大軍,亦趕來溫州,當其得知唐王已經在王彥、左懋第等人的擁護下重辦監國大典,心中不由得有些不快。

  這時揚州三十萬軍民已經齊聚溫州,而溫州卻無法容下突然來到各路人馬,唐王隨聽從鄭芝龍之言,入閩登基。

  北方,清庭。

  自乙酉年夏以來,北虜在軍事上取得的勝利可謂十分驚人,不僅占領大順朝的全部版圖,大順皇帝李自成也在北虜英親王阿濟格的追擊下,逃入湖北通山縣,被鄉紳團練打死。

  幾個月後,南京弘光朝廷也在北虜豫親王多鐸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南明四鎮和左夢庚之軍,先後投降清庭。

  北虜小族,區區二十餘萬人,卻如此輕易的征服了如此廣闊的土地和萬萬漢民。

  這種離奇的現象,對各個勢力,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順軍從此元氣大傷,只剩幾支餘部盤踞兩湖一帶,從此不再扮演逐鹿中原的主角,再次淪為流賊。

  忠於大明的官紳,亦震驚不已,偏安江左的美夢,被無情擊碎,而對於北虜的最高統治多爾袞來說,勝利卻來得太過容易,太過簡單。

  在得知杭州潞藩也投降清庭後,多爾袞以為清庭的兩大敵手,大順、南明都已經被徹底打垮,剩下的事不過是接管地方,享受征服帶來的利益。

  乙酉年八月,幾乎就在王彥擁護唐王於溫州監國之時,多爾袞亦傳諭兵部道:「江南地方,南直隸、贛北、湖北、浙北已經歸順,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尚未報到,應速遣官員招撫,凡有意效中者,可於兵部報名,朝廷賜給路費、馬匹前去。事俊,有功重賞。」

  一些無恥之徒,聽聞此訊,紛紛向清庭自薦,不久多爾滾正式加恭順侯吳惟華太保銜招撫廣東,加孫之獬兵部尚書銜招撫江西,加黃熙胤兵部右侍郎銜招撫福建,加江禹緒兵部右侍郎銜招撫湖廣,加丁之龍兵部右侍郎銜招撫雲貴地方,加謝宏儀都察院副都御史銜招撫廣西。

  由此可見,多爾袞心中以生驕狂,完全沒有將殘存的大明勢力,放在眼中,認為只憑北虜兵威,便可不戰而勝。

  北虜進入北地之初,一再壓制其心中的惡念,以偽善面目,迷惑百姓,迷惑紳士,因而未得激勵之抵抗。

  如今多爾袞錯誤估計了形勢,驕狂的以為天下以定,以為漢人輕易就能被征服,其胡夷的本性,其兇殘的面貌頓時暴露無遺,開始推行一系列的壓迫和歧視政策,而大江南北的漢民,則被徹底激怒,掀起了洶湧澎湃的抗清浪潮。

  第118章 剃髮令,江南鼎沸

  乙酉年八月二十五日,鄭芝龍迎唐王一行,浩浩蕩蕩進入福州,次日便擁唐王即皇帝位,紀元從本年九月初一起,改稱隆武元年,以福州為行在,改府名為天興府,以原福建布政使司作為行宮,成立隆武政權。

  朱聿鍵以疏藩即位皇帝,其血統比之桂藩,甚至魯王都疏遠太多,使其於名分上,稍顯不足,加之他一年前還困於鳳陽獄中,身邊缺乏心腹班底,即便有王彥等人相助,實力還是顯得不足,所以不得不依賴迎他入閩登基的鄭氏。

  朱聿鍵即位後,為了收攬人心,隨以擁戴之功,加封鄭芝龍為平虜侯進三公,加太師銜,王彥進三公,加太保銜,鄭之豹封澄濟伯,鄭彩封永勝伯,而左懋第、黃道周、黃鳴俊、陳子壯蘇觀生等文臣,皆拜為大學士,入閣人數之多,國朝歷代罕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