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杭州城時,王彥對於唐王殿下的印象便特別深刻,與諸多宗藩大不相同,今為監國,更有明主之相,比之弘光、潞藩強上百倍,使得王彥在唐王身上,看見了一絲中興大明的希望。

  古代君主以女兒許以臣子,這是極高的寵愛和榮譽,唐王雖無女,但其說出此言,也足見其對王彥有多看重,這令王彥心中頗為感動,「殿下恩德,臣定忠心大明,至死不渝,定不相忘!」

  「卿有此念,國之幸甚也!」唐王執其手,欲拉王彥於身邊坐下,「來卿且坐,再同本王暢談。」

  王彥心中擔心逃走的清兵,再招來兵馬,不敢在耽誤時間,隨謂唐王道:「殿下行蹤以漏,此地已非安全之所。今殿下以為國主,身系社稷,當以自身安危為重,隨臣先離此地,同大軍匯合,方為萬全。待殿下至臣軍中,得大軍護衛,臣再與殿下相談,不知殿下以為然否?」

  「卿之言,再理也!」唐王聞其言,深以為然,隨點點頭,謂眾人道:「本王依卿家之言,眾卿且起身,同本王一起,隨王卿離開此地,奔往安全之所。」

  當下王彥便同唐王一行一起下山,鄭森扶唐王於前,而他則扶左懋第於後。

  下山途中,左懋第與王彥相談,「士衡今見殿下,覺得殿下如何?」

  「殿下知人心,禮賢下士,銳意恢復,乃中興之主也!」王彥答道,而後又反問曰:「左公與護殿下出逃,擁殿下為監國,以為殿下如何?」

  「殿下不飲酒,不愛美色,喜讀書而無聲色犬馬之好,且精吏事,通古達今,志向高遠,而又知黎民疾苦,諸藩中絕無僅有,實乃明主也!」左懋第稱讚道。

  「如此,吾於左公,當盡心輔佐殿下,光復河山,重建大明基業也!」王彥不禁緊緊握住左懋第之手,真誠而道。

  「敢不用心呼?」左懋第笑而應下。

  王彥臉上,亦是露出多日不見的笑顏。

  在南京、杭州先後敗亡,弘光帝與潞藩皆落入清軍之手後,一眾忠於大明的朝臣,陷入絕望之時,能尋得唐王這樣的國主,實乃柳暗花明又一村也。

  王彥同唐王等人,來到山下,胡為宗已經將蘇崑生同三女帶來,王彥連忙讓她們向唐王行禮,唐王笑而受之,但不少大臣卻面露不快之色,就連左懋第也多有責怪。

  大明朝的才子佳人之說,雖於民間流傳甚廣,且也逐漸被社會接受,但在朝廷和士林,卻還未被接納,不然也不會有錢謙益與柳如是結合時,無數士人站於岸邊破口大罵,以磚石瓦礫投其婚船了。

  王彥見眾人如此,知道他多說無益,因而也不做解釋,只令胡為宗照看三女,而後便同唐王一行,騎上清軍留下的戰馬,過麗水往溫州而去。

  馬車內,蕙質蘭心的許嫣嫣自然感覺到了朝臣們對她的不喜,就連在南京時,受王彥之託,對她多有關照的左大人,亦是如此,不禁令她有些自慚形穢。

  「妹妹這是怎麼呢?」李香君見她有些悶悶不樂,隨關心問道。

  許嫣嫣聞言,微微回過神來,「姐姐你說,嫣嫣會不會影響朝臣對王大哥的看法呢?」

  第116章 王士衡,諫言四策

  揚州軍民自出杭州,沿海岸而進,綿延數十里。

  時八月氣節,天氣炎熱,而軍民往南而行,每走一天,便酷熱一分,軍民行至溫州時,中暑病死者已有數千之眾。

  王彥的五營大軍,也不復昔日模樣,曾經衣甲鮮明的精銳,如今俱是赤裸上身,垂頭而行。

  王彥出揚州時,曾為大軍挑選最好的甲冑,但多是棉甲,如今往天南而行,氣候炎熱,棉甲不僅無用,反而成了累贅,以至於士兵單衣而行,全無軍隊模樣。

  王威、何剛等人見此,心中甚急,但王彥不在軍中,他們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日軍民正往溫州府地界趕去,於前面開路的獨眼千戶戴之藩,確興沖沖的騎馬奔回中軍,謂王威道:「指揮使,侯爺護唐王殿下至溫州,正於府衙等候將軍前去哩。」

  王威聞言,臉上立馬大喜,「之藩可去通告他人,本將安排交代一下,便立馬奔赴溫州。」

  不多久,王威與何剛、曲從直、王纘爵相會,最後決定讓知兵事的何剛留下,周志畏輔之,繼續帶領軍民前進,而王威則帶著諸將,帶上忠義一營人馬,急奔溫州。

  王彥護唐王等人,因為得了清軍戰馬,使得原本需要七八日的路程,四日間便走完,進入了溫州城內。

  溫州靠近閩地,而且瀕臨大海,受福建鄭氏勢力的影響,因而官員都並未聽從阿濟格的招撫,還留在城中,效忠明朝。

  唐王一行風塵僕僕的進了溫州城,官員得知立馬前來拜見,安排住處,準備食物,使得一路風餐露宿,提心弔膽的諸人終於能稍微定神。

  王彥入城後,安排三女住下,便尋溫州官員相問,得知揚州軍民才剛剛進入溫州地界,走到府城尚需一兩日,他便寫下書信,拖人送到揚州軍民之中,招諸將速來商議大事。

  這時,唐王同諸臣洗漱一番,用過飯食,便再招王彥議事,商議眼下對策,王彥諫言道:「殿下雖被左大人與眾臣推舉為監國,但於衢州時,毫無準備,一切從簡,天下不知。今當誤之急,乃重辦大典,殿下登壇拜天,昭告天下,使四方心向大明之臣,知國有新主,穩定人心,方可同清庭抗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