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王根基淺薄,福建鄭芝龍掌握一省兵馬,還有強大的水師,若能忠心輔佐於他,則大事可成也。

  唐王沒有想到能在衢州城內,遇見鄭芝龍之子鄭森,他本就驚奇鄭森的不凡,心中十分看重,現在又發現其父身份,自然好言拉攏。

  「殿下謬讚。」鄭森聞唐王之語,不禁連忙行禮道:「森不過一儒士,當不了殿下之贊,而殿下之賢明,森卻早有耳聞,如今國家危難,正是英雄奮起之時,以殿下之雄才大略,當網狂瀾於即倒也!如今南京先失,杭州又陷,二主俱為清兵所擄,大明朝傾國無主,森願休書家父,迎殿下入福州登基,恢復國土,抗擊清軍,重整我大明江山。」

  鄭森被鄭芝龍送到南京國子監讀書,並拜錢謙益為師,親眼見立國不過一年的弘光朝廷土崩瓦解,而他的老師錢謙益亦投降清庭,鄭森對此憤然,隨跟隨手下逃至杭州,卻又再一次目睹朝廷傾覆。

  對於大明如今之危局,鄭森心中異常悲憤,所以對身邊之人,每每有憎惡奸臣,嘆息時局之語。

  第112章 議唐王,鄭氏起兵

  福州城內,鄭家府邸,福建總鎮,安南伯鄭芝龍正座於桌案之前,翻看文書,忽然一中年男子匆匆往屋裡走來,人未到聲先至:「大哥,我聽說大木來了書信,說他於衢州遇見了唐王,要迎其入閩,這是真的嗎?」

  來人乃是鄭芝龍五弟鄭之豹也!

  鄭之龍見他火急火燎的走進屋來,隨放下手中文書,笑道:「大木書信在此,自然是真也!你且先坐下,我們再細談!」

  「大哥也欲迎唐王嗎?」鄭之豹坐下後,問道。

  「對!」鄭芝龍滿面春風的點了點頭,「大木此舉,對我鄭氏可謂有天大好處。唐王若是來了,我就把閩省這塊寶地拿出,助其立足!」

  「什麼?」鄭之豹聞言,臉色不禁一變,「大哥,我們兄弟辛辛苦苦闖下福建這片基業,你卻要送給唐王,這~這未免也太~」

  「哈哈~」鄭芝龍見鄭之豹的表情,不禁放聲大笑,「兄弟,汝可真是個粗人啊。」

  鄭之豹心裡卻十分不解:「大哥,難道你就忍心放棄多年基業,為唐王做嫁衣?這有什麼好笑的,我怎麼越聽~越糊塗呀。」

  鄭芝龍見鄭之豹不明白他心中想法,卻也沒在做解釋,而是揮手道:「好了,暫且不說這些。大木信上言,他們十四日出衢州,準備繞道溫州府,先同王士衡的大軍匯合,再沿海路來福州,你算算唐王還有多久能進入閩地?」

  「如今時節,少風少雨,道路易行,唐王若自仙霞關入福建,五六日便可,但若繞道溫州,那至少也需要半月時間。」鄭之豹一陣沉思,「不過大木書信於路上已用諸多時日,料想再有七八日,唐王便可進入閩地。」

  「這麼快呀!」鄭芝龍聽完,眉頭不禁一挑,「看來留給我等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鄭之豹聞言,雙眼一瞪,「大哥莫非還要親自迎接唐王不成?」

  「唐王與王士衡匯合,身邊就有數萬大軍,我鄭氏欲獲得足夠多的利益,自然要起兵相迎!豹弟,你先回去準備一下,隨我點齊大軍,去迎接唐王。」鄭芝龍頓了頓,又笑著道:「不,是去迎接咱們的陛下。」

  鄭之豹聞言,卻沒告辭離去,而是滿臉疑惑,「大哥,你真的要立唐王當天子?」

  「豹弟,你目光短淺啦!怎麼就看只看見咱們這閩地呢?」鄭芝龍不禁搖頭道:「這大江南北,比閩地可大得多呀。我鄭氏要想擴大地盤,迎立唐王,便是關鍵一步。」

  鄭之豹聞言,眼珠一轉,似乎明白了鄭芝龍之言,「大哥是想同王士衡掙定策之功,好在新朝掌握大權嗎?但以我鄭家名聲,我怕諸侯們不服啊!」

  「不服?」鄭芝龍再次笑道:「兄弟,我鄭家自然不可能直接號令天下,但我們有唐王啊!唐王可不是你我,他姓朱,姓朱,你懂嗎?」

  鄭之豹聞言似懂非懂道:「那我們兄弟該如何行事呢?」

  鄭芝龍冷冷一笑,一字一字地說道:「挾天子以令諸侯也!」

  福建鄭氏家族,自接受朝廷招安後,實力迅速膨脹,在陸地上,掌握一省之兵,在海上則數敗紅毛夷,確定了其在東亞海域的霸主地位。

  史載:「凡海舶不得鄭氏令旗者,不能來往。每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以此富敵國,自築城安平鎮。」

  在先帝在位期間,鄭氏勢力不斷擴張,大明卻戰亂不斷,內外交困,對於地方逐漸失去控制,而鄭氏一族已然成了一大藩鎮。弘光朝時,欲調福建之兵入衛南京,都未成功,鄭氏幾乎以成獨立之王國。

  鄭之豹聽了鄭芝龍之言,這才明白,其兄並非真心要拿鄭氏基業,效忠朝廷,而不過是想利用唐王之名,將其作為手中傀儡,為鄭氏謀求更多利益。

  當下鄭之豹便滿臉笑意的退出房間,回去準備。次日鄭芝龍就大起福州之兵,得大軍五萬餘人,浩浩蕩蕩的出了城池,往浙省方向而去,準備迎唐王入閩登基。

  金華城外,王彥同胡為宗相遇,心中大為高興,隨讓他帶著五名小和尚,一同南下。

  王彥一行人中,原本只有他一人,舞的動刀槍,能提劍殺人,現在卻多了胡為宗這樣的高手,還有北少林派往南少林交流的五名武藝高強的小師傅,王彥心中頓時安定不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