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多鐸一時大意,險些死於明軍之手,心中是又驚又怒,真是恨不得生食王彥之肉,才能抹平他心中的怒火。

  這時,多鐸連忙令營中清兵熄滅火焰,使清軍大營沉浸於黑暗中,讓明軍火炮失去目標,但明軍卻早已調準了大致方位,對著清軍大營方向,便一陣猛轟。

  西門外的清軍大營於黑暗中,被火炮炸得狼狽不堪,多鐸只得奔往北營占避。

  高坡上,數百火炬將營地照的通明,數千明軍一邊轟擊清軍西營,一邊加固防守,防備清軍反撲。

  王彥奪下高地,便連忙將炮隊指揮陳於階同大將李泰禎招出城來,又令縣丞王志端送來一批物資和糧草。

  揚州城被動挨打兩個多月,今日居然主動攻下清軍炮營,並炮轟清兵西大營,揚州守軍頓時揚眉吐氣,幹勁十足,就連水師戰敗後的絕望之氣,都被衝散不少。

  揚州城堅濠廣,四野蔓延,雄聞晉唐,是江北第一堅城,本十分利於防守,但卻因為史公之誤,失西城外高地,使得西城摧頽,防守吃力。

  自清軍圍城以來,西城的戰鬥變慘於其它三面,揚州青壯多戰死於此。

  如今王彥奪回高坡,便可與城牆互為犄角,令城防大大鞏固。

  高坡上清軍有十門紅夷大炮,百門大小弗朗機火炮,現在都歸王彥所有,如此強大的火力,再與城牆上的明軍火炮配合,攻打西城將會是清軍的一場災難。

  高地不容有失,但王彥不能親自守衛,便只有將此處交於心腹將領李泰禎和精通炮戰的陳於階去守衛。

  這時三人站在營門之前,送王彥返回城內,王彥看著二人交代道:「此地甚為重要,天亮後多鐸必然來攻,為了揚州百姓,還請二位務必堅守。」

  「將軍放心!末將在!營便在!」李泰禎抱拳道。

  「大人放心!」陳於階行了一禮,而後指著那一排排火炮道:「有此等利器,北虜不死萬人,下官定不讓他們登上高坡!」

  「如此,本將便將三千精銳會同此地,託付於你二人了!」王彥肅聲說道,然後抬手向二人行了一禮,便轉身離去。

  幾名親衛護著王彥,下了高坡,身後又傳來李泰禎之聲:「將軍緊守揚州,末將定死守高地,若清軍破末將營寨,末將定先毀炮,再一死以謝將軍!」

  第67章 拒招降,一辱多鐸

  清晨,天微微亮,清軍大營里便傳出陣陣號角聲,無數綠營兵在一片罵罵咧咧中,出了營帳在空地上列陣站好。

  西城外,高坡上的明軍炮轟清營一夜,讓清軍無法入眠,列隊的人馬俱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

  清軍帥帳里,多鐸正召集將領議事,商量如何奪回高坡和攻破揚州之法。

  這時多鐸一臉寒霜的坐于帥案之後,兩側是涇渭分明的真滿洲,外藩蒙古,漢軍綠營等諸多將領。

  多鐸頭上綁著一圈白布,額頭上滲出的鮮血已經將白布染成烏黑之色。

  這時多鐸的心情,正如頭上繃帶的顏色一般,烏黑陰暗到了極點。他原本以為擊敗明軍援揚的水師,揚州守軍必然士氣大泄,他攻取揚州將易如反掌,不想王彥居然趁他懈怠大意之時,偷襲清軍炮營,順帶將他也打成輕傷。

  此時多鐸對王彥和揚州是恨之入骨,但他同時也知道揚州守軍奪了高坡,清軍火炮損失七成,便更加難以攻下揚州。

  多鐸深知兵事,炮營一失,之前的攻揚策略就已經全無用處,所以召集眾人來問計道:「爾等可有良策,助本王報一炮之仇?」

  「啟稟王爺!奴才有一策,不知當不當講!」柏永馥出列,跪地拜道。

  「哦~」多鐸最煩漢人這種花花心思,但這時他卻必須表現出一副禮賢下士之態,隨微笑道:「柏總兵有何對策,盡可直言,若有些道理,助本王拿下揚州,本王必然上奏攝政王,為汝抬旗!汝且起來回話!」

  「喳,奴才遵命!」得多鐸允許,柏永馥心裡一喜,連忙獻言道:「揚州以是孤城,如今外援以絕,久守必死,已經陷入絕境,王彥若想活命,便只有降吾聖朝一途,王爺可派使者以高官厚祿招之,揚州必然全城來降。」

  「柏總兵有所不知!」多鐸聽了卻搖搖頭道:「本王圍城之初,便招降過王彥,但被其嚴詞拒絕。以本王對其了解,恐怕是不會降吾聖朝。」

  柏永馥見多鐸不納他之言,隨有些急道:「稟主子!奴才以為今時不同往日,王彥當初不降,不過是期望南明朝廷來援,心中存著一份希望。如今南明援軍已經被主子擊敗,就絕了王彥心中的希望,他若有一絲求生之戀,便只有降吾聖朝。況且王爺只須派一使者,試上一試,若成,則不費兵力便下揚州堅城,若敗也沒有什麼損失。」

  「嗯~」多鐸約微一思考,就認可了柏永馥之言,隨點到道:「汝言之有理,本王就試上一試。若事成,必然少不了汝一份封賞。」

  柏永馥聞言大喜,連忙再次拜倒,口中感恩戴德道:「奴才,謝過王爺納言,謝過王爺賞識!」

  帳內一眾漢將,其中有對柏永馥極其不屑者,但更多的卻是羨慕其抓住時機,討好多鐸的本事。

  這時多鐸讓柏永馥起來,而後環視帳內諸人,肅聲說道:「本王這就寫下信件,拆人送入城中,但爾等也不可懈怠,若王彥不降,本王要爾等麾下兵馬,隨時待命攻城,爾等可知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