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昔日繁華的南京城,也因為前線接連傳來的不利消息,變得蕭條,如風雨中飄搖。

  王彥讓騎兵在成外休息,他則立馬進了南京,尋許嫣嫣相見。

  媚香樓中,許嫣嫣看著王彥,撫摸著心上人臉上,長長的疤痕,頓時便淚如雨下。

  兩人有千種思戀,卻有萬般無奈。

  王彥來不及與許嫣嫣訴說思戀與離別之苦,便匆匆放下三千兩白銀讓其贖身,然後揮淚而別。

  許嫣嫣眼淚婆娑的將他送到院門處,王彥心中一疼,奈何國危若累卵,男兒應是重危行,他只能將兒女情長暫時放在一邊。

  此去揚州,生死不知,這一別或許就是陰陽相隔,王彥可能再也無法完成當初的諾言,他回身看著許嫣嫣,滿是柔情的撫去她臉頰上的淚珠,滿臉心疼。

  這一刻,王彥真的希望他只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普通人,不在乎什麼家國危亡,不在乎什麼衣冠存續,而只與心愛之人,平平淡淡的渡過一生。

  奈何他偏偏身為士人,自小便讀忠孝節義,奈何他偏偏深明大義,知自古夷夏大防,明白漢賊不兩立,奈何他偏偏於夢中看見華夏存亡,肩負著民族存續的驚天大任。

  國與家之間,該如何抉擇,王彥內心的痛苦,只能化作一聲哽咽,「奈何身以許國,再難許卿。」

  「王大哥去做大事,嫣嫣不攔你!」許嫣嫣帶著淚,強自歡笑道:「嫣嫣會安心等王大哥回來。」

  聰明如許嫣嫣,如何不知王彥心中苦悶,自小知書達理的她,只能隱藏心中的不舍和擔心,去讓王彥安心。

  看著許嫣嫣強顏歡笑,王彥心中一疼,「若吾不歸,可尋一良人嫁之。」

  聞言,許嫣嫣努力的讓眼淚不再流下,抬起俏臉,看著王彥,似乎要將他的容貌,深深的印在心中,害怕再也不能看見,這張她朝思暮想的俊臉。

  短短的一年時間,許嫣嫣與王彥再次經歷生離死別,她美目中眼淚打轉,「奈何心以許君,再難容他!」

  王彥動情的擁她入懷,吸著她身上的芬芳,想將她融進身體裡,但最後還是在她的目光中,跨上戰馬,跟著護衛離開了南京。

  山河破碎,亂世兒女,有情卻要別離,其中有多少無奈,又有多少大義凜然。

  這一幕落入閣樓上李香君的眼中,看著同病相憐的許嫣嫣,她心中滿是惆悵,不由得有感而發,嘴中輕聲念道:「欲相守,難相望,人各天涯愁斷腸;愛易逝,恨亦長,燈火闌珊人彷徨;行千山,涉萬水,相思路上淚兩行~~~」

  王彥出了城,同騎兵匯合,便再次向東進發,隔日便趕到鎮江城外。

  這時忠義營的步軍還在趕往鎮江途中,王彥便讓騎兵入城等候步軍到來。

  四月二十四夜,江北揚州城外炮聲大作,身處江邊的王彥都能聽到隱隱約約的炮響,知道這是清軍開始炮擊揚州,心中不禁開始擔憂起來。

  四月二十五日清晨,忠義營的步軍依然沒有趕至鎮江,王彥便決定不再等候,先行渡江,支援揚州。

  這時天空中卻突然飄起一陣冰涼的雨水,王彥等人披上斗笠蓑衣,登上江防水師鄭鴻逵的船隊,渡過朦朧的長江。

  王彥一千騎兵,在揚州城外十里處上岸,卻幾乎未見清軍哨騎,想來是天氣為他們提供了最好的掩護。

  王彥令騎兵用布包裹馬蹄,便直奔揚州城下而去。

  冰涼的雨水,使得道路變的泥濘,卻無法阻止王彥援救揚州的決心。

  多少個夜晚以來,那夢中屍山血海的畫面,讓他每每從中驚醒,無法安然入眠。

  揚州,夢裡不多的提示之一,像一塊巨石壓在他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他絕不能讓夢中的畫面成為現實,絕不能!

  「將軍!您看!」王彥縱馬狂奔,身邊的一名親衛突然驚恐的指著遠處說道。

  王彥的思緒被親衛拉了回來,抬頭向親衛所指的方向看去,頓時臉色一白,一口鮮血噴出,直接從馬上跌落下來。

  那個方向正是揚州,一股股濃煙從城中升起,雨水都無法澆滅城中升騰的火焰。

  第44章 兵入揚,清軍屠城

  滴滴答答的雨水,拍打著屋頂,又從屋檐斷斷續續的流下,在泥濘的街道上匯成一道小水流,而後再與屍體上流出的鮮血交融,仿佛一條流動紅綢。

  凌亂的街道上,倒著一具具屍體,有官軍,更多的確是百姓。

  兩旁的院落中,到處都是殘垣斷壁,一間間房子在細雨中升騰著濃密的黑煙,將本就陰暗的天空,染成漆黑,仿佛阿鼻焦熱地獄。

  三名清兵,提著戰刀,在街上追逐著四處奔逃的百姓,另一處,又有幾名清兵背著大小包袱,從一院落出來,而後又大笑著奔往下一家。

  城中四處都是驚恐的哀嚎,不甘的怒吼,以及女人悽厲的慘叫,而與這些聲音對應的則是,肆無忌憚的淫笑,踢打和大聲的怒罵。

  這些聲音匯集在一起,交織成華夏民族最悲慘的一幕,這是文明被野蠻踐踏,是有序被混亂擊敗,是歷經蒙元之禍後,華夏大地上演的又一次劫難。

  城中罪惡還在細雨中繼續,令人耳不忍聞,目不忍睹。

  街邊一間不大的院子裡,院門大開著,院中的東西被翻得亂七八糟,表面上看去,似乎已經被清兵禍害過,但若走進院中,還是會發現有所不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