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說外人的驚撼,就連三娘也呆眼了。驚人的賀儀也就罷了,為何……為何賀儀里有一對大雁……那……那不是下聘用的嗎?

  就算三娘心比黃河寬,也不得不胡思亂想了。

  秋雲山:”……“

  秋雲山臉色怪異地憋著,最後不自然地咳幾聲,說:”……收下吧。“

  ……

  ……

  然後,忠順王府為了”慶祝“恩顧公主成為恩顧公主——又慶祝……眾人都無語了——擺了三天豐盛的流水宴,而秋家,為了慶祝恩顧公主成為恩顧公主——眾人:……——將祈雲先前送去的賀儀原封不動另加了八十抬又送回來了——眾人:……

  眾人真想咆哮一句:夠了,我們都明白。

  ……

  ……

  開春,太子婚禮如期舉行。依舊以正妃的禮節和盛大排場娶了周薇過門——這出乎了很多人心中有小算盤的人的意料,但大家對周薇能坐穩太子妃的位置多久保持懷疑。同年七月份,梅姐兒生了一個小子,把兩親家歡喜得不得了。祈雲和芸娘亦趁此機上摺子離開了北平府往北地探望,順便視察那邊的船業和漕運情況。十月份,劉大軍於秋獵中不幸中流矢身亡。雲飛龍及兩名大將奉命前往接手遼東鐵騎。

  次年,朝廷開科舉。北平府獨中五名進士,一名探花——當然,北平府的水平還是比不上底蘊豐厚的江南地,但,誰叫北平府曾經是皇帝的封地,誰叫皇帝曾經受辱”北平府出不了讀書人“,皇帝偏心些,給個探花,也是情有可原的嘛!朝臣們對此很有默契地沒有異議。

  兩年後,太子側妃李氏產下庶長孫。抱養周薇膝下。

  三年後,周承安過世。周薇因為傷心過度,抑鬱不樂,也於二年後身亡。抱養膝下的兒子由生母撫養,太子五年後才續娶正妻,人人說太子重情重義,再無人對皇家有所置疑。

  又兩年後,北地的船業和漕運正式大功告成。皇帝令司天監擇假期出海,定在了次年春天三月二號。同年,嚴明月和梅姐兒相隔一月,各自產下一對男女雙胞胎,皇帝聞之,竟興致勃勃的親自給兩對小娃娃指了婚。秋家和項家成了親家,越發的親近了。

  次年三月春,北地一百多艘官船和八十艘民船揚帆出海,當日,萬人空巷,轟動無比。次年秋歸航,雖小有損失,卻帶會無數的象牙寶石香料各種聞所未聞的奇珍寶玩……其利百倍。朝廷按照當時捐贈的份子錢分發紅利,當時出了錢的,譬如張顧宰相那種出了大頭的,無比喜氣洋洋去領錢了,惹得那些捂著口袋沒出錢眼珠子都紅了。再捐資的時候,就一個個瘋了一般的奉上了,還怕朝廷不要。林震威終於體會了一把曾經臆想中的”等哪天老子發財了,你求著我也不稀罕你的臭錢“的滋味——真是爽!皇帝那幾天,走路都是飄的。

  祈雲雖然釋了兵權,可北平府的兵,還是她(北平府)養著,皇帝剛開始是因為窮,也就假裝忘記了要給北平府糧草錢銀這件事——反正她們兩口子都很會賺錢嘛!後來則是因為……“她們兩口子那麼會賺錢,不在乎這點錢啦。而且,那個……啥……那邊都自成習慣了,朝廷貿貿然改變不好不好……”於是,偶爾臉紅一下,皇帝就很淡定地既然裝忘記了。

  朝臣:……。反正不干我事。

  戶部:反正不用我們出錢就好。誰提揍誰!

  於是君臣默契地裝作沒那茬事了。

  祈云:……

  她理所當然地實現了當初對皇后說過了的話:就算沒兵權,兵在那,還不是聽我的?

  因為花費大,兩人只能努力地賺錢了。主要跟那些異族做交易,用糧食鹽巴茶葉絲綢布料珍珠瓷器跟他們交換馬匹皮料人參,再販賣到江南地區,尤其是馬匹,利潤之高,難以想像。當然,像鐵器這種敏感商品,是極少出口的。而那些異族,在她的“管教”和拿捏下,竟是十分地安放,尤其在分發給他們的三條商船帶回來巨大的利潤後,他們簡直恨不得其他人都死開,只自己(族)能討好她……

  在朝廷和民間的船隊第三次出航的時候,祈雲和芸娘去觀賞出航儀式。

  比起第一次出航,第三次出航氣勢更盛,三百多艘朝廷寶船和民船停滿了巷口,鋪天蓋日,難以遠及,在轟鳴的禮炮聲,最前頭的寶船緩緩駛離,中間的跟上,後面的民船尾隨……

  揚帆遠去。

  祈雲靜靜地凝視,然後回望芸娘:“芸娘,真奇怪……我在想,我有那麼多的地方沒去過。可是我竟然沒感到遺憾。好像你就是一個世界似的。”

  芸娘羞澀的笑了笑,寬袖下抓緊了她的手,並不曾說話。

  ——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