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再冷的雪,放在心口上,也有被融化的時候。
【7】
後來他們拜了夏長庚做師傅,學說相聲。
師傅家有很多學徒,都比二人會得多,但偏偏二人先拜了師,成了師兄。那些人雖然不太服氣,但並不會像福利院那群性格惡劣的孩子們一樣欺負人。
杜三思為了爭這口氣,每天晚上蹲在院子裡背貫口,唱太平歌詞,練基本功。藺舍之坐在他旁邊看著他,偶爾幫他搭上兩句。
師傅教的東西,杜三思都是第一個站出來說學會了的,日積月累,不服氣的學徒都服氣了,師傅夸杜三思天賦少有,必成大器。
【8】
只有藺舍之自己知道,實際上他什麼都比杜三思學得快,調門也比杜三思高。
他卻對師傅說:「徒弟愚笨,不願意站在桌子外頭,就在杜師兄旁邊做個捧哏就好。」
【9】
二人第一次登台的時候,杜三思手心裡全都是汗,緊張得說不出話。
藺舍之幫他把所有道具都拿上台:「你放心說吧,你說什麼我都能接得上,說錯了也能給你圓回來。」
【10】
自那以後,隨著時間,二人越發默契。杜三思一個抬眼,一個動作,藺舍之總能意會。
長庚社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相聲社,經營得越來越好,買下一座座劇場。
師傅的徒弟越收越多,不論年齡都要叫杜三思一聲杜師兄,叫他一聲藺師兄,活脫脫把兩個青年叫老了。
二人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每場都有慕名而來的粉絲。再後來開商演,辦專場,為長庚社獨當一面。
從一無所有走到並肩成王。
【11】
成為搭檔的第十個年頭,在二人的專場,返場的時候,杜三思拿著話筒對著台下近千觀眾說:「今天是我和我兄弟合作十年整,一路走來不易,我以水代酒,敬他一杯。」
藺舍之別過頭看著杜三思,才發現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杜三思狗啃的頭髮早已經剃成了毛寸,比他高了不知道多少,肩膀也寬了,再也不毛躁衝動,也學會不苟言笑教導新來的師弟。
一切都變了,但一切又沒變。
「我熱愛相聲,想和我兄弟給觀眾們說一輩子相聲。」杜三思又說。
藺舍之笑著也以水代酒,在掌聲中和杜三思一起給觀眾鞠躬。
【12】
杜三思早就不打架了,但藺舍之比躲在角落裡放火燒窗簾的時候心還狠。
哪個師弟不尊師長,哪個師弟有違師門訓誡,哪個師弟不滿排場總想著搞事情,他一隻手就能覆壓得明明白白,有時候甚至背著師傅用上了不光彩的手段。
師弟們都敬重杜三思,畏懼藺舍之。哪怕藺舍之平日裡笑眯眯的,說話辦事左右逢源。
藺舍之不在意。
旁人怎麼想他和他有什麼關係?杜三思要說一輩子相聲,自己就做他一輩子的影子,一輩子的刀。
【13】
他事事都幫他,甚至還包括追姑娘。
夏殊是師父的女兒,同他們一起長大。夏殊視杜三思如兄長這件事,藺舍之心裡像明鏡似的,但見不得杜三思鬱結,還是昧著心給他出主意。
又看著杜三思節節敗退。
他想對杜三思說,早日看清最好,該做的努力都做了,還是強求不來,就痛痛快快放手。
可這沉澱了好久的話,在拉扯著為情所傷、喝得神志不清的杜三思時,偏偏沒那麼容易說出口。
他剛想問他,何苦因為這種事灌醉自己,能不能萬事先替自己想想,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還沒等問,杜三思紅著眼睛,喊了他一聲小八。
十多年都沒人叫過他這個名字,那些被塵封已久的記憶就像沙塵暴一樣轟轟烈烈襲來。
【14】
社裡管宣傳的經理陰奉陽違、心思不純不是一天兩天了,對外宣傳是很重要的關口,再放任他膨脹下去遲早要有麻煩。但那小經理和師兄弟們的關係都很好,而且抓不住他大過錯,藺舍之也沒有藉口對他下手。
藺舍之一副野心勃勃的樣子,找他喝了一場酒,讓他幫忙拿著所謂的證據,傳夏殊和杜三思的緋聞。
他還特意把辦這件事的原因和小經理擺清了——長庚社裡眾人皆知杜三思對夏殊最為特別,把夏殊這事宣傳出去後,師父肯定會覺得是杜三思心有不甘,刻意引起流言,與杜三思產生隔閡。那小經理一拍大腿,甚是佩服。
酒到濃時,那小經理的眼中閃爍的都是投機的光,與他稱兄道弟:「台前台後大事小情都是藺師兄你在忙,風頭卻都給了杜三思,夏老師也最喜歡他,大有把長庚社留給他的意思,換成是我我也受不了。明眼人都感覺不公,不瞞你說,有這想法的兄弟多呢。」
藺舍之敬了他一杯:「具體說說。」
那晚他記了七八個在後台挑事的師兄弟的名字,就連睡覺前嘴裡都叨念著。他知道那些人並不是擁護自己,而是嫉妒杜三思,是對長庚社未來歸屬別有圖謀。
不論成與不成,他都會半遮半掩讓大家知道這事從內部而起,順便把那未來有可能給長庚社和杜三思造成麻煩的人清出去。
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並不可怕,得看最後損的是誰,成全的又是誰。
自詡完美的計劃中,還藏著一點私心。他盼著杜三思為了夏殊站出來澄清,然後徹底放下,從情劫中掙脫開,再不為此所困。
【7】
後來他們拜了夏長庚做師傅,學說相聲。
師傅家有很多學徒,都比二人會得多,但偏偏二人先拜了師,成了師兄。那些人雖然不太服氣,但並不會像福利院那群性格惡劣的孩子們一樣欺負人。
杜三思為了爭這口氣,每天晚上蹲在院子裡背貫口,唱太平歌詞,練基本功。藺舍之坐在他旁邊看著他,偶爾幫他搭上兩句。
師傅教的東西,杜三思都是第一個站出來說學會了的,日積月累,不服氣的學徒都服氣了,師傅夸杜三思天賦少有,必成大器。
【8】
只有藺舍之自己知道,實際上他什麼都比杜三思學得快,調門也比杜三思高。
他卻對師傅說:「徒弟愚笨,不願意站在桌子外頭,就在杜師兄旁邊做個捧哏就好。」
【9】
二人第一次登台的時候,杜三思手心裡全都是汗,緊張得說不出話。
藺舍之幫他把所有道具都拿上台:「你放心說吧,你說什麼我都能接得上,說錯了也能給你圓回來。」
【10】
自那以後,隨著時間,二人越發默契。杜三思一個抬眼,一個動作,藺舍之總能意會。
長庚社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相聲社,經營得越來越好,買下一座座劇場。
師傅的徒弟越收越多,不論年齡都要叫杜三思一聲杜師兄,叫他一聲藺師兄,活脫脫把兩個青年叫老了。
二人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每場都有慕名而來的粉絲。再後來開商演,辦專場,為長庚社獨當一面。
從一無所有走到並肩成王。
【11】
成為搭檔的第十個年頭,在二人的專場,返場的時候,杜三思拿著話筒對著台下近千觀眾說:「今天是我和我兄弟合作十年整,一路走來不易,我以水代酒,敬他一杯。」
藺舍之別過頭看著杜三思,才發現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杜三思狗啃的頭髮早已經剃成了毛寸,比他高了不知道多少,肩膀也寬了,再也不毛躁衝動,也學會不苟言笑教導新來的師弟。
一切都變了,但一切又沒變。
「我熱愛相聲,想和我兄弟給觀眾們說一輩子相聲。」杜三思又說。
藺舍之笑著也以水代酒,在掌聲中和杜三思一起給觀眾鞠躬。
【12】
杜三思早就不打架了,但藺舍之比躲在角落裡放火燒窗簾的時候心還狠。
哪個師弟不尊師長,哪個師弟有違師門訓誡,哪個師弟不滿排場總想著搞事情,他一隻手就能覆壓得明明白白,有時候甚至背著師傅用上了不光彩的手段。
師弟們都敬重杜三思,畏懼藺舍之。哪怕藺舍之平日裡笑眯眯的,說話辦事左右逢源。
藺舍之不在意。
旁人怎麼想他和他有什麼關係?杜三思要說一輩子相聲,自己就做他一輩子的影子,一輩子的刀。
【13】
他事事都幫他,甚至還包括追姑娘。
夏殊是師父的女兒,同他們一起長大。夏殊視杜三思如兄長這件事,藺舍之心裡像明鏡似的,但見不得杜三思鬱結,還是昧著心給他出主意。
又看著杜三思節節敗退。
他想對杜三思說,早日看清最好,該做的努力都做了,還是強求不來,就痛痛快快放手。
可這沉澱了好久的話,在拉扯著為情所傷、喝得神志不清的杜三思時,偏偏沒那麼容易說出口。
他剛想問他,何苦因為這種事灌醉自己,能不能萬事先替自己想想,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還沒等問,杜三思紅著眼睛,喊了他一聲小八。
十多年都沒人叫過他這個名字,那些被塵封已久的記憶就像沙塵暴一樣轟轟烈烈襲來。
【14】
社裡管宣傳的經理陰奉陽違、心思不純不是一天兩天了,對外宣傳是很重要的關口,再放任他膨脹下去遲早要有麻煩。但那小經理和師兄弟們的關係都很好,而且抓不住他大過錯,藺舍之也沒有藉口對他下手。
藺舍之一副野心勃勃的樣子,找他喝了一場酒,讓他幫忙拿著所謂的證據,傳夏殊和杜三思的緋聞。
他還特意把辦這件事的原因和小經理擺清了——長庚社裡眾人皆知杜三思對夏殊最為特別,把夏殊這事宣傳出去後,師父肯定會覺得是杜三思心有不甘,刻意引起流言,與杜三思產生隔閡。那小經理一拍大腿,甚是佩服。
酒到濃時,那小經理的眼中閃爍的都是投機的光,與他稱兄道弟:「台前台後大事小情都是藺師兄你在忙,風頭卻都給了杜三思,夏老師也最喜歡他,大有把長庚社留給他的意思,換成是我我也受不了。明眼人都感覺不公,不瞞你說,有這想法的兄弟多呢。」
藺舍之敬了他一杯:「具體說說。」
那晚他記了七八個在後台挑事的師兄弟的名字,就連睡覺前嘴裡都叨念著。他知道那些人並不是擁護自己,而是嫉妒杜三思,是對長庚社未來歸屬別有圖謀。
不論成與不成,他都會半遮半掩讓大家知道這事從內部而起,順便把那未來有可能給長庚社和杜三思造成麻煩的人清出去。
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並不可怕,得看最後損的是誰,成全的又是誰。
自詡完美的計劃中,還藏著一點私心。他盼著杜三思為了夏殊站出來澄清,然後徹底放下,從情劫中掙脫開,再不為此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