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她那麼喜歡他,那麼他也該同樣喜歡自己。他必須更加喜歡自己。
於是,在妙音同其他面首親熱時,五郎不過是皺了下眉頭,妙音就將數個面首送去當了花肥。理由是五郎吃醋了,她得在意他。伺候五郎的婢女大多艷麗妖嬈,卻是沒有一個活過兩個月的。妙音總覺得她們的視線落在了五郎身上,那明明該是他獨享的,她們怎麼可以。於是乎,那些年輕貌美的侍女,大多先被挖了眼,而後折磨至死,陳屍湖底。
五郎從來只是看著,並不曾替誰求情。這點很順妙音的意,直到那一天,他的視線在太師女兒身上多停留了一瞬,妙音忽然感覺到了哪裡不對。她叫人去查了五郎的過往,才知道,五郎從前很愛笑,只是看到他笑的不是自己,而是太師之女。
妙音同五郎的第一次爭執也是唯一一次爭執,是在妙音差人綁了太師之女來的時候。那人見過五郎肆意的笑,怎麼可以,明明連她都沒見過。五郎是被按在地上,看著別人挖了太師女兒的臉,他憤怒看著妙音,斥責她是毒婦。
妙音只是笑笑,叫人割了五郎的舌頭,然後將兩個人挫骨揚灰。只不過,五郎骨灰被她灑在了湖裡,太師之女的骨灰則被人揚進了糞池中。
不會讓他們在一起,哪怕是等他們死了,也一定要被她分開的。
再後來,楚軍攻入京都之時,妙音本是服了假死藥躺在了密室。想著總有可以復活的那一天,只是沒想到,那太師記恨她,帶人不聲不響勒死了她,又將她的屍骨剁碎了,灑進湖裡餵了魚。
***
妙音神色淡然,像是說的是別人的事情一般,她講到這裡,幽幽嘆口氣,問道蕭乘風:「蕭大人,你猜後來我是如何復活的?」
蕭乘風掃了妙音一眼,半是推測半是肯定,道:「奪舍?」
妙音興奮擊著掌,點頭笑道:「沒錯!是奪舍!萬萬沒想到,本宮不過一閉眼的功夫,再睜眼,世上已過了幾十年。五郎也好,太師也罷,他們都已化作虛無,只有我,也唯有我,不死不滅!」
☆、第95章 因與果
原先的妙音性格溫和,只是身體不好。
十三年前的夏末秋初,妙音害了場大病。就在別人以為她撐不過去時,她卻突然,好了。
病好之後的妙音依舊溫和,依舊安靜,可是沒人發現,她的笑里多了一些東西。
彼時的吳嫣然性子活潑,吳太師總笑著戳她額頭,說她小皮猴。負責照顧她的不是別人,正是妙音。小孩子總比大人要敏感些,她能察覺出妙音不對,雖然說不出來哪裡不對。她曾跟吳太師撒嬌,說比起妙音,她更喜歡趙氏,問吳太師,能不能換趙氏照料她。
妙音知道之後,什麼都沒說。
中秋節那天,吳太師帶著吳嫣然回家路過院子時,吳嫣然被那帶血的假人嚇得不清。妙音抱著她回了房,就放蟲子咬了她。可憐吳嫣然到底年紀小,在妙音的暗示下,每每總覺得,自己才是個嗜血的怪物,且身上奇臭無比。
而此時的妙音,作為意外發現「真相」的婢女,非但沒有嫌棄、憎惡她,還幫她隱藏事實真相,寬慰她,支持她。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再沒有比這個更能讓她信賴的。
吳太師本想讓趙氏代替妙音的位置,不想趙氏突然大了肚子,剛好吳嫣然也不提這茬了,此事遂作罷。
第一次提煉屍油時,妙音不過是嘗試。
她隱約記得,許久之前看過一副人、皮,說拿蠟烤屍體可得屍油,配以古法香料,便能調出養顏之品。但凡說要辭工的,都被妙音殺了,血餵了蟲子,然後再煉些屍油配好送給吳嫣然。
總覺得自己奇醜無比的吳嫣然拿到小罐子,聞到裡頭的香氣,自是歡喜不已。她覺得妙音姑姑一定是上天賜給她救贖,是拯救她的聖者,對她更是言聽計從。而妙音,也不排斥被小孩子信賴的感覺。
其實她只要殺人就可以了,沒必要耗時耗力,去做這屍油。可是既然吳嫣然喜歡,她便堅持做了,談不上是不是對她好,只是久而久之,她也就習慣了。
因著總覺得自己才是殺人兇手,吳嫣然心底到底是過意不去。偶然聽妙音講了前朝公主之事,吳嫣然終於找到了一個發泄口。犯下這種罪孽的,不該是她,要是前朝公主就好了。吳嫣然越想越激動,是了,自己怎麼會做殺人這種事情,一定是她,是那個邪惡的前朝公主。
想得次數多了,吳嫣然就有些魔怔了。她總覺得那個「前朝公主」就住在她的身體裡,直到她真的分化出一個人格來。
第一次見到這個人格時,妙音也是詫異的。可她沒有拆穿,反而順著這個性格,吳嫣然的癔症越來越嚴重。開始一年出不來一次,後來但凡有會給她心理壓力的事情,另一個「公主」性格就會跑出來。直到後來花園的屍體被發現,她的秘密跟著也就暴露在眾人眼裡。
***
妙音這樣對待吳嫣然,居然會覺得她對她很好,這是什麼鬼邏輯?
明明是她,一手策劃了吳嫣然的悲劇,明明是她,毀了別人的人生,殘害了別人的生命,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奪舍重生?!
妙音長眉一挑,素手還胸,倨傲看著蕭乘風,笑道:「你以為,我的奪舍,是意外嗎?」
常言總道,「生前不想身後事」。
於是,在妙音同其他面首親熱時,五郎不過是皺了下眉頭,妙音就將數個面首送去當了花肥。理由是五郎吃醋了,她得在意他。伺候五郎的婢女大多艷麗妖嬈,卻是沒有一個活過兩個月的。妙音總覺得她們的視線落在了五郎身上,那明明該是他獨享的,她們怎麼可以。於是乎,那些年輕貌美的侍女,大多先被挖了眼,而後折磨至死,陳屍湖底。
五郎從來只是看著,並不曾替誰求情。這點很順妙音的意,直到那一天,他的視線在太師女兒身上多停留了一瞬,妙音忽然感覺到了哪裡不對。她叫人去查了五郎的過往,才知道,五郎從前很愛笑,只是看到他笑的不是自己,而是太師之女。
妙音同五郎的第一次爭執也是唯一一次爭執,是在妙音差人綁了太師之女來的時候。那人見過五郎肆意的笑,怎麼可以,明明連她都沒見過。五郎是被按在地上,看著別人挖了太師女兒的臉,他憤怒看著妙音,斥責她是毒婦。
妙音只是笑笑,叫人割了五郎的舌頭,然後將兩個人挫骨揚灰。只不過,五郎骨灰被她灑在了湖裡,太師之女的骨灰則被人揚進了糞池中。
不會讓他們在一起,哪怕是等他們死了,也一定要被她分開的。
再後來,楚軍攻入京都之時,妙音本是服了假死藥躺在了密室。想著總有可以復活的那一天,只是沒想到,那太師記恨她,帶人不聲不響勒死了她,又將她的屍骨剁碎了,灑進湖裡餵了魚。
***
妙音神色淡然,像是說的是別人的事情一般,她講到這裡,幽幽嘆口氣,問道蕭乘風:「蕭大人,你猜後來我是如何復活的?」
蕭乘風掃了妙音一眼,半是推測半是肯定,道:「奪舍?」
妙音興奮擊著掌,點頭笑道:「沒錯!是奪舍!萬萬沒想到,本宮不過一閉眼的功夫,再睜眼,世上已過了幾十年。五郎也好,太師也罷,他們都已化作虛無,只有我,也唯有我,不死不滅!」
☆、第95章 因與果
原先的妙音性格溫和,只是身體不好。
十三年前的夏末秋初,妙音害了場大病。就在別人以為她撐不過去時,她卻突然,好了。
病好之後的妙音依舊溫和,依舊安靜,可是沒人發現,她的笑里多了一些東西。
彼時的吳嫣然性子活潑,吳太師總笑著戳她額頭,說她小皮猴。負責照顧她的不是別人,正是妙音。小孩子總比大人要敏感些,她能察覺出妙音不對,雖然說不出來哪裡不對。她曾跟吳太師撒嬌,說比起妙音,她更喜歡趙氏,問吳太師,能不能換趙氏照料她。
妙音知道之後,什麼都沒說。
中秋節那天,吳太師帶著吳嫣然回家路過院子時,吳嫣然被那帶血的假人嚇得不清。妙音抱著她回了房,就放蟲子咬了她。可憐吳嫣然到底年紀小,在妙音的暗示下,每每總覺得,自己才是個嗜血的怪物,且身上奇臭無比。
而此時的妙音,作為意外發現「真相」的婢女,非但沒有嫌棄、憎惡她,還幫她隱藏事實真相,寬慰她,支持她。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再沒有比這個更能讓她信賴的。
吳太師本想讓趙氏代替妙音的位置,不想趙氏突然大了肚子,剛好吳嫣然也不提這茬了,此事遂作罷。
第一次提煉屍油時,妙音不過是嘗試。
她隱約記得,許久之前看過一副人、皮,說拿蠟烤屍體可得屍油,配以古法香料,便能調出養顏之品。但凡說要辭工的,都被妙音殺了,血餵了蟲子,然後再煉些屍油配好送給吳嫣然。
總覺得自己奇醜無比的吳嫣然拿到小罐子,聞到裡頭的香氣,自是歡喜不已。她覺得妙音姑姑一定是上天賜給她救贖,是拯救她的聖者,對她更是言聽計從。而妙音,也不排斥被小孩子信賴的感覺。
其實她只要殺人就可以了,沒必要耗時耗力,去做這屍油。可是既然吳嫣然喜歡,她便堅持做了,談不上是不是對她好,只是久而久之,她也就習慣了。
因著總覺得自己才是殺人兇手,吳嫣然心底到底是過意不去。偶然聽妙音講了前朝公主之事,吳嫣然終於找到了一個發泄口。犯下這種罪孽的,不該是她,要是前朝公主就好了。吳嫣然越想越激動,是了,自己怎麼會做殺人這種事情,一定是她,是那個邪惡的前朝公主。
想得次數多了,吳嫣然就有些魔怔了。她總覺得那個「前朝公主」就住在她的身體裡,直到她真的分化出一個人格來。
第一次見到這個人格時,妙音也是詫異的。可她沒有拆穿,反而順著這個性格,吳嫣然的癔症越來越嚴重。開始一年出不來一次,後來但凡有會給她心理壓力的事情,另一個「公主」性格就會跑出來。直到後來花園的屍體被發現,她的秘密跟著也就暴露在眾人眼裡。
***
妙音這樣對待吳嫣然,居然會覺得她對她很好,這是什麼鬼邏輯?
明明是她,一手策劃了吳嫣然的悲劇,明明是她,毀了別人的人生,殘害了別人的生命,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奪舍重生?!
妙音長眉一挑,素手還胸,倨傲看著蕭乘風,笑道:「你以為,我的奪舍,是意外嗎?」
常言總道,「生前不想身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