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久久地望著那紙條上的四個字,忽然失聲大叫道:“懷素!”這一聲呼喊猶如杜鵑啼血,悽厲哀絕之極,使人不由感同身受,也一併哀痛起來。那小廝眼見莊青未大叫過後隨即暈厥過去,連忙跑過來扶起他道:“少爺,少爺!”見他一動不動,聯想他方才情狀,顯是大悲之下昏死過去,不由心生詫異,遂小心地從他手上取走紙條,展開一看,原也不是什麼激烈慘痛的詞措,那上頭端方寫就的,不過“珍重勿念”四個小字而已,這樣輕飄飄的一句話。

  後有宋史記載道:宋鸞帝,諱折卿,姓宋氏,宋高帝第三子也,母皇后蘇氏。生於宋治五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宋治六十三年九月十六日冊封為太子,次年登基稱帝,改國號鸞鳳。鸞鳳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帝以疾薨,享年二十。新帝繼位,遵先帝遺詔,將其與太傅段氏合葬。又下令賜死罪臣周氏,然初遍尋周氏不獲,後於冰窖內察其蹤跡,已死,侍從回稟新帝,帝遂下旨挫骨揚灰,骨灰灑入北海。先帝有影衛四人,中有二人名喚雪影、風影,帝薨後相繼殉身,新帝感念其節,葬二人於南麓一帶,以長伴先帝,全其平生之志。

  他原是小全子手下的一名小太監,不想今兒個竟奉命替那位段太傅整理遺容,先帝與段太傅以及周丞相的事跡他多多少少也有些耳聞,不料他們三人如今竟一道西去,他亦有些唏噓。在替他更換服飾的過程中,不意從他衣衫中掉出一個錦袋來,照規矩本該原封不動地放回去,可他禁不住好奇,便偷偷地將錦囊打開了,從裡頭取出了一束用紅絲線縛著的頭髮,頭髮外邊還裹著一張紙,上面寫著的,正是“周懷素”三個字。他心裡嘀咕道:“這‘周懷素’其人,不正是那位周相爺麼?怎的段太傅竟把他的名字寫在紙上,同一束頭髮一齊藏於錦囊之中呢?”這實在令人費解,他卻忽然想起一樁事:是了,民間有這樣的傳說,說是只要將心上人的頭髮以及由心上人親筆所寫的、發願人自己的名字一同置於錦囊內,然後再由發願人臨死前佩戴在身上,等到死後同屍首一起長眠於地下,那麼心愿就會達成,下一世不論如何,心上人都會鍾情於自己。

  他想到此處,不由得搖頭道:不對,這段太傅與周相爺可謂是不共戴天,那周相爺豈會是段太傅的心上人?實在是荒謬無稽。卻又想到:民間不是還有另一種傳說麼?說是只要將仇人的頭髮以及寫有他姓名的紙條一同置於錦囊內,由發願人臨死前佩戴在身上,等到死後同屍首一起長眠於地下,那麼詛咒就會生成,即仇人下一世必定受盡詛咒,不得好死。

  他於是肯定道:是了,必定是第二種,段太傅對這位周相爺恨之入骨,有此詛咒也不足為奇啊。不禁搖頭道:“冤冤相報何時了,周相爺如今也已落得這樣的下場,段太傅你又何必揪住他不放呢?尤其這種厭勝之術,向來要想損人必先自損,何苦來哉?”將那團物事重新放回錦囊,他抬眼見不遠處炭火燒的正旺,便走近將那隻錦囊投擲了進去,火焰瞬間猛躥,將錦囊整個兒吞沒,不一會便將其燒成灰燼,那些碎屑灰燼教窗外的冷風一吹,四下飛散開去,再也尋不見蹤影了。

  第90章 番外一

  那年適逢初春時節, 正是紅梅正盛,楊柳新發的光景,春意並非最濃, 卻是最深。有道是“小艷疏香最嬌軟”,此之謂也。

  段世流與宋高帝等人正閒坐在亭中賞梅, 二人相談甚歡, 段世流身後的那名少年卻一動不動地望著宋高帝懷中的那名女娃, 那女娃不過四五歲的模樣,長得粉雕玉琢, 一雙大眼睛說不出的澄澈透亮,兩排睫毛濃密上卷,張合間仿是佛蝴蝶的羽翼,加之臉上梨渦淺淺, 模樣極是招人。段堯歡不禁有些看呆了, 心中想道:這女娃娃怎的長得同瓷娃娃一般, 長得這樣……這樣好看。

  不一會有侍女將另一個兩歲大小的男娃抱了過來,與宋高帝道:“皇上, 這孩子一直哭鬧不止,奴婢怎麼哄都哄不住,眼下都哭的沒氣力了, 您看……”宋高帝懷中的女娃聽到動靜立刻掙扎著伸出兩隻小小手臂:“雪兒乖……抱抱……不哭……呼呼……”宋高帝笑著同那名侍女道:“給她吧。”宋卿鸞於是接過雪影,將他摟抱在懷中,由宋高帝小心托扶:“這倆孩子……”那雪影一雙小手亦牢牢抱住宋卿鸞,剎那間破涕為笑, 咿咿呀呀地不知在說些甚麼,那侍女見此情形當下也怔住了,小聲嘀咕道:“真是神了……”

  段世流望了雪影一眼,向宋高帝問道:“聖上,這是……”

  宋高帝道:“是林將軍的遺孤。林將軍戰死沙場後,他夫人亦隨他去了,如今只剩下這個孩子,現在正由皇后養著呢。”

  段世流道:“原來如此。”

  宋高帝道:“原本是想將折卿一併帶來與你瞧瞧的,不過那孩子前些日子剛染上了風寒,太醫說不宜見風,也就沒帶過來。”低頭逗弄著雪影,笑道:“雪致這孩子,他是一刻也離卿鸞不得,至於卿鸞,也一向對他寶貝得緊,當孩兒來養呢!”

  宋卿鸞聞言咯咯笑道:“孩兒,孩兒,雪兒!”

  雪影前一刻還在與宋卿鸞嬉鬧,此時卻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宋卿鸞又親又抱,這般哄了好一會,他才漸漸止住哭聲,眾人不免又是一陣鬨笑。宋高帝點了一下雪影的小鼻子道:“你不肯做她孩兒,難道要她做你娘子?”說話間想起一事,抬頭看了段堯歡一眼,與段世流道:“堯兒今年多大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