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往上沒有正常的樓梯,只有45度角的鐵製樓梯,樓梯又陡又窄,僅容一人通行。

  如果殺人現場是在別的地方,跑來這裡拋屍非常不合理,一是難度太大,二是目標太明顯,白天的話任何人一抬頭就有可能目擊拋屍過程。

  晚上的話這裡只有一盞不怎麼明亮的照明設備,扛著屍體向上爬,非常費力。

  “男人?年輕的男人,年齡20—40歲之間,身體強壯,熟悉地形,經常從事體力勞動。”路人中有一個提供了“側寫”。

  夏小雨忍不住嗤笑出聲兒,從表面上看,任何人都能總結出以上幾點,“恭喜你,排除了50%的嫌犯。”

  對方臉色變了變,“側寫是一門學問。”

  “對不起,我沒發現這門學問有多高深。”夏小雨指著樓梯,“有誰取到了指紋嗎?”

  “公安局取過指紋了。”

  “經過簡單的對比只有水塔工的指紋。”

  “目前不能完全排除水塔工。”

  “不得不說水塔工拋屍在自己工作的水塔里,本身就不太可能。”

  幾個人爭執了起來。

  夏小雨通過他們的爭執掌握了以下幾點,指紋只有水塔工的,這並不奇怪,兇手無論是新來的28世紀居民,還是監獄本來的罪犯,都會本能的戴手套,就算是土著罪犯也已經學會了隱藏痕跡。以及水塔日常有人維護。

  “詢問水塔工。”

  二樓值班室里的水塔工,已經被三波人問了同樣的問題,並不是遊戲線索NPC,而是“完全擬真”的他拒絕回答問題。

  他們只能向之前詢問過的人問線索,可那些人對線索極為珍視,直接溜了。

  “不用問了,走吧。”邱楓拉了拉夏小雨。

  “為什麼?”

  “你看他值班室,你覺得他是那種會經常檢查水塔的人嗎?”邱楓指著值班室角落已經積灰的各種工具。

  值班室本身也很髒亂,床鋪上鋪蓋也已經很髒了。

  維護水塔的人就是這樣一個人,有些事真的不能細思啊。

  學校很快貼出了公告,一是告訴大家一切盡在掌握中。二是告訴大家水塔已經被清洗過三次水質經過檢測,沒有問題。三是希望大家不要信謠傳謠。

  而在公告發布的時候學校已經謠言滿天飛了,比如女屍的身份,有人認出了女屍身上穿的制服是離學校兩站地的水壺廠的,又從水壺廠傳來消息,女屍的身份被證實,是20歲的女工王淑英。

  王淑英與省大毫無關聯,本地人,十六歲下鄉,十八歲就回來了,接了母親的班在水壺廠上班,已經有固定交往的男朋友,年底結婚。

  至於她為什麼沉屍水塔,有人說她有一個秘密男友,有人說她中了邪,還有人說她是被人在外面殺的,那個人把她扔進大學純屬是為了破壞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夏小雨覺得以上皆有可能,卻又都不太可能。

  舉凡發生這種事,只要你善於分辯,就會發現人民群眾掌握的線索比警方的還要多。

  比如夏小雨蹲在水壺廠的家屬院,聽一幫老頭老太太議論,對王淑英的基本情況有了大概的了解。

  王淑英很老實,沒人介紹對象之前,連跟男人說話臉都會紅,上學的時候成績挺好的,可惜家裡弟弟妹妹一大堆,早早的綴學回家了,在廠里表現很好,從上到下對她的評價都是非常正面。

  她的男朋友是隔壁電廠的,也是一個知根知底的老實孩子,兩人比較相配,所有人都樂見其成。

  她死之後,王家的天像是塌了一樣,她媽整天哭躺在床上起不來了,她爸哀聲嘆氣一個人總默默的抽菸,家裡的弟弟妹妹都是她帶大的,也都哭成一團。

  這樣的人應該是“低風險”,沒跟人結過仇,也沒有感情糾紛,夏小雨默默祈禱千萬不要是連環殺手隨機殺人。

  這種太難調查了,兇手和被害人生活完全沒有交集,被害人可能只是某個特質吸引了兇手,甚至只是錯誤的時間出現在的錯誤的地點。

  邱楓則是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現場上,他決定和夏小紅一起做個試驗。

  分別在白天和晚上“背屍”上水塔。

  女屍的體重是108斤,身高是156cm,邱楓用棉被和鉛塊做了一個這樣的“屍體”。

  夏小雨和夏小紅負責觀察。

  在水塔的西側是看不見邱楓的,北側也看不見,這兩個地方都有建築遮擋,而在東側和南側只要無聊抬頭,很容易看見水塔上有人背著東西在向上移動。

  而兩個人詢問了會在事發前一天白天出現在這附近的學生,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同時也得知了警方和校保衛處也曾經問過學生們,有沒有人看見有可疑的人在水塔那裡移動。

  到了晚上,邱楓的“背屍”行動艱難無比,北方城市深秋晝夜溫差很大,晚上的時候又下起了一場秋雨,氣溫直逼零上3度,本來就很窄的鐵樓梯變得又濕又滑,再加上光線不好,背著沉重的屍體上水塔很考驗人的心理承受力。

  夏小雨跟著邱楓爬上水塔向下看,她忽然有一種很詭異的感覺,“如果王淑英是自己爬上來的呢?”

  “一個生活圈子單純,跟學校沒有任何交集的女生,為什麼會自己爬上學校的水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