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了!”呼延雲一伸手攔住了他的話,微笑道,“張偉,謝謝你,如果不是那天你在現場,可能事情的真相就會被永遠地埋在土裡。”

  張偉受寵若驚,又閒扯了幾句,才回報社上班去了。

  望著張偉的背影消失在門口,馬笑中一頭霧水,想問呼延雲到底有什麼重大發現,看他一直低頭沉思,也不敢打擾,很久才嘀咕了一句:“呼延,我覺得張偉說的有道理呢。”

  “嗯?”

  “世界上有不少謎案,說是鬧鬼也好,說是外星人幹的也好,就是解不開的,你找不出什麼邏輯,也推理不出真相。”

  “根本不存在這樣的謎案!”呼延雲斬釘截鐵地說,“如果你認為有,只能說明你還沒有理解什麼是‘推理’。推理是科學——最嚴謹、最具美感又最富藝術性的科學,科學技術是刀身,科學的思維方式是刀刃,無論多麼詭異、離奇的謎案,也能迎刃而解。推理者的頭顱永遠高昂,越難偵破的案件,越能激發他的傲慢和張狂:我是萬物之靈長,我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我擅長嚴密的邏輯思維,我就有挑戰一切謎團的自信與勇氣。然後,俯下身子,低下頭顱,聚精會神,像考古工作隊一樣對犯罪的遺址細緻觀察,對真相全面發掘,毫不留情地否定自我的謬誤,最終找到正確的答案。縱使失敗,也不要緊,那不過是視神經出現了短路、視網膜存在盲點,或者大腦的神經元細胞在運算中出了偏差,不妨聳聳肩膀,從頭再來……但絕不能就此歸結於鬼怪作祟——只有懦夫和蠢貨才會動不動就把挫敗和愚昧迷信掛鉤!”

  他的聲音越來越大,以至於坐在咖啡廳里的其他人都投以厭惡的目光,他卻毫不在意。

  矮胖子呆呆地看著他。

  呼延雲說完了,喘了口氣:“對不起,我對五四精神有一種近乎狂熱的膜拜,一說這類話題就激動,滔滔不絕跟話嘮似的。”

  “五……五四精神?”馬笑中像看見一塊嚼了太久已經融化的泡泡糖,突然吹出了一個泡泡。

  “賽先生、德先生,Science and Democracy。”呼延雲的聲音像置身聖殿一般莊重,“科學與民主!”

  馬笑中突然覺得這個傢伙大約還活在20世紀初,可是又覺得他比自己所有認識的人都要先進得多,這真是一件古怪而又矛盾的事。

  “好吧好吧。”他無奈地嘟囔道,“那你總可以稍微透露一點,你為什麼要讓每個人都翻來覆去地講那個鏡子殺人的故事吧?我耳朵都要聽出趼子來了。”

  “你還記得那把扳手嗎?”呼延雲問。

  “扳手?你說鏡框的托架上那把?”

  “對。我提出了四個疑點,扳手就是其中之一。”呼延雲說,“我提出的問題是:明明眼前就放著一把扳手,兇手為什麼要用刀柄的底端去砸碎那面鏡子呢?剛才我在刑警隊看到了那把兇刀,更加深了這個疑問,它的底端並沒有尖銳的凸起部位,敲碎鏡子挺費勁的。對此我心裡有一個答案,而張偉的話則徹底證實了這個答案。”

  “什麼答案?”

  呼延雲說:“小青在‘恐怖座譚’上講的鏡子殺人的故事,我取名叫‘小青版’,而蔻子在疊翠小區講的鏡子殺人的故事,我取名叫‘蔻子版’。‘蔻子版’是‘小青版’的複製品,中間有一些差別。我看了老甫、夏流和小青在審訊筆錄中記載的‘小青版’,又聽了劉新宇和蔻子轉述的‘蔻子版’,發現其中和案情關係最大的差別,就是在‘小青版’中,提到女人用刀柄狠狠地鑿在鏡面上,而‘蔻子版’中只是說女人把那面鏡子砸了個粉碎,並沒有說是用什麼工具砸的……”

  “啊!”馬笑中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我明白了,兇手砸鏡子,刻意模仿的是‘小青版’,而不是‘蔻子版’。”

  呼延雲點點頭:“張偉的證詞最可靠,他講述的‘蔻子版’中也沒有說用什麼工具砸碎鏡子,這一下我們就能理解了,兇手為什麼放著扳手不用,非要用刀去砸鏡子了,兇手是在嚴格按照‘小青版’的故事情節作案。”

  “哈哈,這下犯罪嫌疑人的範圍,可就大大縮小了!”馬笑中胡嚕著因為興奮而發亮的腦門,“就在參加‘恐怖座譚’的人之中,而蔻子那幫人基本上可以排除了!”

  呼延雲說:“目前看來,的確是這樣。”

  “但是,參加‘恐怖座譚’的那幾個人,都有不在場證明啊。”馬笑中皺著眉頭說,“楊薇是夜裡12點整出的事。按照這個時間推算,夏流是那晚11點55分離開老甫家的,即便是打車也要10多分鐘才能到青塔小區,那時楊薇已經死翹翹了,而樊一帆和老甫12點才出發趕往青塔小區,有載過他們的計程車司機和的票為證,更不可能殺人。周宇宙和小青也都排除了作案嫌疑……”

  “如果楊薇不是12點被殺的呢?”呼延雲說,“12點整,老甫和樊一帆只是聽到了楊薇的呼救聲,也許這是她設計好的一齣戲,而被兇手利用,她真正的死亡時間,其實是在12點到12點15分之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