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一切都去哪了呢?”賽科安又問。

  維戈爾咳嗽起來,雷切爾走向他,他揮手示意她走開,他只是想清清嗓子。“去了我們無從知道的地方,”他嘶啞地說道,“我們只是推斷而已。”

  格雷感覺到雷切爾要談及那個假鑰匙了,他迅速抓緊她的手,同時向她舅舅點點頭,催促他說。也許這不是假鑰匙的原因。維戈爾會不會對了?難道他們撞上了什麼事先沒有想到的東西?

  蒙席繼續說:“古人尋找原始光的根源,它是一切存在的火花。也許他們找到了入口或是找到了通往它的路。據說埃及法老的白色麵包可以幫助埃及君王擺脫世俗的軀體,然後成為一縷光升入天堂。也許古代鍊金術士已經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從這個世界到下一個。”

  “就像沿著迷宮爬行。”凱薩琳說。

  “非常正確,這個迷宮也許就是上升的象徵吧。他們留下這個入口,讓其他人跟著去,但我們來得……”

  “太早。”雷切爾插了一句。

  “或者是太遲。”格雷接著說。這些話爭先恐後地跳進他的腦海里,就像照相機的閃光燈一樣,讓他一陣眩暈。

  雷切爾看了他一眼,抬手摸摸他的前額。

  他在她的眼裡也看到了相同的疑惑,好像這些話也跳進了她的腦海里。他越過樓層邊緣看向下面破碎的玻璃地板,然後轉向她。

  也許光不只是影響了拉烏爾一個人。

  他們的心裡是否留下了一個回聲?也許是一種理解,抑或是最後的信息?

  “太早抑或太遲,”維戈爾搖著頭,重複著這幾個字,把格雷的注意力又吸引過去了,“無論古人帶著他們的財富逃到了哪兒,回到過去或者進入未來,他們留給我們的只有現在。”

  “創造一個我們自己的天堂或地獄。”蒙克說。

  格雷回頭看了一眼,裡面空空如也。洞穴如今是一個圓錐形的金字塔,以它的尖端為基座,穩穩噹噹地立著。或者像一個沙漏上面那一半,尖頭指著玻璃地板。

  那下半部分去哪兒了?

  他凝視著,忽然他明白了。

  “因為它在上面,所以它也在下面。”他低聲說道。

  維戈爾回頭看了他一眼,非常銳利的眼神。格雷在這位老人的眼裡看到了理解,也看到了學識。他也已經猜出來了。

  金鑰匙是用來開啟那扇門的,去往下半隻沙漏的門。可是它在哪兒呢?這個洞穴下面是不是就是另一個呢?格雷不這麼認為。但知識的大教堂肯定等在某個地方。這裡懸浮的一切不過是另一處的倒影。

  就像蒙克提到的,煙霧和鏡子。

  維戈爾注視著他。格雷突然想起斯佩拉主教的使命:“保守‘三聖王’的秘密。”相信時機一到,秘密自然就會自己解開。

  也許這就是生命之旅的全部。

  尋求。

  探索真理。

  格雷把手放在維戈爾的肩膀上,“我們回家吧。”

  他用手摟著雷切爾,爬上樓梯。

  走出黑暗,走向光明。

  《聖骨迷蹤》作者:[美] 詹姆斯·羅林斯

  作者簡介

  詹姆斯·羅林斯 美國著名暢銷書作家,被公認為繼克萊夫·卡斯勒之後最傑出的冒險小說好手。《聖骨迷蹤》不但印證此點,更將他推上前所未有的高峰。此前他曾著有六部暢銷小說,包括:《地下》、《挖掘》、《深度測量》、《亞馬遜古陸》、《冰上捕獵》以及《沙暴》。  他擁有獸醫博士學位,並在加州開有診所。同時,他還是一名業餘洞穴勘探者,以及有資質的潛水狂。如果你想找他,要麼去地下,要麼去水裡……

  《聖骨迷蹤》作者:[美] 詹姆斯·羅林斯

  書評

  失傳福音書,隱藏傳奇教派。神秘粉末開啟重構世界之門,聖骨為圖,循著世界七大奇蹟的終極線索,一場環地中海的生死追蹤就此展開……

  羅林斯是當代最善於奇思妙想的講故事的人。

  ——林肯·蔡爾德,《硫磺密殺》的作者

  結合《達·芬奇密碼》的宗教秘史和千古懸案,以及湯姆·克魯斯式的尖端科技和極限冒險。一旦拿起,就不忍掩卷。

  ——傑克·杜·布魯,美國著名暢銷書作家

  羅林斯的作品結構清晰,充滿智慧,同時還擁有一種難得的清新宜人的幽默。

  ——科克斯評論

  書中的歷史使人心馳神往,高科技的運用則更為其增光添彩。緊張的情節,邏輯縝密的推理,無一不使讀者心跳加速——本書尚未出版,德、法、俄、意、荷蘭、西班牙等二十餘國即爭購版權,如今足見其眼光之獨到。

  ——出版人周刊

  古老的神秘團體,無價的傳奇寶藏,本書無疑可與丹·布朗的《達·芬奇密碼》一拼。但是事實上,從任何角度而言,本書都遠遠勝過後者。

  ——美國圖書館協會,書單

  《聖骨迷蹤》作者:[美] 詹姆斯·羅林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