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蒲先生則迫不及待問:“關於恐嚇李縣令的機關,魏槐兄可是採用我的手段?”
槐兄笑道:“算九成相同。”
蒲先生一驚,忙問:“請問餘下一成,是差在哪裡?”
“我哪有蒲先生調校機械的才幹,只是將匕首插入床楣,虛掩床簾後,取了鵝卵石在窗簾後潛伏。待到老賊沉睡,我用力將石子砸向床板,方才驚醒老賊查看床榻,而實現威懾。待到眾多捕快衙門前來救時,再混入其中過關。”槐兄又道:“我反而對蒲先生憑渾身力氣,竟將短匕射至床板驚詫哩!若我操作,只怕匕首根本飛不進排水口。”
蒲先生卻苦笑道:“承蒙槐兄稱讚,那機關原來是我畫蛇添足。實在獻醜!”
槐兄連忙抱拳道:“蒲先生已是令我佩服之至了!我一家布下的連環詭計,竟被蒲先生一一破解,實在甘拜下風!”言罷槐兄苦笑起來,“聽蒲先生提起‘屍變’,料想必是棘手對手。事到如今,卻也不出我所料。若還有機會,只望能真正與三位同仁並肩探案一回。”
“承讓,承讓!”蒲先生連連稱謙,也道,“事已至此,魏槐兄不必擔心。我們自有分寸,絕不壞了紅玉與馮舉人的好事。也願魏槐兄珍惜,為了碧玉,為了追隨主人而去的父母,也為了香兒,更當背負起故人的心愿,堅忍度日。怎能輕易捨命?”
槐兄連連拱手道:“就依蒲先生所言。從此我魏槐決不再輕生,更當加倍努力,償還過往罪孽。”隨即,他又接連轉向我與王御使,拱手道:“難得與飛兄相聚,又聽命於開明的御史大人,竟要與二位對立,實在慚愧!”
我連忙道:“槐兄何必如此,今後還有共同奮戰機會,何愁已成往事之事?”
王御使也道:“魏名捕大可不必自稱罪孽,你當是為廣平剷除惡霸的英雄。”
這番言罷,“紅玉”至此,終於告一段落。
槐兄整頓了情緒,便熱情邀我、蒲先生、王御使一同出行郊遊。解開了緊擰的心結,放鬆了焦躁的情緒,這次出行,我們四人格外舒暢。蒲先生在馬背上妙語連珠,為我三人細細道來“趙城義虎”的傳世奇聞,聽得我們三人連連拍手稱讚。
第二日,王御使落筆如飛,不消半日便寫好李縣令身患癔症而死的奏摺,更為馮舉人擬好了伸冤的狀子。隨後,我等請馮舉人到衙門府,將狀子親自過目。馮舉人閱畢,連連俯首稱謝。至此,我們在廣平的任務,已悉數完成,終於也到了告別之時。
臨行,槐兄與王御使送我和蒲先生到衙門府門口,王御使對蒲先生笑道:“蒲先生,此行多有勞煩。想先生之才,狐鬼居士的名號怎能鎮住?我王某人實在佩服,再次斗膽以狐鬼神探相稱,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蒲先生大笑道:“就依王御使所言,這狐鬼神探,聽來實比狐鬼居士威風許多!那麼,王御使,魏槐兄,在下狐鬼神探蒲松齡,先行告辭了!二位保重!”言罷,蒲先生轉身打馬,揚鞭而去。
尾聲
“蒲先生,廣平之行,真是如夢似幻。”伴著馬蹄聲,我再度回首廣平奇案,不禁與蒲先生感慨道。
“怎講?”蒲先生笑問。
“衛家老兩口為主人復仇,竟設下如此毒計,更不惜以兩位千金和自家養子為代價。如此的執念,實在令人側目!”
蒲先生點點頭,低聲道:“確實如此。依魏槐兄的說辭,這兩口是被張青雲所救的孤兒,他兩人不惜生命,弒仇報主,也是情理之中。只是他們為報仇無所不用其極,竟不惜搭上兩女一子的整個人生,實在令人唏噓!”沉默片刻,蒲先生又嘆道:“依魏槐兄所言,衛氏夫婦打著復仇旗號發號施令,稍有反抗便被斥為忘卻父母恩情。依這兩人屢謀毒策的情景,槐兄所言,只怕有不及而無過之!”
我聽了更加慨嘆,不禁說道:“蒲先生,這般瘋狂的復仇,終究意義何在?”
蒲先生慘然道:“飛,你先想,此事可有一位贏家?”
聽蒲先生所說,我回想起此間的全部人氏:衛氏一家五人,三人身故,兩人終生不得相認,實屬悲慘;槐兄更要身背殺害無辜的自責以度餘生。馮舉人被玩弄於股掌之間數年,一度家徒四壁、走投無路,飽嘗殺父之仇奪妻之恨的痛苦。至於丟了命的宋家以及下場悽慘的一眾僕人更不必提起。這般想來,捲入此事的全部人等,皆飽受苦難摧殘,卻哪有一位贏家?
蒲先生見我面色慘然,長嘆道:“但此仇怎能不報?”
話畢,我與蒲先生竟一時無言。半晌,我才與蒲先生另起話題:“說起狐仙之事,終究也只是傳說了?不想原本探訪傳聞之旅,竟拆穿了狐女奇談,害蒲先生空手而歸,我實在心有愧疚。”
蒲先生笑道:“飛,大可不必如此!我正打算以紅玉為題,翔實記下此間怪談。此行可謂滿載而歸,我稱感謝還來不及,怎敢埋怨半處?”
我一驚,忙道:“蒲先生竟在你奇談書中錄下兇案?”
蒲先生笑答:“只憑馮舉人所言,‘紅玉’是件感人肺腑的愛情奇談。其中的玄妙,更絲毫不亞於真正的怪談。如此的軼聞,錄入書中有何不可?”
我卻忙道:“但豈不會對槐兄不利?”
蒲先生連聲笑道:“我怎會錄入引來魏槐兄嫌疑之事?將短匕插入的床楣改為床板,即可完全破除手法、隻字不提雷教頭,便可在滅門案上消除破綻。不必擔心。”見我依舊躊躇低吟,蒲先生大聲道:“飛,莫非忘了我曾說過,我筆下,雖為神鬼奇談,卻道人間之事。”
見蒲先生狡辯不停,我刻意與他抬槓道:“既如此,蒲先生且說說‘屍變’,卻有人間何事?”
不料蒲先生答道:“飛,你怎不見我書中內容,是刻意為引來後人猜疑?”隨即他細細道來:“不見我在開篇,便提及四人乃是來往負販的車夫?若有人起疑,這恰恰暗示了謀財害命的動機。隨後‘計無復之,堅請容納’,‘堅’字中,可有某人的慫恿?‘甫就枕,鼻息漸粗’‘唯一客尚朦朧’,兩句如此相對之語,怎不能引來讀者疑心?至於客人與屍身追逐逃竄之事,我以‘道人竊聽良久,無聲’,暗示寺院內並無一人見過追逐場景,而只是聽見叫喊。至於終曲,我甚至上書‘此情何以信鄉里’,以引來‘此情難以信鄉里’的疑慮!引後人對我的記載起疑,進而稍加整理,察覺‘屍變’的蹊蹺,才是我的本意!我只想以此事告誡天下人,細心推敲所聞之事,而非盲信盲從。”
聽蒲先生一席話,我連聲驚道:“如此說來,蒲先生當真用心良苦!”
蒲先生卻笑道:“依王御使戲言,我願天下人皆成狐鬼神探!”
後記
廣平,街上的人群聚集在告示前,久久圍攏,相互談論著。
槐兄笑道:“算九成相同。”
蒲先生一驚,忙問:“請問餘下一成,是差在哪裡?”
“我哪有蒲先生調校機械的才幹,只是將匕首插入床楣,虛掩床簾後,取了鵝卵石在窗簾後潛伏。待到老賊沉睡,我用力將石子砸向床板,方才驚醒老賊查看床榻,而實現威懾。待到眾多捕快衙門前來救時,再混入其中過關。”槐兄又道:“我反而對蒲先生憑渾身力氣,竟將短匕射至床板驚詫哩!若我操作,只怕匕首根本飛不進排水口。”
蒲先生卻苦笑道:“承蒙槐兄稱讚,那機關原來是我畫蛇添足。實在獻醜!”
槐兄連忙抱拳道:“蒲先生已是令我佩服之至了!我一家布下的連環詭計,竟被蒲先生一一破解,實在甘拜下風!”言罷槐兄苦笑起來,“聽蒲先生提起‘屍變’,料想必是棘手對手。事到如今,卻也不出我所料。若還有機會,只望能真正與三位同仁並肩探案一回。”
“承讓,承讓!”蒲先生連連稱謙,也道,“事已至此,魏槐兄不必擔心。我們自有分寸,絕不壞了紅玉與馮舉人的好事。也願魏槐兄珍惜,為了碧玉,為了追隨主人而去的父母,也為了香兒,更當背負起故人的心愿,堅忍度日。怎能輕易捨命?”
槐兄連連拱手道:“就依蒲先生所言。從此我魏槐決不再輕生,更當加倍努力,償還過往罪孽。”隨即,他又接連轉向我與王御使,拱手道:“難得與飛兄相聚,又聽命於開明的御史大人,竟要與二位對立,實在慚愧!”
我連忙道:“槐兄何必如此,今後還有共同奮戰機會,何愁已成往事之事?”
王御使也道:“魏名捕大可不必自稱罪孽,你當是為廣平剷除惡霸的英雄。”
這番言罷,“紅玉”至此,終於告一段落。
槐兄整頓了情緒,便熱情邀我、蒲先生、王御使一同出行郊遊。解開了緊擰的心結,放鬆了焦躁的情緒,這次出行,我們四人格外舒暢。蒲先生在馬背上妙語連珠,為我三人細細道來“趙城義虎”的傳世奇聞,聽得我們三人連連拍手稱讚。
第二日,王御使落筆如飛,不消半日便寫好李縣令身患癔症而死的奏摺,更為馮舉人擬好了伸冤的狀子。隨後,我等請馮舉人到衙門府,將狀子親自過目。馮舉人閱畢,連連俯首稱謝。至此,我們在廣平的任務,已悉數完成,終於也到了告別之時。
臨行,槐兄與王御使送我和蒲先生到衙門府門口,王御使對蒲先生笑道:“蒲先生,此行多有勞煩。想先生之才,狐鬼居士的名號怎能鎮住?我王某人實在佩服,再次斗膽以狐鬼神探相稱,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蒲先生大笑道:“就依王御使所言,這狐鬼神探,聽來實比狐鬼居士威風許多!那麼,王御使,魏槐兄,在下狐鬼神探蒲松齡,先行告辭了!二位保重!”言罷,蒲先生轉身打馬,揚鞭而去。
尾聲
“蒲先生,廣平之行,真是如夢似幻。”伴著馬蹄聲,我再度回首廣平奇案,不禁與蒲先生感慨道。
“怎講?”蒲先生笑問。
“衛家老兩口為主人復仇,竟設下如此毒計,更不惜以兩位千金和自家養子為代價。如此的執念,實在令人側目!”
蒲先生點點頭,低聲道:“確實如此。依魏槐兄的說辭,這兩口是被張青雲所救的孤兒,他兩人不惜生命,弒仇報主,也是情理之中。只是他們為報仇無所不用其極,竟不惜搭上兩女一子的整個人生,實在令人唏噓!”沉默片刻,蒲先生又嘆道:“依魏槐兄所言,衛氏夫婦打著復仇旗號發號施令,稍有反抗便被斥為忘卻父母恩情。依這兩人屢謀毒策的情景,槐兄所言,只怕有不及而無過之!”
我聽了更加慨嘆,不禁說道:“蒲先生,這般瘋狂的復仇,終究意義何在?”
蒲先生慘然道:“飛,你先想,此事可有一位贏家?”
聽蒲先生所說,我回想起此間的全部人氏:衛氏一家五人,三人身故,兩人終生不得相認,實屬悲慘;槐兄更要身背殺害無辜的自責以度餘生。馮舉人被玩弄於股掌之間數年,一度家徒四壁、走投無路,飽嘗殺父之仇奪妻之恨的痛苦。至於丟了命的宋家以及下場悽慘的一眾僕人更不必提起。這般想來,捲入此事的全部人等,皆飽受苦難摧殘,卻哪有一位贏家?
蒲先生見我面色慘然,長嘆道:“但此仇怎能不報?”
話畢,我與蒲先生竟一時無言。半晌,我才與蒲先生另起話題:“說起狐仙之事,終究也只是傳說了?不想原本探訪傳聞之旅,竟拆穿了狐女奇談,害蒲先生空手而歸,我實在心有愧疚。”
蒲先生笑道:“飛,大可不必如此!我正打算以紅玉為題,翔實記下此間怪談。此行可謂滿載而歸,我稱感謝還來不及,怎敢埋怨半處?”
我一驚,忙道:“蒲先生竟在你奇談書中錄下兇案?”
蒲先生笑答:“只憑馮舉人所言,‘紅玉’是件感人肺腑的愛情奇談。其中的玄妙,更絲毫不亞於真正的怪談。如此的軼聞,錄入書中有何不可?”
我卻忙道:“但豈不會對槐兄不利?”
蒲先生連聲笑道:“我怎會錄入引來魏槐兄嫌疑之事?將短匕插入的床楣改為床板,即可完全破除手法、隻字不提雷教頭,便可在滅門案上消除破綻。不必擔心。”見我依舊躊躇低吟,蒲先生大聲道:“飛,莫非忘了我曾說過,我筆下,雖為神鬼奇談,卻道人間之事。”
見蒲先生狡辯不停,我刻意與他抬槓道:“既如此,蒲先生且說說‘屍變’,卻有人間何事?”
不料蒲先生答道:“飛,你怎不見我書中內容,是刻意為引來後人猜疑?”隨即他細細道來:“不見我在開篇,便提及四人乃是來往負販的車夫?若有人起疑,這恰恰暗示了謀財害命的動機。隨後‘計無復之,堅請容納’,‘堅’字中,可有某人的慫恿?‘甫就枕,鼻息漸粗’‘唯一客尚朦朧’,兩句如此相對之語,怎不能引來讀者疑心?至於客人與屍身追逐逃竄之事,我以‘道人竊聽良久,無聲’,暗示寺院內並無一人見過追逐場景,而只是聽見叫喊。至於終曲,我甚至上書‘此情何以信鄉里’,以引來‘此情難以信鄉里’的疑慮!引後人對我的記載起疑,進而稍加整理,察覺‘屍變’的蹊蹺,才是我的本意!我只想以此事告誡天下人,細心推敲所聞之事,而非盲信盲從。”
聽蒲先生一席話,我連聲驚道:“如此說來,蒲先生當真用心良苦!”
蒲先生卻笑道:“依王御使戲言,我願天下人皆成狐鬼神探!”
後記
廣平,街上的人群聚集在告示前,久久圍攏,相互談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