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不錯,京師大捷之日,人人都祝
頌新君英明,而人人的確都認為舊君必死。」陳立波道。
「何況,即便北胡兵首領當時不殺太上皇,也必然會攜帶他逃亡沙漠,沙漠酷熱酷寒,飲食骯髒,太上皇金玉之體,必然無法適應。結局必然如同當年宋朝徽欽二帝一樣,死於蠻荒。」龍霸笑道:「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山閣的李卓然,因為年輕時與****作布衣之友,仗著有幾分功夫,竟攜帶一山閣百名死士,長驅直入沙漠腹地,在大風暴之夜突襲敵營,救出了太上皇!!」
「不錯,那場惡戰震動天下,一百死士,只回來十七人。」陳立波道:「皇太后喜出望外,皇上卻………」
「皇上卻騎虎難下,文武眾人,很多人又重新有了私心。」龍霸道:「有個
當年太上皇欽點的狀元,在朝堂大會上當場哭求皇上歸還帝位,說什麼長幼自有序,人倫不可廢,天道不可違。震動朝堂,一時之間,文武百官紛紛跪地哭泣,雖不明言,但意思實在明確不過。太上皇雖指揮軍事無能,卻素來遍施恩惠,廣結人緣,朝廷上下,感恩戴德者甚多。」
「是啊,當時我就在現場,皇上的臉都已經白了。」陳立波苦笑道:「還好有徐大人當機立斷,斬釘截鐵,力爭國主不可輕易,皇帝有大功於社稷,帝位絕不可復更!皇太后也點了頭,所以才有了今天兄弟兩人,二帝同存的局面。」
「二帝同存?哈哈,真是好笑。」龍霸笑道:「我只聽說過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哪裡來的二帝同存?!這話,恐怕連那兄弟兩人,自己都不相信!況且自古以來,太上皇與皇帝只有父子關係,尚且相互猜忌,很多都不能善終,更何況兄弟二人乎?」
陳立波憤然道:「龍幫主,你說話能不能稍有些臣子之心?如你所說,二帝不能共存,那你又如何解釋本朝二帝共存已經兩年?!」
龍霸笑道:「很好解釋!答案就在皇太后那面錦旗上!」
「賜給一山閣的那面錦旗?!」陳立波悚然道。
「當然!難道皇太后還賜過別人錦旗?!」龍霸大笑,接著說道:「那面錦旗上的四個字,就是寫給當今皇上,寫給天下人看的!」
「什麼意思?」陳立波道:「皇太后她老人家御筆親書的'護國忠君'四字,難道錯了嗎?」
「這四字都是聖人教誨的大道理,如何會錯?」龍霸大笑,忽然道:「可惜這四個字的順序,卻大有學問。」
陳立波臉色慢慢變了,道:「你這一說,我倒有些想明白了。」
龍霸道:「是的,換任何人來寫,正常順序必然是'忠君護國'四字。君在國前,君,就是國。可是老太后卻偏偏題成'護國忠君',國在君前,暗合孟子『社稷為重君為輕』的聖人教誨。也就是在暗示,一旦將來天下有事,君,國兩相比較之時,必然要以國事為重,皇上這個君,倒在其次了。」
陳立波道:「皇上如何不能規勸一下老太后?」
龍霸道:「你又要生我的氣了,因為我還得說兩句真話。誰勸皇太后都可以,就是當今皇上勸不得。皇太后畢竟也是女人,女人,對孩子總是偏心的。兩個皇上雖然都非皇太后親生,可是這女人的心裡也不知道整天在想些什麼,偏偏就是厚此薄彼!太上皇昔日作皇帝時,皇太后有時一天要賞賜三次飲食,太上皇的內衣,竟然都是皇太后親自領著宮女裁縫的,便是親娘疼孩子,也不過如此吧!」
陳立波今天被他反覆氣惱,索性也不生氣了,居然認真聽他繼續在這裡作踐皇太后!!
龍霸根本就不把皇族的尊嚴當回事情,繼續他的高論:「當年太上皇被俘,京師危急,群臣要求,皇太后不得不將皇位交給當今皇上,當時她也沒想到太上皇會活著回來,乾脆結交當今皇上,冊立之恩,已經足可以保她晚年至尊榮華。可是造化弄人,太上皇居然活著回來了!老太后愛子之心立刻復發,就借著賞賜一山閣,賜了這一幅別有用心的錦旗。當今皇上看了,也只能吃個啞巴虧,干涉不得了。」
陳立波點頭,說道:「你說的不錯,首先這四個字都是大道理,否定不得,總不能讓一山閣不護國,不忠君吧;其次題詞暗合孟子言語『社稷為重君為輕』,而當年改立當今,用的也是這個道理。如果皇上公開反對,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再者,這詞是皇太后題寫的,皇上反對就是不孝,這個大帽子如果扣下來,皇太后只要當著群臣一哭一鬧,即便徐大學士也管不得,皇上可不僅僅是下台那麼簡單。」
「不錯,你的心眼還不算太笨。」龍霸笑道:「不過你還漏了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老太太,這皇太后實際上留了一個巨大的殺招來對付皇帝。因為有了這面錦旗,一山閣就可以在關鍵時刻拿來號令天下群雄,擁太上皇復位!!」
陳立波的臉都白了,道:「這老太太,偏心偏到如此地步,實在可恨!!」
龍霸大笑,笑的聲震屋宇,灰塵下落,笑了好一陣方才停下,陳立波看了看他,自己也笑了。
龍霸罵了罵皇帝和太上皇,陳立波就幾番發怒,而陳立波最後實在按耐不住,自己也罵了皇太后,這才真是自己扇自己臉!
「所以皇上在準備多時之後,開始發難。」龍霸笑道:「我已查明,這個巧紅根本就是皇帝的親信,當今做親王時,她就奉命潛伏在大內御膳房裡面幫廚,尋找機會給太上皇下毒,只不過沒有得逞而已;現在又被拿來犧牲掉,做了這場苦肉計的魚餌。」
頌新君英明,而人人的確都認為舊君必死。」陳立波道。
「何況,即便北胡兵首領當時不殺太上皇,也必然會攜帶他逃亡沙漠,沙漠酷熱酷寒,飲食骯髒,太上皇金玉之體,必然無法適應。結局必然如同當年宋朝徽欽二帝一樣,死於蠻荒。」龍霸笑道:「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山閣的李卓然,因為年輕時與****作布衣之友,仗著有幾分功夫,竟攜帶一山閣百名死士,長驅直入沙漠腹地,在大風暴之夜突襲敵營,救出了太上皇!!」
「不錯,那場惡戰震動天下,一百死士,只回來十七人。」陳立波道:「皇太后喜出望外,皇上卻………」
「皇上卻騎虎難下,文武眾人,很多人又重新有了私心。」龍霸道:「有個
當年太上皇欽點的狀元,在朝堂大會上當場哭求皇上歸還帝位,說什麼長幼自有序,人倫不可廢,天道不可違。震動朝堂,一時之間,文武百官紛紛跪地哭泣,雖不明言,但意思實在明確不過。太上皇雖指揮軍事無能,卻素來遍施恩惠,廣結人緣,朝廷上下,感恩戴德者甚多。」
「是啊,當時我就在現場,皇上的臉都已經白了。」陳立波苦笑道:「還好有徐大人當機立斷,斬釘截鐵,力爭國主不可輕易,皇帝有大功於社稷,帝位絕不可復更!皇太后也點了頭,所以才有了今天兄弟兩人,二帝同存的局面。」
「二帝同存?哈哈,真是好笑。」龍霸笑道:「我只聽說過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哪裡來的二帝同存?!這話,恐怕連那兄弟兩人,自己都不相信!況且自古以來,太上皇與皇帝只有父子關係,尚且相互猜忌,很多都不能善終,更何況兄弟二人乎?」
陳立波憤然道:「龍幫主,你說話能不能稍有些臣子之心?如你所說,二帝不能共存,那你又如何解釋本朝二帝共存已經兩年?!」
龍霸笑道:「很好解釋!答案就在皇太后那面錦旗上!」
「賜給一山閣的那面錦旗?!」陳立波悚然道。
「當然!難道皇太后還賜過別人錦旗?!」龍霸大笑,接著說道:「那面錦旗上的四個字,就是寫給當今皇上,寫給天下人看的!」
「什麼意思?」陳立波道:「皇太后她老人家御筆親書的'護國忠君'四字,難道錯了嗎?」
「這四字都是聖人教誨的大道理,如何會錯?」龍霸大笑,忽然道:「可惜這四個字的順序,卻大有學問。」
陳立波臉色慢慢變了,道:「你這一說,我倒有些想明白了。」
龍霸道:「是的,換任何人來寫,正常順序必然是'忠君護國'四字。君在國前,君,就是國。可是老太后卻偏偏題成'護國忠君',國在君前,暗合孟子『社稷為重君為輕』的聖人教誨。也就是在暗示,一旦將來天下有事,君,國兩相比較之時,必然要以國事為重,皇上這個君,倒在其次了。」
陳立波道:「皇上如何不能規勸一下老太后?」
龍霸道:「你又要生我的氣了,因為我還得說兩句真話。誰勸皇太后都可以,就是當今皇上勸不得。皇太后畢竟也是女人,女人,對孩子總是偏心的。兩個皇上雖然都非皇太后親生,可是這女人的心裡也不知道整天在想些什麼,偏偏就是厚此薄彼!太上皇昔日作皇帝時,皇太后有時一天要賞賜三次飲食,太上皇的內衣,竟然都是皇太后親自領著宮女裁縫的,便是親娘疼孩子,也不過如此吧!」
陳立波今天被他反覆氣惱,索性也不生氣了,居然認真聽他繼續在這裡作踐皇太后!!
龍霸根本就不把皇族的尊嚴當回事情,繼續他的高論:「當年太上皇被俘,京師危急,群臣要求,皇太后不得不將皇位交給當今皇上,當時她也沒想到太上皇會活著回來,乾脆結交當今皇上,冊立之恩,已經足可以保她晚年至尊榮華。可是造化弄人,太上皇居然活著回來了!老太后愛子之心立刻復發,就借著賞賜一山閣,賜了這一幅別有用心的錦旗。當今皇上看了,也只能吃個啞巴虧,干涉不得了。」
陳立波點頭,說道:「你說的不錯,首先這四個字都是大道理,否定不得,總不能讓一山閣不護國,不忠君吧;其次題詞暗合孟子言語『社稷為重君為輕』,而當年改立當今,用的也是這個道理。如果皇上公開反對,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再者,這詞是皇太后題寫的,皇上反對就是不孝,這個大帽子如果扣下來,皇太后只要當著群臣一哭一鬧,即便徐大學士也管不得,皇上可不僅僅是下台那麼簡單。」
「不錯,你的心眼還不算太笨。」龍霸笑道:「不過你還漏了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老太太,這皇太后實際上留了一個巨大的殺招來對付皇帝。因為有了這面錦旗,一山閣就可以在關鍵時刻拿來號令天下群雄,擁太上皇復位!!」
陳立波的臉都白了,道:「這老太太,偏心偏到如此地步,實在可恨!!」
龍霸大笑,笑的聲震屋宇,灰塵下落,笑了好一陣方才停下,陳立波看了看他,自己也笑了。
龍霸罵了罵皇帝和太上皇,陳立波就幾番發怒,而陳立波最後實在按耐不住,自己也罵了皇太后,這才真是自己扇自己臉!
「所以皇上在準備多時之後,開始發難。」龍霸笑道:「我已查明,這個巧紅根本就是皇帝的親信,當今做親王時,她就奉命潛伏在大內御膳房裡面幫廚,尋找機會給太上皇下毒,只不過沒有得逞而已;現在又被拿來犧牲掉,做了這場苦肉計的魚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