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她這樣不甘寂寞的人,背地裡指不定偷漢子呢。」
「指不定心裡多高興呢。」
「別說了,人家夫人該聽見了。」
「怕什麼,鄧家人都不認她了,這麼多年了,鄧老夫人都不肯見她,鄧家人早就不要她了。」
……
周母對她並沒有什麼好臉色,她心如明鏡,主動請求去柴桑給周蒙守靈,給這個並不算是丈夫的男人守靈。
不過於她來說並不重要,無論周蒙待她如何,她卻是心甘情願嫁來的,周蒙是在利用她,但同時也確實幫助了她。
陵墓外有一件小屋子,泥土夯實的,前面有個小院子,她和金兒就住在這裡。
年關將至的時候,鄧節準備了一壺熱酒,還有一些糕點和黃紙去祭拜周蒙。
大雪紛紛揚揚的落在了她的發上,身上,柴桑很多年沒有下過這樣大的雪了,聽說建康城中還有百姓凍死。
她將酒倒在泥土上,金兒生了火,鄧節跪坐在軟墊上燒紙,碎紙屑被風捲起。
一輛馬車慢慢行駛過來,停在了她身後,鄧盛從馬車上下來,身上披著貉子披風,頭上帶著銀冠。
奴婢取出了軟墊給他,他坐在了鄧節的身側,他也備了壺熱酒,倒在墓碑前,然後沉默的看著鄧節燒紙。
許久,鄧盛才開口,道:「阿姐,趙翊同意止刀兵了,也同意了結盟。」
「嗯」她淡淡地應道。
鄧盛看著墓碑上紅色的字,血一樣,慢慢地說:「但是他要聯姻。」
「嗯」她像是沒聽見一般。
鄧盛說:「前前後後派使臣去了穎都幾趟,他不要娶四妹,也不要娶小妹。」鄧盛默了默,咬牙道:「他想要娶阿姐。」
鄧節一怔,手頓時被火焰給燎紅了,她立刻抽了回來,這疼痛令她清醒了,她轉過頭,皺著眉頭看著鄧盛。
鄧盛不敢和她對視,只道:「阿姐,張表那老東西知道我軍在廬州慘白,元氣大傷,趁火打劫,在這時發兵,此刻我軍正與張表交戰於渡口,戰勢已成膠著,我實在無力應對北邊的趙翊,只能暫時應允他。」
黃紙被火吞掉,風將灰燼殘渣捲走,她只是沉默。
「阿姐」他已經是在懇求她了。
鄧節抬起頭,看著風雪中的墓碑,她的雙目發熱,卻無淚可流。
「阿姐,我知道,他屠我城池,殺我百姓,姐夫也因此而離世,而今屍骨未寒,他那賊人便要你嫁入穎都,我知道阿姐你受此大辱,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
他重重的按著她的肩膀道:「可是阿姐,張表他曾殺了我們的父親,如今又要奪取我們的性命,況且四方諸侯此時無不虎視眈眈,如若此戰我們一敗,必定會被他們撕碎至屍骨無存,阿姐,還請阿姐為國忍一時之辱。」
「阿姐,一旦東邊戰況安穩,趁呂復舉兵討賊之際,穎都城內,不,趙翊府內就有我們的內應,屆時我定出兵北上,接阿姐回來,復興漢室,完成我們父親的遺願。」
手裡的黃紙燒盡了,鄧節說:「你先回去吧。」
縱使有再多的話鄧盛也咽下了,道:「好,阿姐我先回去了,你好好休息。」說完起身上了馬車。
車夫一抽鞭子,鈴鐺聲越來越小,最後只剩下一排深深的車轍印。
鄧盛始終以為她曾經腹中的孩子是周蒙的,以為他們夫妻情深,以為她是不願意嫁給殺夫仇人。
其實就連她自己也摸不透自己的心,沒有難過,只有那麼一點恥辱,悲傷,無奈,像是下邳那年的洪水一樣,她終究也還是被卷了進來。
「夫人」金兒輕輕叫她。
「走吧」她淡淡地說。
剛一回到屋子,就見案几旁坐著個人,是周母,一旁還有個站著的姑娘,是周蒙的妹妹周燕,她的小姑。
不等她開口,周燕一盆冷水倒在了她的頭上,登時身上濕透了,像是掉進了隆冬的湖裡,冷到了骨頭。
金兒也不敢開口,躲在一旁。
鄧節慢慢掃開了黏在臉側的濕發。
「賤人」周燕罵道:「你要是還有點臉,就老老實實就在這裡守靈,別想著再改嫁給趙翊那狗賊!別忘了你的弟弟是怎麼當上江東之主的!沒有我周家,你們現在還寄人籬下呢!」
鄧節沉默不語。
周母這才說話:「你既然嫁來了周家就是周家的人,你的母親早就不要你了,是你的弟弟當初要發兵北上,害得我兒丟掉了性命,如今又要送我兒的妻子給我周家的仇敵,來彌補他的錯誤,你作為我周家的媳婦要知道孰輕孰重,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周燕說:「母親和她費什麼話,她要是不要臉,她就儘管嫁給那趙翊好了,那趙翊也是個不要臉的東西,清白姑娘不要,偏偏喜歡破爛貨!」
「燕兒」周母輕輕責備。
周燕撇了撇嘴,攙扶著周母起來,道:「母親,我們回去吧。」說著離開了。
……
人都散了,只剩下鄧節和金兒,金兒這才湊上前來,焦急地道:「夫人,夫人您好嗎?」金兒去脫她的衣裳,手指觸到的都是冷冰冰的,道:「快把衣裳脫了吧,夫人您還在來葵水呢,這麼冷的冰水澆在身上,又是寒冬臘月的,容易得病。」
金兒給她脫了衣服,拿乾淨的白巾擦身體,擦濕漉漉的頭髮。
「指不定心裡多高興呢。」
「別說了,人家夫人該聽見了。」
「怕什麼,鄧家人都不認她了,這麼多年了,鄧老夫人都不肯見她,鄧家人早就不要她了。」
……
周母對她並沒有什麼好臉色,她心如明鏡,主動請求去柴桑給周蒙守靈,給這個並不算是丈夫的男人守靈。
不過於她來說並不重要,無論周蒙待她如何,她卻是心甘情願嫁來的,周蒙是在利用她,但同時也確實幫助了她。
陵墓外有一件小屋子,泥土夯實的,前面有個小院子,她和金兒就住在這裡。
年關將至的時候,鄧節準備了一壺熱酒,還有一些糕點和黃紙去祭拜周蒙。
大雪紛紛揚揚的落在了她的發上,身上,柴桑很多年沒有下過這樣大的雪了,聽說建康城中還有百姓凍死。
她將酒倒在泥土上,金兒生了火,鄧節跪坐在軟墊上燒紙,碎紙屑被風捲起。
一輛馬車慢慢行駛過來,停在了她身後,鄧盛從馬車上下來,身上披著貉子披風,頭上帶著銀冠。
奴婢取出了軟墊給他,他坐在了鄧節的身側,他也備了壺熱酒,倒在墓碑前,然後沉默的看著鄧節燒紙。
許久,鄧盛才開口,道:「阿姐,趙翊同意止刀兵了,也同意了結盟。」
「嗯」她淡淡地應道。
鄧盛看著墓碑上紅色的字,血一樣,慢慢地說:「但是他要聯姻。」
「嗯」她像是沒聽見一般。
鄧盛說:「前前後後派使臣去了穎都幾趟,他不要娶四妹,也不要娶小妹。」鄧盛默了默,咬牙道:「他想要娶阿姐。」
鄧節一怔,手頓時被火焰給燎紅了,她立刻抽了回來,這疼痛令她清醒了,她轉過頭,皺著眉頭看著鄧盛。
鄧盛不敢和她對視,只道:「阿姐,張表那老東西知道我軍在廬州慘白,元氣大傷,趁火打劫,在這時發兵,此刻我軍正與張表交戰於渡口,戰勢已成膠著,我實在無力應對北邊的趙翊,只能暫時應允他。」
黃紙被火吞掉,風將灰燼殘渣捲走,她只是沉默。
「阿姐」他已經是在懇求她了。
鄧節抬起頭,看著風雪中的墓碑,她的雙目發熱,卻無淚可流。
「阿姐,我知道,他屠我城池,殺我百姓,姐夫也因此而離世,而今屍骨未寒,他那賊人便要你嫁入穎都,我知道阿姐你受此大辱,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
他重重的按著她的肩膀道:「可是阿姐,張表他曾殺了我們的父親,如今又要奪取我們的性命,況且四方諸侯此時無不虎視眈眈,如若此戰我們一敗,必定會被他們撕碎至屍骨無存,阿姐,還請阿姐為國忍一時之辱。」
「阿姐,一旦東邊戰況安穩,趁呂復舉兵討賊之際,穎都城內,不,趙翊府內就有我們的內應,屆時我定出兵北上,接阿姐回來,復興漢室,完成我們父親的遺願。」
手裡的黃紙燒盡了,鄧節說:「你先回去吧。」
縱使有再多的話鄧盛也咽下了,道:「好,阿姐我先回去了,你好好休息。」說完起身上了馬車。
車夫一抽鞭子,鈴鐺聲越來越小,最後只剩下一排深深的車轍印。
鄧盛始終以為她曾經腹中的孩子是周蒙的,以為他們夫妻情深,以為她是不願意嫁給殺夫仇人。
其實就連她自己也摸不透自己的心,沒有難過,只有那麼一點恥辱,悲傷,無奈,像是下邳那年的洪水一樣,她終究也還是被卷了進來。
「夫人」金兒輕輕叫她。
「走吧」她淡淡地說。
剛一回到屋子,就見案几旁坐著個人,是周母,一旁還有個站著的姑娘,是周蒙的妹妹周燕,她的小姑。
不等她開口,周燕一盆冷水倒在了她的頭上,登時身上濕透了,像是掉進了隆冬的湖裡,冷到了骨頭。
金兒也不敢開口,躲在一旁。
鄧節慢慢掃開了黏在臉側的濕發。
「賤人」周燕罵道:「你要是還有點臉,就老老實實就在這裡守靈,別想著再改嫁給趙翊那狗賊!別忘了你的弟弟是怎麼當上江東之主的!沒有我周家,你們現在還寄人籬下呢!」
鄧節沉默不語。
周母這才說話:「你既然嫁來了周家就是周家的人,你的母親早就不要你了,是你的弟弟當初要發兵北上,害得我兒丟掉了性命,如今又要送我兒的妻子給我周家的仇敵,來彌補他的錯誤,你作為我周家的媳婦要知道孰輕孰重,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周燕說:「母親和她費什麼話,她要是不要臉,她就儘管嫁給那趙翊好了,那趙翊也是個不要臉的東西,清白姑娘不要,偏偏喜歡破爛貨!」
「燕兒」周母輕輕責備。
周燕撇了撇嘴,攙扶著周母起來,道:「母親,我們回去吧。」說著離開了。
……
人都散了,只剩下鄧節和金兒,金兒這才湊上前來,焦急地道:「夫人,夫人您好嗎?」金兒去脫她的衣裳,手指觸到的都是冷冰冰的,道:「快把衣裳脫了吧,夫人您還在來葵水呢,這麼冷的冰水澆在身上,又是寒冬臘月的,容易得病。」
金兒給她脫了衣服,拿乾淨的白巾擦身體,擦濕漉漉的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