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頁
當這一日的夕陽落下的時候,李世民站在城牆之上,看著城外密密麻麻堆積了足有好幾尺高的死屍,也不由感到了陣陣的心寒,他的手臂,微微的顫抖著,當然不是因為害怕,而是他為了激勵士氣,身先士卒的在城牆上奮戰,用力過度所致。
“看來,隋軍這次是玩真的了!”他的心中想著。
“殿下。”這時,杜如晦的聲音響起。
“其他各門情況如何?”李世民揉了揉有些酸麻的手臂,說道。
“殿下,北、南兩門均受到隋軍的攻擊,只是西門,至始至終沒有隋軍的一兵一卒露面!”杜如晦回答,臉上帶著憂色。
李世民點點頭,說道:“圍三缺一?”
“殿下,這不一定,或許是隋軍為了麻痹我軍,故意不從西邊進攻,等殿下麻痹大意,將西邊的守軍調撥到其他邊支援時,或許隋軍就會從西面攻打!”杜如晦說道。
李世民深深的喘息一口氣,說道:“克明,你說的有理!”繼續輕揉手臂,李世民走下城牆,說道:“克明,傳孤的命令,讓侯、盛、兩位將軍,今夜領兵巡城,尤其是西邊一定要注意!”
“是!”杜如晦說道。
李世民又想了一想,說道:“即日開始宵禁,酉時之後,若沒有持有孤的手令,即殺無赦!”
隨後的幾日,隋軍就是不停攻打,李世民帶著士卒守在城牆上,隋軍攻勢最猛時,李世民長長揮舞著橫刀,親自上去搏鬥,不過還好,隋軍的攻勢雖然猛烈,但在李世民有效地管理、恰當的對策下,隋軍始終沒有攻克城池。就算有少數登上城牆的士卒,也被李世民組織了敢死隊,一番衝殺之下,隋軍士卒被趕下了城池。
又是一日,亥時末。
楊浩站在營寨外,星星點點的天空,問道:“凌愛卿,這事情你怎麼看?”
“陛下,李世民一定猜出了陛下的計劃,因此雖然西線無戰事,但李世民仍駐有兵馬。這幾日,大軍攻勢雖然猛烈,但在李世民的嚴密防守下,仍然是固若金湯,在短時間內,李世民一定不會將西邊的守軍撤出,支援其他各門。”凌敬回答。
“凌愛卿,今晚你寫一封檄文,越短越好,明日讓士卒射進城裡!”楊浩說道。
“陛下,李世民守長安,一定是慎之又慎,恐怕這篇檄文不能到百姓的手上!”凌敬勸道。
“凌愛卿,朕知道你的顧慮,但這樣做,李世民一定會心中惶惶,對軍民更加嚴厲,就有了可趁之機。”楊浩說道。
“臣明白了!”凌敬說道。
楊浩這時又說道:“如今南方基本就定了,這天下,只有長安這個硬骨頭。”就在白天,楊浩接連得到了好幾個消息。
一是,闞陵已經攻破了餘杭,親手斬殺了輔公祏。這宋國就平定了。
至於第二,則是更好的消息,或許是因為隋軍取了江南,張善安派人來降。林士宏雖然還在拒絕,但又能支撐多久呢?
“陛下,臣以為可讓張善安出兵攻打林士宏!”凌敬說道。
楊浩聽了,點著頭,說道:“嗯,就讓張善安率領大軍攻打林士宏,讓其吸引林士宏主力,隨後,闞陵、程知節從兩面夾攻,如此,林士宏就不難平定了。”
“陛下,如今李尚書仍在巴蜀逗留,不如就讓李尚書……”凌敬說道。
“不必。”楊浩揮揮手,說道:“二哥做事,有分寸,他停留在巴蜀,一定是有什麼事情,若是貿然撤回,或許有變!”
楊浩話音未落,就聽見有人說道:“陛下!”
“哦,是秦將軍!”楊浩說道。
“陛下,這時適才李尚書送來的軍文,微臣恐事急,於是就送了過來!”秦叔寶說道。
凌敬見楊浩示意他拆開,就取出軍文,拆開一看,不覺露出喜色,說道:“賀喜陛下,李尚書在夔州大破冉肇則!”
楊浩說道:“冉肇則乃是蠻夷,他要造反,並不奇怪!”但言語之中,卻是有著信心。楊浩取過軍文,借著火把一看,彈指道:“二哥果然大才,僅憑八百精兵,就將冉肇則殺的丟盔卸甲,一戰將其斬殺!”
“陛下,何以料到巴蜀有變?”凌敬有著疑惑。
楊浩咳嗽一聲,笑道:“朕也是猜測,南蠻人不服教化,造反歷來正常,這漢時就有夜郎,三國時有孟獲,如今又冉肇則並不奇怪。日後天下一統,西南諸地,也是頭痛的事情。”楊浩說的並不奇怪。
這個時候,就有牂牁蠻首領謝龍羽擁兵數萬,據牂牁郡。這些蠻族部落,無城郭,散為部落而居,民無徭役,遇有戰事臨時徵調百姓為兵,無文字,刻木為契,非常的難對付。楊浩說的“不服教化”就是如此,蓋因生活習慣差的太多。一旦以隋室的管理方式,這些人難免不服,於是常有造反。
當然,在西南,除了牂牁蠻之外,還有東謝蠻、南平蠻、南詔蠻等諸多部落,至於西北,則更多了。
就在楊浩、凌敬幾人說著的時候,李世民在府中將一碗酒喝盡,說道:“諸位,今日就喝到這裡,切不可再喝了。”
“看來,隋軍這次是玩真的了!”他的心中想著。
“殿下。”這時,杜如晦的聲音響起。
“其他各門情況如何?”李世民揉了揉有些酸麻的手臂,說道。
“殿下,北、南兩門均受到隋軍的攻擊,只是西門,至始至終沒有隋軍的一兵一卒露面!”杜如晦回答,臉上帶著憂色。
李世民點點頭,說道:“圍三缺一?”
“殿下,這不一定,或許是隋軍為了麻痹我軍,故意不從西邊進攻,等殿下麻痹大意,將西邊的守軍調撥到其他邊支援時,或許隋軍就會從西面攻打!”杜如晦說道。
李世民深深的喘息一口氣,說道:“克明,你說的有理!”繼續輕揉手臂,李世民走下城牆,說道:“克明,傳孤的命令,讓侯、盛、兩位將軍,今夜領兵巡城,尤其是西邊一定要注意!”
“是!”杜如晦說道。
李世民又想了一想,說道:“即日開始宵禁,酉時之後,若沒有持有孤的手令,即殺無赦!”
隨後的幾日,隋軍就是不停攻打,李世民帶著士卒守在城牆上,隋軍攻勢最猛時,李世民長長揮舞著橫刀,親自上去搏鬥,不過還好,隋軍的攻勢雖然猛烈,但在李世民有效地管理、恰當的對策下,隋軍始終沒有攻克城池。就算有少數登上城牆的士卒,也被李世民組織了敢死隊,一番衝殺之下,隋軍士卒被趕下了城池。
又是一日,亥時末。
楊浩站在營寨外,星星點點的天空,問道:“凌愛卿,這事情你怎麼看?”
“陛下,李世民一定猜出了陛下的計劃,因此雖然西線無戰事,但李世民仍駐有兵馬。這幾日,大軍攻勢雖然猛烈,但在李世民的嚴密防守下,仍然是固若金湯,在短時間內,李世民一定不會將西邊的守軍撤出,支援其他各門。”凌敬回答。
“凌愛卿,今晚你寫一封檄文,越短越好,明日讓士卒射進城裡!”楊浩說道。
“陛下,李世民守長安,一定是慎之又慎,恐怕這篇檄文不能到百姓的手上!”凌敬勸道。
“凌愛卿,朕知道你的顧慮,但這樣做,李世民一定會心中惶惶,對軍民更加嚴厲,就有了可趁之機。”楊浩說道。
“臣明白了!”凌敬說道。
楊浩這時又說道:“如今南方基本就定了,這天下,只有長安這個硬骨頭。”就在白天,楊浩接連得到了好幾個消息。
一是,闞陵已經攻破了餘杭,親手斬殺了輔公祏。這宋國就平定了。
至於第二,則是更好的消息,或許是因為隋軍取了江南,張善安派人來降。林士宏雖然還在拒絕,但又能支撐多久呢?
“陛下,臣以為可讓張善安出兵攻打林士宏!”凌敬說道。
楊浩聽了,點著頭,說道:“嗯,就讓張善安率領大軍攻打林士宏,讓其吸引林士宏主力,隨後,闞陵、程知節從兩面夾攻,如此,林士宏就不難平定了。”
“陛下,如今李尚書仍在巴蜀逗留,不如就讓李尚書……”凌敬說道。
“不必。”楊浩揮揮手,說道:“二哥做事,有分寸,他停留在巴蜀,一定是有什麼事情,若是貿然撤回,或許有變!”
楊浩話音未落,就聽見有人說道:“陛下!”
“哦,是秦將軍!”楊浩說道。
“陛下,這時適才李尚書送來的軍文,微臣恐事急,於是就送了過來!”秦叔寶說道。
凌敬見楊浩示意他拆開,就取出軍文,拆開一看,不覺露出喜色,說道:“賀喜陛下,李尚書在夔州大破冉肇則!”
楊浩說道:“冉肇則乃是蠻夷,他要造反,並不奇怪!”但言語之中,卻是有著信心。楊浩取過軍文,借著火把一看,彈指道:“二哥果然大才,僅憑八百精兵,就將冉肇則殺的丟盔卸甲,一戰將其斬殺!”
“陛下,何以料到巴蜀有變?”凌敬有著疑惑。
楊浩咳嗽一聲,笑道:“朕也是猜測,南蠻人不服教化,造反歷來正常,這漢時就有夜郎,三國時有孟獲,如今又冉肇則並不奇怪。日後天下一統,西南諸地,也是頭痛的事情。”楊浩說的並不奇怪。
這個時候,就有牂牁蠻首領謝龍羽擁兵數萬,據牂牁郡。這些蠻族部落,無城郭,散為部落而居,民無徭役,遇有戰事臨時徵調百姓為兵,無文字,刻木為契,非常的難對付。楊浩說的“不服教化”就是如此,蓋因生活習慣差的太多。一旦以隋室的管理方式,這些人難免不服,於是常有造反。
當然,在西南,除了牂牁蠻之外,還有東謝蠻、南平蠻、南詔蠻等諸多部落,至於西北,則更多了。
就在楊浩、凌敬幾人說著的時候,李世民在府中將一碗酒喝盡,說道:“諸位,今日就喝到這裡,切不可再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