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正嘉道:“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莊妃躺了幾天,自然不能著急,要慢慢恢復的。”
太后笑道:“皇帝也是睿智,說的滴水不漏。幸而莊妃還有一口氣,若是立刻死了呢?皇帝是不是該說她中毒太深,無力回天?”
正嘉挑了挑眉:“太后……”
顏太后鬆開西華的手,道:“皇帝,你過來我面前說話。”
正嘉只好走到她身邊,太后的手抖個不停,想要握住他似的,正嘉只得把手握了過去:“朕在這裡。”
太后一把握緊正嘉的手:“皇上還能來看我,哀家心裡略有些欣慰,畢竟你還沒完全把哀家拋在腦後。”
正嘉的眼中也流露一絲孺慕之意:“太后如何這樣說,讓朕無地自處。”
“你如何對哀家,哀家都不怪你,”因看不見,太后的眼睛便只盯著別處,“你畢竟是哀家的兒子,為了兒孫,做母親的人怎麼都能使得,但是身為人母,容不得自己的兒子給別人玩弄在股掌之上。”
正嘉當然明白她的意思,皺著眉心沉聲說道:“朕明白,太后,不必多慮。”
“你寵愛她,縱容她,給她榮華富貴,或者名分皆可以,但是你不能為了一個女人,亂了綱常國本,”太后緩緩說道:“哀家本來是相信你的,相信你心裡有數,但是皇帝,也許連你自己都沒發覺,你對她寵愛太過了。太過了。”
正嘉無言。太后聲音帶些悲憤,道:“以前,若是有人敢這麼對哀家,你早就命人拖出去打死了。但是現在呢,她就差舉著毒/藥讓哀家喝下,你卻仍覺著她是清白無辜的。你相信她而不信自己的母親,哀家……就算是死也不能瞑目。”
太后說到這裡,淚潸然而下。
正嘉紅了雙眼:“太后……太后切勿這樣傷感。朕並沒有不信太后之意。”
太后道:“你若是相信哀家,若是還有一點孝心,你便應允哀家,立刻把那個人處死!哀家不想再看見她!”
正嘉眉心緊皺,在他身後的西華聞言,也暗暗地握緊了雙手。
太后聽不見皇帝的回答,滿面痛楚,淚從雙眼中滾落,她哽咽道:“怎麼了,皇帝,你還是捨不得嗎?讓你在那個女人跟哀家之間選擇,你還是,想要護著她嗎?”
突然就在這時候,外頭是急促的腳步聲,然後是鄭谷的聲音,帶些激動,道:“皇上,莊妃娘娘醒了。”
這一句話猶如黑暗中的曙光,把皇帝從無邊的重壓之下解放了出來。
“醒了?”皇帝回頭,“太醫怎麼說?”
鄭谷道:“太醫們說,娘娘身上的毒已經散了大半兒,而且眼睛也好好的,可見和玉仙長的法子是對的。只不過因為娘娘先前中毒太深日子太久了,所以恢復需要一段時間。”
此刻太后的手微微鬆動,正嘉順勢起身,皇帝的眼中透出喜色:“這樣就好。若是如此法子,只怕太后也能即刻痊癒。”
顏太后嘴唇微抖,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顯然讓她非常的惱怒。差一點……皇帝就可以被她推動了,只差一點!
太后道:“皇帝,她的醫術自然是高明的,但是,那九仙薯蕷煎里的毒,卻是從哪裡來的?”
正嘉不語,卻是鄭谷又小聲說道:“皇上,莊妃娘娘那邊兒,似乎有話要跟皇上說。”
正嘉道:“太后,朕去看看莊妃的情形,總之,毒要追查,但最要緊的是太后的身體。您放心,您方才說的話,朕也都記下了。”
太后仿佛還沒反應過來,只道:“去吧。”
當下正嘉復來到了含章宮,莊妃喝了湯藥,正在緩和養神,身邊是嬤嬤們抱了三皇子。
莊妃見正嘉來到,便要起身行禮,怎奈周身無力。嬤嬤們行了禮,先退了出去。
正嘉制止了她,便問:“你好些了?”
莊妃點頭:“臣妾失禮了,皇上,臣妾原本渾渾噩噩,醒來後聽太醫們說起,竟懷疑是那九仙薯蕷煎的問題,臣妾覺著詫異,因為臣妾、臣妾另有一件事想告知皇上。”
“哦?”
莊妃道:“那方子是道家良方,是經過效驗的,絕不會有差,不然的話,和玉仙長明目張胆地拿了出來,謀害之心豈不是人人皆知了?這是一件,另外還有一件,早在臣妾想要調製這九仙薯蕷煎的時候,因為要用器皿,便叫人從司庫取了一些瓷瓶過來,只是要用的時候,突然寧妃發現,這些瓷瓶是釉中彩,只怕那彩釉跟藥湯之間合在一起,天長日久的不好。於是臣妾才另換了白瓷瓶。”
莊妃說到這裡,微微氣喘,又停了停,才繼續說道:“後來太后嘗過覺著甚好,也要調製此物,本來臣妾想繼續孝敬的,太后只說自己宮內弄得才舒心,於是臣妾便並照了太后的吩咐,只因為想起了釉中彩的事,便叮囑了永福宮的嬤嬤,叫別用那種瓶子,免得藥湯跟彩釉混合有些不妥當。”
正嘉聽到這裡,回頭看向鄭谷:“永福宮的藥瓶是什麼樣的?”
鄭谷道:“奴婢看了一眼,的確是釉中彩。”
莊妃咳嗽了兩聲,詫異道:“臣妾明明仔細叮囑過了,怎麼居然還拿了這種藥瓶呢?皇上,臣妾看一定是藥瓶的緣故。”
太后笑道:“皇帝也是睿智,說的滴水不漏。幸而莊妃還有一口氣,若是立刻死了呢?皇帝是不是該說她中毒太深,無力回天?”
正嘉挑了挑眉:“太后……”
顏太后鬆開西華的手,道:“皇帝,你過來我面前說話。”
正嘉只好走到她身邊,太后的手抖個不停,想要握住他似的,正嘉只得把手握了過去:“朕在這裡。”
太后一把握緊正嘉的手:“皇上還能來看我,哀家心裡略有些欣慰,畢竟你還沒完全把哀家拋在腦後。”
正嘉的眼中也流露一絲孺慕之意:“太后如何這樣說,讓朕無地自處。”
“你如何對哀家,哀家都不怪你,”因看不見,太后的眼睛便只盯著別處,“你畢竟是哀家的兒子,為了兒孫,做母親的人怎麼都能使得,但是身為人母,容不得自己的兒子給別人玩弄在股掌之上。”
正嘉當然明白她的意思,皺著眉心沉聲說道:“朕明白,太后,不必多慮。”
“你寵愛她,縱容她,給她榮華富貴,或者名分皆可以,但是你不能為了一個女人,亂了綱常國本,”太后緩緩說道:“哀家本來是相信你的,相信你心裡有數,但是皇帝,也許連你自己都沒發覺,你對她寵愛太過了。太過了。”
正嘉無言。太后聲音帶些悲憤,道:“以前,若是有人敢這麼對哀家,你早就命人拖出去打死了。但是現在呢,她就差舉著毒/藥讓哀家喝下,你卻仍覺著她是清白無辜的。你相信她而不信自己的母親,哀家……就算是死也不能瞑目。”
太后說到這裡,淚潸然而下。
正嘉紅了雙眼:“太后……太后切勿這樣傷感。朕並沒有不信太后之意。”
太后道:“你若是相信哀家,若是還有一點孝心,你便應允哀家,立刻把那個人處死!哀家不想再看見她!”
正嘉眉心緊皺,在他身後的西華聞言,也暗暗地握緊了雙手。
太后聽不見皇帝的回答,滿面痛楚,淚從雙眼中滾落,她哽咽道:“怎麼了,皇帝,你還是捨不得嗎?讓你在那個女人跟哀家之間選擇,你還是,想要護著她嗎?”
突然就在這時候,外頭是急促的腳步聲,然後是鄭谷的聲音,帶些激動,道:“皇上,莊妃娘娘醒了。”
這一句話猶如黑暗中的曙光,把皇帝從無邊的重壓之下解放了出來。
“醒了?”皇帝回頭,“太醫怎麼說?”
鄭谷道:“太醫們說,娘娘身上的毒已經散了大半兒,而且眼睛也好好的,可見和玉仙長的法子是對的。只不過因為娘娘先前中毒太深日子太久了,所以恢復需要一段時間。”
此刻太后的手微微鬆動,正嘉順勢起身,皇帝的眼中透出喜色:“這樣就好。若是如此法子,只怕太后也能即刻痊癒。”
顏太后嘴唇微抖,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顯然讓她非常的惱怒。差一點……皇帝就可以被她推動了,只差一點!
太后道:“皇帝,她的醫術自然是高明的,但是,那九仙薯蕷煎里的毒,卻是從哪裡來的?”
正嘉不語,卻是鄭谷又小聲說道:“皇上,莊妃娘娘那邊兒,似乎有話要跟皇上說。”
正嘉道:“太后,朕去看看莊妃的情形,總之,毒要追查,但最要緊的是太后的身體。您放心,您方才說的話,朕也都記下了。”
太后仿佛還沒反應過來,只道:“去吧。”
當下正嘉復來到了含章宮,莊妃喝了湯藥,正在緩和養神,身邊是嬤嬤們抱了三皇子。
莊妃見正嘉來到,便要起身行禮,怎奈周身無力。嬤嬤們行了禮,先退了出去。
正嘉制止了她,便問:“你好些了?”
莊妃點頭:“臣妾失禮了,皇上,臣妾原本渾渾噩噩,醒來後聽太醫們說起,竟懷疑是那九仙薯蕷煎的問題,臣妾覺著詫異,因為臣妾、臣妾另有一件事想告知皇上。”
“哦?”
莊妃道:“那方子是道家良方,是經過效驗的,絕不會有差,不然的話,和玉仙長明目張胆地拿了出來,謀害之心豈不是人人皆知了?這是一件,另外還有一件,早在臣妾想要調製這九仙薯蕷煎的時候,因為要用器皿,便叫人從司庫取了一些瓷瓶過來,只是要用的時候,突然寧妃發現,這些瓷瓶是釉中彩,只怕那彩釉跟藥湯之間合在一起,天長日久的不好。於是臣妾才另換了白瓷瓶。”
莊妃說到這裡,微微氣喘,又停了停,才繼續說道:“後來太后嘗過覺著甚好,也要調製此物,本來臣妾想繼續孝敬的,太后只說自己宮內弄得才舒心,於是臣妾便並照了太后的吩咐,只因為想起了釉中彩的事,便叮囑了永福宮的嬤嬤,叫別用那種瓶子,免得藥湯跟彩釉混合有些不妥當。”
正嘉聽到這裡,回頭看向鄭谷:“永福宮的藥瓶是什麼樣的?”
鄭谷道:“奴婢看了一眼,的確是釉中彩。”
莊妃咳嗽了兩聲,詫異道:“臣妾明明仔細叮囑過了,怎麼居然還拿了這種藥瓶呢?皇上,臣妾看一定是藥瓶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