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秀顏……”
“一……”
“二……”
夏欣屏住呼吸,努力平息那顆上下竄動的心。
“三……”
程志偉依然毫無動作。
此時,一盞探射燈已徑直射到他倆面前。夏欣急呼:“你們不要開槍,他準備自首了!不要開槍!”
“秀顏——”程志偉展開雙臂摟住夏欣。一切——仿佛回到了若干年前。他的胸口很暖和,能將血與淚凝成的冰雪消釋融化;他的手臂很寬展,愛的方舟已停泊在他溫柔的港灣內。夏欣深深感受到了……
程志偉雖被套上手銬,卻如釋重負地走上囚車。負責這次突擊行動的張隊長親切地慰問夏欣:“你沒受傷吧?”
夏欣表情舒坦地回答他:“我沒事,一切風平浪靜,很順利。謝謝你們救了我”。
張隊長笑了笑:“不,你應該感謝自己才對。”說著,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張名片,上面清楚地印有“夏欣”的字樣,以及一個手寫的英文單詞——“HELP”。
夏欣又追問張隊長,將來程志偉的罪能否輕判。張隊長搖了搖頭:“這個還很難說准。總之一句話: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他也為程志偉深感惋惜。
程志偉的故事,夏欣原以為自己已經讀完,實際上從秀顏自殺開始到程志偉重遇袁藝之前,還有被架空了的一段。後來,張隊長為她填補上了。
當年同住一個宿舍的四個好朋友——袁藝、程志偉、郭慶強和雷鳴,自從秀顏死後,漸漸變得貌合神離。畢業時,袁藝離開了青島,其餘三人則留了下來,他們沒有找到對口的工作,卻不約而同受聘到了一家報社。程志偉比郭、雷兩人資質稍好,人也勤快,不久被破格由打字員轉為見習記者,再成為正式記者。雖然郭、雷二人後來也成為正式記者,不過已是兩年後的事了。
時間並沒有磨滅程志偉對郭、雷二人的仇恨。在一次大型的外出採訪中,他們三人被一同派往。途中採訪車要翻越一座高山,由於遇上天雨路滑,車輛不幸翻側失事。
這是一次特大的交通意外,各大報刊均有報導。採訪車已嚴重損壞,車上連同司機在內共七人,最後只有一人生還,幸運兒就是程志偉。他僅僅是左手和左腿受了點皮外傷,其他地方絲毫無損,然而出事之後十個小時,他才撥打求救電話。這一點引起了公安機關的懷疑。他所受的傷相對於車禍的嚴重程度,真是輕得不能再輕。他頭部沒有遭受撞擊,即使當場因為驚恐而昏闕,也不可能十個小時才醒過來。再者,他在向警察描述事故經過時,神情異常地鎮定,一點也不像受過驚嚇。因此,儘管翻車的原因並無可疑之處,可公安機關仍舊密切關注著他一舉一動。
車禍中罹難的六人,驗屍報告終於出來了:一人死於頸骨斷裂;一人死於心臟病發;兩人死於腦震盪;剩下兩人死於失血過多——這兩個剛好是郭慶強和雷鳴。法醫指出,他們當時坐在後排座位,汽車翻側後兩人頭部受到撞擊而暫時昏迷。郭的手肘、雷的背部均被碎裂的玻璃劃傷,傷口並不算大,卻因為沒有及時止血而導致死亡。很明顯,事故發生後有人想拖延救援的時間。
公安幹警經過反覆研究後,鎖定程志偉這個目標,準備請他回去進行測謊試驗。殊不知程志偉做賊心虛,早已偷偷離開青島,幾經流竄來到廣州。為了掩人耳目,他到某家具廠當了一名搬運工,卻向袁藝詐稱自己的老闆在香江家私城有個門市部,他被派到這裡來工作。不久後,他看見報紙上刊登的通輯令里有自己的名字,於是逃竄到城郊的從化市。
程志偉被捕後態度良好,對罪行供認不諱。正如公安幹警的推斷,事故發生後,程志偉沒有昏過去。他看見郭、雷二人的傷口在流血,又想起對他們的憎恨,於是故意遲遲不打電話求救,直至看見二人面色發白為止。可以說,郭、雷二人的死,程志偉有著不可逃脫的責任。
這一天,夏欣去探訪程志偉,講起當年車禍的事。她問:“當你知道袁藝要和我結婚時,有沒有想過把他殺了?”
程志偉冷淡地答了兩個字:“沒有”。
夏欣連忙追問:“是不是因為你和袁藝的感情,比起和郭慶強或雷鳴要深一些?”
“不是。”程志偉的答案並沒有為夏欣帶來欣慰,“以前,我認為死是對郭慶強和雷鳴他們最好的懲罰,可之後我想通了,不想袁藝的下場也像他們那樣。如果一個人長年遭受良心的譴責,在慘痛的回憶中惶惶不可終日,這種懲罰才是最殘酷的。”
他還告訴夏欣,有一次直擊報導了一段“裸體女子高樓墜下身亡”的新聞。他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偷偷給那具女屍拍了多張照片,包括拍下她的私處和那張血肉模糊的臉。他將木盒子歸還袁藝時,裡面就夾了幾張女屍的照片。袁藝看了以後,就會回憶起秀顏墜樓死身亡時的情景,誘使他舊病復發,間歇性產生幻覺,最終一發不可收拾。而事情發展的情況恰好就是這樣,一切盡在程志偉的意料之中。夏欣聽得不寒而慄,如坐針氈,沒過多久便匆忙告辭,並發誓再也不見這個可怕的人。
“一……”
“二……”
夏欣屏住呼吸,努力平息那顆上下竄動的心。
“三……”
程志偉依然毫無動作。
此時,一盞探射燈已徑直射到他倆面前。夏欣急呼:“你們不要開槍,他準備自首了!不要開槍!”
“秀顏——”程志偉展開雙臂摟住夏欣。一切——仿佛回到了若干年前。他的胸口很暖和,能將血與淚凝成的冰雪消釋融化;他的手臂很寬展,愛的方舟已停泊在他溫柔的港灣內。夏欣深深感受到了……
程志偉雖被套上手銬,卻如釋重負地走上囚車。負責這次突擊行動的張隊長親切地慰問夏欣:“你沒受傷吧?”
夏欣表情舒坦地回答他:“我沒事,一切風平浪靜,很順利。謝謝你們救了我”。
張隊長笑了笑:“不,你應該感謝自己才對。”說著,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張名片,上面清楚地印有“夏欣”的字樣,以及一個手寫的英文單詞——“HELP”。
夏欣又追問張隊長,將來程志偉的罪能否輕判。張隊長搖了搖頭:“這個還很難說准。總之一句話: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他也為程志偉深感惋惜。
程志偉的故事,夏欣原以為自己已經讀完,實際上從秀顏自殺開始到程志偉重遇袁藝之前,還有被架空了的一段。後來,張隊長為她填補上了。
當年同住一個宿舍的四個好朋友——袁藝、程志偉、郭慶強和雷鳴,自從秀顏死後,漸漸變得貌合神離。畢業時,袁藝離開了青島,其餘三人則留了下來,他們沒有找到對口的工作,卻不約而同受聘到了一家報社。程志偉比郭、雷兩人資質稍好,人也勤快,不久被破格由打字員轉為見習記者,再成為正式記者。雖然郭、雷二人後來也成為正式記者,不過已是兩年後的事了。
時間並沒有磨滅程志偉對郭、雷二人的仇恨。在一次大型的外出採訪中,他們三人被一同派往。途中採訪車要翻越一座高山,由於遇上天雨路滑,車輛不幸翻側失事。
這是一次特大的交通意外,各大報刊均有報導。採訪車已嚴重損壞,車上連同司機在內共七人,最後只有一人生還,幸運兒就是程志偉。他僅僅是左手和左腿受了點皮外傷,其他地方絲毫無損,然而出事之後十個小時,他才撥打求救電話。這一點引起了公安機關的懷疑。他所受的傷相對於車禍的嚴重程度,真是輕得不能再輕。他頭部沒有遭受撞擊,即使當場因為驚恐而昏闕,也不可能十個小時才醒過來。再者,他在向警察描述事故經過時,神情異常地鎮定,一點也不像受過驚嚇。因此,儘管翻車的原因並無可疑之處,可公安機關仍舊密切關注著他一舉一動。
車禍中罹難的六人,驗屍報告終於出來了:一人死於頸骨斷裂;一人死於心臟病發;兩人死於腦震盪;剩下兩人死於失血過多——這兩個剛好是郭慶強和雷鳴。法醫指出,他們當時坐在後排座位,汽車翻側後兩人頭部受到撞擊而暫時昏迷。郭的手肘、雷的背部均被碎裂的玻璃劃傷,傷口並不算大,卻因為沒有及時止血而導致死亡。很明顯,事故發生後有人想拖延救援的時間。
公安幹警經過反覆研究後,鎖定程志偉這個目標,準備請他回去進行測謊試驗。殊不知程志偉做賊心虛,早已偷偷離開青島,幾經流竄來到廣州。為了掩人耳目,他到某家具廠當了一名搬運工,卻向袁藝詐稱自己的老闆在香江家私城有個門市部,他被派到這裡來工作。不久後,他看見報紙上刊登的通輯令里有自己的名字,於是逃竄到城郊的從化市。
程志偉被捕後態度良好,對罪行供認不諱。正如公安幹警的推斷,事故發生後,程志偉沒有昏過去。他看見郭、雷二人的傷口在流血,又想起對他們的憎恨,於是故意遲遲不打電話求救,直至看見二人面色發白為止。可以說,郭、雷二人的死,程志偉有著不可逃脫的責任。
這一天,夏欣去探訪程志偉,講起當年車禍的事。她問:“當你知道袁藝要和我結婚時,有沒有想過把他殺了?”
程志偉冷淡地答了兩個字:“沒有”。
夏欣連忙追問:“是不是因為你和袁藝的感情,比起和郭慶強或雷鳴要深一些?”
“不是。”程志偉的答案並沒有為夏欣帶來欣慰,“以前,我認為死是對郭慶強和雷鳴他們最好的懲罰,可之後我想通了,不想袁藝的下場也像他們那樣。如果一個人長年遭受良心的譴責,在慘痛的回憶中惶惶不可終日,這種懲罰才是最殘酷的。”
他還告訴夏欣,有一次直擊報導了一段“裸體女子高樓墜下身亡”的新聞。他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偷偷給那具女屍拍了多張照片,包括拍下她的私處和那張血肉模糊的臉。他將木盒子歸還袁藝時,裡面就夾了幾張女屍的照片。袁藝看了以後,就會回憶起秀顏墜樓死身亡時的情景,誘使他舊病復發,間歇性產生幻覺,最終一發不可收拾。而事情發展的情況恰好就是這樣,一切盡在程志偉的意料之中。夏欣聽得不寒而慄,如坐針氈,沒過多久便匆忙告辭,並發誓再也不見這個可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