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閣下是……”
“在下林火烈,天竺寶莊的三少莊主就是在下。”
林火烈表明身份,錢如土對來如風相視苦笑,道:“咱們追來幹啥,既未打那‘天竺佛’的主意,又不用咱們幫忙插一腳。”
來如風也笑道:
“錢老,對咱們來說,實在不虛此行,你老摸摸良心看小子說的對不對?”
來如風手摸心窩,而心窩地方,正是那總督大人的五萬兩銀票。
林火烈將二位請進莊內。
這時候天竺寶莊內,正有幾個莊丁在整理花糙樹木,掃清一地落葉。
林火烈把二人邀在客堂上坐定,當即對二人道:“家父行動不便,也才剛剛進入內室休息,少頃必出來一見的。”
來如風道:
“林兄與歐陽壯那伙魔頭相處十多日,目的是為了什麼?可窺知他們的陰謀?”
林火烈笑道:
“一開始在下投入四方鏢局,為的就是那‘天竺佛’,由於江湖上以訛傳訛,神話一般的傳說著‘天竺佛’上隱藤著極大的秘密,既載有武功絕學,又有寶藏圖,哼哼……”林火烈一陣冷哼,又道:“其實那‘天竺佛’的身價,比之寶藏與武功二者,不知又高出多少倍,因為那‘天竺佛’本身就是無價之寶,它是唐朝聖僧西天取經親由天竺國攜回來的象牙聖佛,佛身上盡載著救世經文。”
錢如土不解的道:
“聞知這‘天竺佛’乃是汴梁大相國寺之寶,何以會落入棗陽唐門世家之手,卻又千里迢迢,重金禮聘四方鏢局,長途跋涉,間接送來長安,卻是為何?”
“唐門世家,就是老身娘家!”腳步聲響,加上濃重的喘息聲,只見兩個白髮老者,一人坐在竹椅上由兩個中年錦衣人扶持,另一個卻是白髮婆婆,手持龍頭拐杖,一身淡雅服裝,頭纏黃絲帶,緩步由二門出來。
錢如土與來如風當即站起身來,雙雙施禮。
錢如土一見竹椅上坐的老者,似是患著半身不遂的樣子,左邊手臂扭曲,嘴巴稍斜,但他那容貌,錢如土十分清楚,那不正是二十年前江湖上突然與“天竺佛”同時失蹤的“天外一尊”林天龍嗎?原來他沒有死!
就在這天竺寶莊的客堂上,“天外一尊”林天龍被身後兩個兒子扶正身子,這時候三個兒子在林天龍身後並肩站著,莊丁獻上香茗,林天龍對一旁的老婦極不清楚的說了一句,然後就閉目坐在竹椅上靜靜的似是神喪氣沮,又似看破紅塵的樣子。
於是,白髮老太婆緩緩的道:
“一大早,我小兒帶了一批當今江湖上的惡魔,來到這天竺寶莊,他並未請所有的人進入這天竺寶莊的客堂上,卻把我兩老引出來,當著大家的面,我的丈夫撕去戴了二十年的人皮面具,露出本來面目,當場就使‘飛天蜈蚣’歐陽壯與‘閻王舅’米長風、‘羅剎奶奶’米大娘認出我丈夫,就是二十年前江湖上突然失蹤的‘天外一尊’林天龍,幾個當場一驚,他們發覺當年武林第一高手,如今已是風燭殘年,但他們在聽了林天龍如今在這天竺寶莊每日還在吃齋禮佛,心中更加不解,看著幾人面露不解;我就不再多言,只告訴他們,如果要奪犬天竺佛’,何不就此上道,因為那‘天竺佛’早一天已由楊剛與大相國寺的兩個大和尚攜回汴梁城了。”老太婆淺飲一口茶,又道:“幾個人當然不信,一定要衝進天竺寶莊,老身當時就對歐陽壯那個魔頭說,天竺寶莊不會消失無形,如果大相國寺沒有‘天竺佛’,你們只管再來,天竺寶莊任你等搜查,於是他們稍作商議,當即調頭而去,這時怕已在數十里之外了。”
錢如土哈哈一笑,道:
“論年紀,我錢如土怕也比二位小上個十幾二十歲,說輩份,勉強可以高攀個小弟,恕錢某多言,當年江湖上傳說‘天竺佛’的事,甚囂塵上,那時候小弟四十冒頭,壯年氣盛,還真想動那‘天竺佛’的腦筋,但小弟行走江湖,絕不取一絲非份之財,所以心有意但有力不施,後未聞知‘天竺佛’突然失蹤,連當時煸赫於黑白道上的‘天外一尊’,也隨之消失於江湖,那時候原本是塵湮滾滾的江湖上,也因林兄的消失而漸漸塵埃落定,不過仍有人猜測,林兄可能得到‘天竺佛’而藏匿於深山大澤中練那‘天竺佛’上的絕世武學呢,卻不料……”這時候林火烈緩步走到錢如土二人面前,拉過一張椅子坐下來,微微一笑,接道:“當年我們本是住在棗縣,自從家父得到‘天竺佛’以後,立刻改頭換面,領著我們全家,遷居在這渭水河畔的荒僻地方,天竺寶莊,就是那時候建造的,二十年來,家父以偽面示人,而我們做子女的,也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此其間,就是為了‘天竺佛’身上所刻的字沒人認得出,所以家父仍以為那必是傳言中的武功絕學與寶藏說明文字,五年前,從西方來了兩個大喇嘛到了長安,家父夜訪二人,出示這‘天竺佛’請釋,兩個大喇嘛細看之下,願出重金收買,但為我父拒絕,而兩個大喇嘛卻指說佛身所刻的字乃是佛家無上心法經文,家父恐受騙,立刻連夜又返回寶莊,自此以後,家父常持此‘天竺佛’,長孜苦思,直到一年前,家母以為家父真的思入魔道,悄悄由我把這‘天竺佛’送到棗陽我舅舅家中,想不到三個月前,家父突然中風,口中仍叨念那‘天竺佛’,這才又奉家母之命,轉回棗陽,為了‘天竺佛’的安全,又商由四方鏢局護送,而我本人也裝成鏢師模樣參與護送,後來不知怎麼的,‘天竺佛’的事從這天竺寶莊中被一個下人傳人江湖,想不到消息走漏的那麼快,由長安到洛陽,又傳到汴梁大相國寺……”突聽老婆婆道:“物歸原主,老身反倒一身輕鬆!”
喟然一嘆,林火烈又道:
“家父思念‘天竺佛’成疾,但也看破一切,因為世上一切,終歸沒有誰能帶走一糙一木,人之爭奪不休,世上充滿了勾心鬥角,皆是庸人自找,到頭仍是一場空,因為人人皆是空手而來,自然又是空手而歸,也因此,當我把‘天竺佛’又帶回天竺寶莊的時候,家父悽然落淚,慘然一笑,連看一眼也沒有,每日佛堂念經懺悔而已。”
大家一起喝了杯中茶,林火烈又道:
“三天前,大相國寺的兩位大師父前來,總鏢頭楊剛在家父面前告罪不迭,家父只是無奈的一嘆,把那‘天竺佛’當面又交還大相國寺的至仁大師,當時二位大師不停的致謝,但他們卻不知面前的老者,就是當年縱橫江湖的‘天外一尊’林天龍,因為家父戴著人皮面具幾已與真皮溶為一體了。”
這真是一段江湖秘聞,來如風卻聽得如醉如痴,甚感過癮,這時候他似是發覺,聽比說要舒服多了,尤其是細聽這種訴盡衷腸的往事,更令聽者神而往之。
正在這時候,恭立在林天龍身旁的兩個身體壯實,面貌威武的中年人,其中一人沉聲道:“如今事已敞明,天竺寶莊不願再惹江湖是非,還請二位以後不要再來此地。”
錢如土正要開口,突聽另一個也道:
“家父行將就木之人,風燭殘年,希望過幾天安靜日子,這次為了‘天竺佛’的事,也是我這個小弟辦事不夠精明,還是把‘飛天蜈蚣’的爪牙引來窺伺。”
他說的當然是指那“撕破天”賀天鵬與“粉面金剛”於上雲二人暗中追來的事。
於是,事情就這麼明朗化了,錢如土對來如風一打招呼,咧嘴一笑,道:“小子,咱們上路吧,如果你想湊熱鬧,咱們這就打道汴梁城。”
來如風皺眉道:
“大相國寺也需要咱們去幫忙,要知這大相國寺可是在汴梁城中,他們真敢明目張胆的去搶?”
錢如土冷笑道:
“認真說來,‘天竺佛’並非是大相國寺之物,相傳‘天竺佛’是西天取經的聖僧唐三藏,由西天回來時帶回的寶物,如果物歸原主,也應該把那‘天竺佛’送回大雁塔附近的廟裡,因為大雁塔是聖僧佛身所在!”
突見“天外一尊”林天龍對錢如土含笑點頭……錢如土似是得到了鼓勵一般,當即站起身來深施一禮,轉身向莊門外走去。
林火烈隨在後面,道:
“二位何不吃過中飯再上路?”
來如風一笑,道:
“趕著辦正事要緊,林兄不必客氣了。”
※※※
秋陽依舊熱烘烘的照下來,照得路上行旅人困馬乏……錢如土與來如風策馬沿著渭水河的官道東行,漸漸的,長安城的城牆在地平線上消失,天竺寶莊的莊中大樹,也與蒼林一片而不分彼此了……騎馬奔馳在官道上,錢如土對來如風道:“小子,你可知那‘天外一尊’林天龍,當年是何等的英雄,真的是怒聲一吼,風雲色變,那時候誰人不知他居心正直,無所愧作,任俠好義,調解江湖紛爭不遺餘力,但誰會想得到,竟然會為了一尊‘天竺佛’,而喪心喪志,昧著良心據為己有二十年!”
“在下林火烈,天竺寶莊的三少莊主就是在下。”
林火烈表明身份,錢如土對來如風相視苦笑,道:“咱們追來幹啥,既未打那‘天竺佛’的主意,又不用咱們幫忙插一腳。”
來如風也笑道:
“錢老,對咱們來說,實在不虛此行,你老摸摸良心看小子說的對不對?”
來如風手摸心窩,而心窩地方,正是那總督大人的五萬兩銀票。
林火烈將二位請進莊內。
這時候天竺寶莊內,正有幾個莊丁在整理花糙樹木,掃清一地落葉。
林火烈把二人邀在客堂上坐定,當即對二人道:“家父行動不便,也才剛剛進入內室休息,少頃必出來一見的。”
來如風道:
“林兄與歐陽壯那伙魔頭相處十多日,目的是為了什麼?可窺知他們的陰謀?”
林火烈笑道:
“一開始在下投入四方鏢局,為的就是那‘天竺佛’,由於江湖上以訛傳訛,神話一般的傳說著‘天竺佛’上隱藤著極大的秘密,既載有武功絕學,又有寶藏圖,哼哼……”林火烈一陣冷哼,又道:“其實那‘天竺佛’的身價,比之寶藏與武功二者,不知又高出多少倍,因為那‘天竺佛’本身就是無價之寶,它是唐朝聖僧西天取經親由天竺國攜回來的象牙聖佛,佛身上盡載著救世經文。”
錢如土不解的道:
“聞知這‘天竺佛’乃是汴梁大相國寺之寶,何以會落入棗陽唐門世家之手,卻又千里迢迢,重金禮聘四方鏢局,長途跋涉,間接送來長安,卻是為何?”
“唐門世家,就是老身娘家!”腳步聲響,加上濃重的喘息聲,只見兩個白髮老者,一人坐在竹椅上由兩個中年錦衣人扶持,另一個卻是白髮婆婆,手持龍頭拐杖,一身淡雅服裝,頭纏黃絲帶,緩步由二門出來。
錢如土與來如風當即站起身來,雙雙施禮。
錢如土一見竹椅上坐的老者,似是患著半身不遂的樣子,左邊手臂扭曲,嘴巴稍斜,但他那容貌,錢如土十分清楚,那不正是二十年前江湖上突然與“天竺佛”同時失蹤的“天外一尊”林天龍嗎?原來他沒有死!
就在這天竺寶莊的客堂上,“天外一尊”林天龍被身後兩個兒子扶正身子,這時候三個兒子在林天龍身後並肩站著,莊丁獻上香茗,林天龍對一旁的老婦極不清楚的說了一句,然後就閉目坐在竹椅上靜靜的似是神喪氣沮,又似看破紅塵的樣子。
於是,白髮老太婆緩緩的道:
“一大早,我小兒帶了一批當今江湖上的惡魔,來到這天竺寶莊,他並未請所有的人進入這天竺寶莊的客堂上,卻把我兩老引出來,當著大家的面,我的丈夫撕去戴了二十年的人皮面具,露出本來面目,當場就使‘飛天蜈蚣’歐陽壯與‘閻王舅’米長風、‘羅剎奶奶’米大娘認出我丈夫,就是二十年前江湖上突然失蹤的‘天外一尊’林天龍,幾個當場一驚,他們發覺當年武林第一高手,如今已是風燭殘年,但他們在聽了林天龍如今在這天竺寶莊每日還在吃齋禮佛,心中更加不解,看著幾人面露不解;我就不再多言,只告訴他們,如果要奪犬天竺佛’,何不就此上道,因為那‘天竺佛’早一天已由楊剛與大相國寺的兩個大和尚攜回汴梁城了。”老太婆淺飲一口茶,又道:“幾個人當然不信,一定要衝進天竺寶莊,老身當時就對歐陽壯那個魔頭說,天竺寶莊不會消失無形,如果大相國寺沒有‘天竺佛’,你們只管再來,天竺寶莊任你等搜查,於是他們稍作商議,當即調頭而去,這時怕已在數十里之外了。”
錢如土哈哈一笑,道:
“論年紀,我錢如土怕也比二位小上個十幾二十歲,說輩份,勉強可以高攀個小弟,恕錢某多言,當年江湖上傳說‘天竺佛’的事,甚囂塵上,那時候小弟四十冒頭,壯年氣盛,還真想動那‘天竺佛’的腦筋,但小弟行走江湖,絕不取一絲非份之財,所以心有意但有力不施,後未聞知‘天竺佛’突然失蹤,連當時煸赫於黑白道上的‘天外一尊’,也隨之消失於江湖,那時候原本是塵湮滾滾的江湖上,也因林兄的消失而漸漸塵埃落定,不過仍有人猜測,林兄可能得到‘天竺佛’而藏匿於深山大澤中練那‘天竺佛’上的絕世武學呢,卻不料……”這時候林火烈緩步走到錢如土二人面前,拉過一張椅子坐下來,微微一笑,接道:“當年我們本是住在棗縣,自從家父得到‘天竺佛’以後,立刻改頭換面,領著我們全家,遷居在這渭水河畔的荒僻地方,天竺寶莊,就是那時候建造的,二十年來,家父以偽面示人,而我們做子女的,也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此其間,就是為了‘天竺佛’身上所刻的字沒人認得出,所以家父仍以為那必是傳言中的武功絕學與寶藏說明文字,五年前,從西方來了兩個大喇嘛到了長安,家父夜訪二人,出示這‘天竺佛’請釋,兩個大喇嘛細看之下,願出重金收買,但為我父拒絕,而兩個大喇嘛卻指說佛身所刻的字乃是佛家無上心法經文,家父恐受騙,立刻連夜又返回寶莊,自此以後,家父常持此‘天竺佛’,長孜苦思,直到一年前,家母以為家父真的思入魔道,悄悄由我把這‘天竺佛’送到棗陽我舅舅家中,想不到三個月前,家父突然中風,口中仍叨念那‘天竺佛’,這才又奉家母之命,轉回棗陽,為了‘天竺佛’的安全,又商由四方鏢局護送,而我本人也裝成鏢師模樣參與護送,後來不知怎麼的,‘天竺佛’的事從這天竺寶莊中被一個下人傳人江湖,想不到消息走漏的那麼快,由長安到洛陽,又傳到汴梁大相國寺……”突聽老婆婆道:“物歸原主,老身反倒一身輕鬆!”
喟然一嘆,林火烈又道:
“家父思念‘天竺佛’成疾,但也看破一切,因為世上一切,終歸沒有誰能帶走一糙一木,人之爭奪不休,世上充滿了勾心鬥角,皆是庸人自找,到頭仍是一場空,因為人人皆是空手而來,自然又是空手而歸,也因此,當我把‘天竺佛’又帶回天竺寶莊的時候,家父悽然落淚,慘然一笑,連看一眼也沒有,每日佛堂念經懺悔而已。”
大家一起喝了杯中茶,林火烈又道:
“三天前,大相國寺的兩位大師父前來,總鏢頭楊剛在家父面前告罪不迭,家父只是無奈的一嘆,把那‘天竺佛’當面又交還大相國寺的至仁大師,當時二位大師不停的致謝,但他們卻不知面前的老者,就是當年縱橫江湖的‘天外一尊’林天龍,因為家父戴著人皮面具幾已與真皮溶為一體了。”
這真是一段江湖秘聞,來如風卻聽得如醉如痴,甚感過癮,這時候他似是發覺,聽比說要舒服多了,尤其是細聽這種訴盡衷腸的往事,更令聽者神而往之。
正在這時候,恭立在林天龍身旁的兩個身體壯實,面貌威武的中年人,其中一人沉聲道:“如今事已敞明,天竺寶莊不願再惹江湖是非,還請二位以後不要再來此地。”
錢如土正要開口,突聽另一個也道:
“家父行將就木之人,風燭殘年,希望過幾天安靜日子,這次為了‘天竺佛’的事,也是我這個小弟辦事不夠精明,還是把‘飛天蜈蚣’的爪牙引來窺伺。”
他說的當然是指那“撕破天”賀天鵬與“粉面金剛”於上雲二人暗中追來的事。
於是,事情就這麼明朗化了,錢如土對來如風一打招呼,咧嘴一笑,道:“小子,咱們上路吧,如果你想湊熱鬧,咱們這就打道汴梁城。”
來如風皺眉道:
“大相國寺也需要咱們去幫忙,要知這大相國寺可是在汴梁城中,他們真敢明目張胆的去搶?”
錢如土冷笑道:
“認真說來,‘天竺佛’並非是大相國寺之物,相傳‘天竺佛’是西天取經的聖僧唐三藏,由西天回來時帶回的寶物,如果物歸原主,也應該把那‘天竺佛’送回大雁塔附近的廟裡,因為大雁塔是聖僧佛身所在!”
突見“天外一尊”林天龍對錢如土含笑點頭……錢如土似是得到了鼓勵一般,當即站起身來深施一禮,轉身向莊門外走去。
林火烈隨在後面,道:
“二位何不吃過中飯再上路?”
來如風一笑,道:
“趕著辦正事要緊,林兄不必客氣了。”
※※※
秋陽依舊熱烘烘的照下來,照得路上行旅人困馬乏……錢如土與來如風策馬沿著渭水河的官道東行,漸漸的,長安城的城牆在地平線上消失,天竺寶莊的莊中大樹,也與蒼林一片而不分彼此了……騎馬奔馳在官道上,錢如土對來如風道:“小子,你可知那‘天外一尊’林天龍,當年是何等的英雄,真的是怒聲一吼,風雲色變,那時候誰人不知他居心正直,無所愧作,任俠好義,調解江湖紛爭不遺餘力,但誰會想得到,竟然會為了一尊‘天竺佛’,而喪心喪志,昧著良心據為己有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