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子陌握著那半塊早沒了故人溫度的純白玉佩,眼神空洞洞的,再沒了焦距。被忘情果禁敷住的感情一瞬間如同潮水般湧來,往事就像走馬燈一樣,不停地在他眼前上演。

  他以為他會哭的很沒形象,可到最後他竟連一滴眼淚也沒有,只是平平淡淡的問道:「為什麼會這樣,他說過讓我等他的!」

  事情還得從那天說起,楚昭華和楚臨風走後的沒多久,楚玉和曲思天也離開了書院。這次和以往不同,楚玉打算在入冬的時季發動政變,所以他這次回來是特地要帶走曲思天。

  之前在經過一座不知名的山的時候,楚玉偶然間發現了溫老將軍曾經的部下。由於溫將軍一生戎馬為國進忠,結果卻死於非命,一部分人便不肯繼續為朝廷賣命。他們尋了一座山,從此過上了與朝廷為敵,占山為王的日子。

  楚玉曾試圖將他們招到自己的麾下,但最後都被拒絕了,所以這次只有讓曲思天出面,畢竟溫老將軍的部下都是精兵強將。

  曲思天的出現似乎勝過了千言萬語,他只是說出了自己的名氏,昔日溫老將軍的將領們便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感情,只要是讓溫鳴做他們的將軍,他們做什麼都可以。

  楚玉以為自己已經是萬事俱備,眼下就欠東風的時候,太后不知從哪裡聽到了消息,先開始了動作,所以楚玉的政變也提前了。

  寧王本沒有造反的意圖,他覺得天下是何人的並無關係。只要百姓太平,不受戰亂流離之苦就好,偏偏楚臨風和楚玉走的很近。

  太后以為寧王也參加了此次政變,連夜偷襲了寧王府。結果只有寧王和楚臨風還有楚長歌逃了出來,而楚昭華卻因為替他二哥擋了一劍不幸遇難。

  說到此處,楚臨風大概是講不下去了,用胳膊擋住了眼睛:「那個傻瓜,為什麼要替我擋那一劍!我是習武之人啊,身體比他健壯的狠,他為什麼要替我去擋。從小到大我都是欺負他,我死了不是更好,就再也沒人欺負他。」

  蘇子陌只是默默地聽著,而楚臨風已是泣不成聲,許久才拭掉眼角的淚水說:「他臨死前一直看著這半塊玉佩傻笑,最後只說了一句,對不起忘了我吧,便再也沒有起來。」

  從很久以前,蘇子陌就知道他的君華兄是有情有義的人。面對那時的形勢,他不可能不去救他的的二哥,只是他對他就太殘忍了。可結局已經這樣了,他還能怎麼辦?

  逝者已矣,生者當長相思罷了。

  蘇子陌實在是聽不下後來的事情,他很抱歉地對楚臨風說:「我想自己靜靜。」說完,一個人離開了。

  蘇子軒看到這樣的蘇子陌心裡很疼,卻沒有辦法。一個人總是要經歷生離死別,只是或早或晚而已。只有自己忍住了,想開了,才會重新振作起來。

  「你不去陪著他嗎?他似乎太安靜了!」楚臨風關切的問道。

  蘇子軒笑了笑,說道:「放心吧,他沒有那麼脆弱!而你為什麼要把王府建在這裡?」

  「我為了誰,你心裡不清楚嗎?」楚臨風道。

  「你為了誰,我為什麼要清楚,我又不是你什麼人。」蘇子軒的嘴上雖然是這樣說,但心裡卻有一絲喜悅,只是他還不確定這種喜悅是否能變成日後的喜歡。

  為了岔開楚臨風后續的花言巧語,蘇子軒選了其他的話題,曲思天和錦陽王又如何?

  那日楚玉已經帶兵打到城下,但曲思天急於為父親報仇,沒有聽從楚玉的指揮,不慎落入了敵人的陷阱。

  太后將曲思天帶到城牆之上,逼迫楚玉一命換一命。所謂擒賊先擒王,只要楚玉一死,叛軍的氣勢沒了,其他人也就不成氣候。

  曲思天卻笑著對太后說:「你真是太天真,我不過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他怎麼會在乎我的生死。」

  原以為打擂那天撿來的書信會是他對自己的全部真心,結果還不是讓他成為他招募將領的籌碼。其實他不必演這樣的戲,只要他直說,他就會答應,何況他還有家仇要報。

  曲思天望著城牆之下的楚玉,嘴角上揚出一個讓他今生都無法忘卻的笑容。

  他終究是誤會了楚玉,甚至是沒來得及聽到楚玉說願用一命換一命就用身子撞開了旁人,從城牆之上一躍而下。

  至此紅顏歸忘川,他們彼此兩清了。

  「你為我報了家仇,我也為你奪了天下,此生再不復相見。」

  蘇子軒一連聽了兩件愛別離的痛心之事,忽然覺得感情這種東西確實不是什麼好東西,他還是不碰的好,所以對著楚臨風還是狠心地下了逐客令。

  「我這個人從來不喜歡半途而廢,所以不管你怎麼對我,我也不會放棄。明日我還會再來,直到你肯接受我。」楚臨風堅定道。

  蘇子軒背轉過身,抬頭仰望著遙遠的蔚藍天幕,微微一笑。

  曲思天生前最大的願望是能和楚玉一起看遍世外的山高水長,朝起有人陪,暮寢有人伴,吃飯的時候能幸福地端詳著他的容顏。

  所以僅是做了一天帝王的楚玉便將皇位讓給了楚長歌,帶著曲思天的骨灰去遊歷山河,一如他曾經所願,也如他如今所願。

  正文完!

  第三十一章 番外《重逢》

  楚玉以前說過他不是大羅神仙救不了那麼多人,可他卻不知道他原本是逸瀟山的煜瀟君。自打歷劫歸來,他便時常想著那個人。若是讓他繼續獨守著這千千萬萬年的孤寂,還真是無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