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回到客艙,包括袁夢在內,所有乘客已經恢復了原狀,客艙的損壞微乎極微,牛頭馬面再如何力可排山、手撕虎豹也只是陰差,除了他們手中武器刺破的孔洞,其他一概無事。
當袁夢見到魏蒙時,並沒有姜三先前預料到的驚訝:“你們兩個怎麼去廁所這麼長時間?”
輪到姜三驚詫了,魏蒙可是剛到沒多久,聽袁夢這口氣,感情魏蒙是和他們一起登上的飛機:“剛才發生了什麼,你不知道?”
袁夢一副無辜的表情:“發生了什麼?”
姜三指著魏蒙:“魏蒙什麼時候跟我們一起來的?”
似乎是覺得姜三問得太幼稚,袁夢憨笑道:“不是你讓他陪我們一起去揚州麼?”
姜三和魏蒙相視一時無言,姜三在想,肯定是這‘照相機’有古怪,他記得牛頭馬面用‘照相機’照過在座所有人。
魏蒙腦子轉得很快,小聲對姜三說道:“我前兩天和琳琳看過科幻電影《黑衣人》,你說這‘照相機’是不是和上面的功能一樣?”為了證明他的話,魏蒙指著手中普通直板手機大小,黑色傻瓜式‘照相機’閃屏背面的幾個小字說道:“你看,上面寫著‘定憶照相機’。”
姜三接過來仔細一看,果不其然,除下那幾個小字,姜三還發現‘定憶照相機’快門附近有個可以調控時間長短,能夠旋轉的控制按鈕,上面顯示的時間是30分鐘,這個時間和他與牛頭馬面相鬥的時間相符,抱著試試的心態,姜三動手調成一分鐘,一按之下,所有人再次定格。
姜三驚嘆地府科技的同時,把定憶照相機重新私藏在口袋中,樂滋滋的揪著傻愣愣,一動不動的魏蒙的鼻子壞笑:“傻小子,姜,還是老的辣!”
130 地藏王,十殿閻羅
最早記載地府‘閻王’的是佛經《梨俱吠陀》,不過《梨俱吠陀》中的‘閻王’並非後世皆稱的閻羅王(簡稱也可作為閻王),而是十殿閻羅中的平等王,也可以說平等王是最初的‘閻王’。
隋末地藏王菩薩從新羅國一路行至中土,見荒屍遍野,惡鬼頻出亂世食人,攪得民不聊生,遂在九華山立道場日夜誦經超度亡魂入地府,怎奈地府中惡鬼太多不願輪迴,平等王以十八大鬼臣,百萬鬼卒,也難以管制,地藏王菩薩見狀單指指地向佛祖請願,說:“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佛祖聽到地藏王菩薩話,現法像於九華山上,連嘆三聲,說:“人心險惡,地府難空。”
地藏王菩薩對佛祖一笑,佛祖心知其心意已決,賜予神獸諦聽,雙手合十,躬身道:“南無(na,mo意指無量功德)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對佛祖深深一拜,拋下肉身,以陰神坐諦聽背上降臨地府,誦經感化惡鬼,在陰間歷時七七四十九天,終於成就包括平等王在內的十殿閻羅,八千萬鬼卒,兩千萬零八千冥兵,自此地府初定。
佛祖單手托起地藏王菩薩肉身,一陣金光閃過,地藏王菩薩肉身重新回新羅國轉世投胎去了。回靈山後,佛祖把地藏王菩薩捨己為人的光輝事跡講給眾佛眾菩薩,說,他想要尋找一個有大智慧、大毅力之人,從中土至西天,行十萬八千里,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大乘佛法幫地藏王菩薩成就無上功德。
觀世音菩薩接下佛祖法旨,一去中土就是幾十年,終於在貞觀年間找到金蟬子轉世唐三藏,賜予袈裟、禪杖。唐三藏曆盡苦難成佛取經歸來,口頌大乘佛法,從此以後,中土僧人無不會頌往生咒,每頌一遍,就可以幫地藏王菩薩盡一份力,超度一個亡魂步入地府,每頌千遍,就可送一隻惡鬼入地府,每頌一天一夜就可送惡鬼步入輪迴,每頌三天三夜,就可讓入輪迴之幽魂下輩子衣食無憂,大富大貴。
以上是佛經中的記載,唐代以前,道教典籍中有關地府的記載非常雜亂,先秦的典籍中稱地府為黃泉(和現代相似,但又有極大不同),漢代有泰山冥府東嶽大帝和蜀國豐都鬼王,後來還有四大閻王和八大閻王亂稱,不過唐朝以後的典籍中卻只有十殿閻羅,這與佛經中不謀而合,雖然道教典籍中並未詳細說明,但是從另一方面印證或者說是默認了此段事實。
如果按照現代人的眼光和思維來看,從中的隻字片語中即可得知地府權利的傾軋毫不亞於現世,閻羅王能從十殿閻羅中脫穎而出,後來者居上成為魁首,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至於平等王失勢沒有被其他王者剷除,十大王者各自相安無事,共同管理地府事宜,恐怕是另有原因,而這原因,恐怕只有十殿閻君知道。
‘獨角牛頭’和‘單耳馬面’灰頭土臉的回到地府,把和姜三相鬥的情形,魏蒙的身份告知閻羅王,閻羅王拿出信箋一看,畢竟牽涉到秦廣王,不能獨斷,只好把其餘九殿閻君一起邀來共議。
秦廣王素來暴虐,得知是自己的兩個冥兵被無辜吃掉,一張紅臉幾欲溢血,扯著喉嚨喊道:“天士已經五百多年沒出現了,誰知道是真的是假的?就算是真的又能怎地!沒有雷鬼殷月他能攪出什麼風來!”
作為魁首,十殿閻羅中的老大,閻羅王很無奈,上有天庭,下有地藏王菩薩,中有秦廣王這個愣頭青,手裡頭還有幾個笨蛋,他這老大做的未免窩火了些,他拿著手中的信箋交與秦廣王,道:“你說我怎麼辦,咱就怎麼辦,到時候北斗七星君怪罪下來,你一個人承擔,和我沒有任何關係。”
當袁夢見到魏蒙時,並沒有姜三先前預料到的驚訝:“你們兩個怎麼去廁所這麼長時間?”
輪到姜三驚詫了,魏蒙可是剛到沒多久,聽袁夢這口氣,感情魏蒙是和他們一起登上的飛機:“剛才發生了什麼,你不知道?”
袁夢一副無辜的表情:“發生了什麼?”
姜三指著魏蒙:“魏蒙什麼時候跟我們一起來的?”
似乎是覺得姜三問得太幼稚,袁夢憨笑道:“不是你讓他陪我們一起去揚州麼?”
姜三和魏蒙相視一時無言,姜三在想,肯定是這‘照相機’有古怪,他記得牛頭馬面用‘照相機’照過在座所有人。
魏蒙腦子轉得很快,小聲對姜三說道:“我前兩天和琳琳看過科幻電影《黑衣人》,你說這‘照相機’是不是和上面的功能一樣?”為了證明他的話,魏蒙指著手中普通直板手機大小,黑色傻瓜式‘照相機’閃屏背面的幾個小字說道:“你看,上面寫著‘定憶照相機’。”
姜三接過來仔細一看,果不其然,除下那幾個小字,姜三還發現‘定憶照相機’快門附近有個可以調控時間長短,能夠旋轉的控制按鈕,上面顯示的時間是30分鐘,這個時間和他與牛頭馬面相鬥的時間相符,抱著試試的心態,姜三動手調成一分鐘,一按之下,所有人再次定格。
姜三驚嘆地府科技的同時,把定憶照相機重新私藏在口袋中,樂滋滋的揪著傻愣愣,一動不動的魏蒙的鼻子壞笑:“傻小子,姜,還是老的辣!”
130 地藏王,十殿閻羅
最早記載地府‘閻王’的是佛經《梨俱吠陀》,不過《梨俱吠陀》中的‘閻王’並非後世皆稱的閻羅王(簡稱也可作為閻王),而是十殿閻羅中的平等王,也可以說平等王是最初的‘閻王’。
隋末地藏王菩薩從新羅國一路行至中土,見荒屍遍野,惡鬼頻出亂世食人,攪得民不聊生,遂在九華山立道場日夜誦經超度亡魂入地府,怎奈地府中惡鬼太多不願輪迴,平等王以十八大鬼臣,百萬鬼卒,也難以管制,地藏王菩薩見狀單指指地向佛祖請願,說:“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佛祖聽到地藏王菩薩話,現法像於九華山上,連嘆三聲,說:“人心險惡,地府難空。”
地藏王菩薩對佛祖一笑,佛祖心知其心意已決,賜予神獸諦聽,雙手合十,躬身道:“南無(na,mo意指無量功德)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對佛祖深深一拜,拋下肉身,以陰神坐諦聽背上降臨地府,誦經感化惡鬼,在陰間歷時七七四十九天,終於成就包括平等王在內的十殿閻羅,八千萬鬼卒,兩千萬零八千冥兵,自此地府初定。
佛祖單手托起地藏王菩薩肉身,一陣金光閃過,地藏王菩薩肉身重新回新羅國轉世投胎去了。回靈山後,佛祖把地藏王菩薩捨己為人的光輝事跡講給眾佛眾菩薩,說,他想要尋找一個有大智慧、大毅力之人,從中土至西天,行十萬八千里,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大乘佛法幫地藏王菩薩成就無上功德。
觀世音菩薩接下佛祖法旨,一去中土就是幾十年,終於在貞觀年間找到金蟬子轉世唐三藏,賜予袈裟、禪杖。唐三藏曆盡苦難成佛取經歸來,口頌大乘佛法,從此以後,中土僧人無不會頌往生咒,每頌一遍,就可以幫地藏王菩薩盡一份力,超度一個亡魂步入地府,每頌千遍,就可送一隻惡鬼入地府,每頌一天一夜就可送惡鬼步入輪迴,每頌三天三夜,就可讓入輪迴之幽魂下輩子衣食無憂,大富大貴。
以上是佛經中的記載,唐代以前,道教典籍中有關地府的記載非常雜亂,先秦的典籍中稱地府為黃泉(和現代相似,但又有極大不同),漢代有泰山冥府東嶽大帝和蜀國豐都鬼王,後來還有四大閻王和八大閻王亂稱,不過唐朝以後的典籍中卻只有十殿閻羅,這與佛經中不謀而合,雖然道教典籍中並未詳細說明,但是從另一方面印證或者說是默認了此段事實。
如果按照現代人的眼光和思維來看,從中的隻字片語中即可得知地府權利的傾軋毫不亞於現世,閻羅王能從十殿閻羅中脫穎而出,後來者居上成為魁首,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至於平等王失勢沒有被其他王者剷除,十大王者各自相安無事,共同管理地府事宜,恐怕是另有原因,而這原因,恐怕只有十殿閻君知道。
‘獨角牛頭’和‘單耳馬面’灰頭土臉的回到地府,把和姜三相鬥的情形,魏蒙的身份告知閻羅王,閻羅王拿出信箋一看,畢竟牽涉到秦廣王,不能獨斷,只好把其餘九殿閻君一起邀來共議。
秦廣王素來暴虐,得知是自己的兩個冥兵被無辜吃掉,一張紅臉幾欲溢血,扯著喉嚨喊道:“天士已經五百多年沒出現了,誰知道是真的是假的?就算是真的又能怎地!沒有雷鬼殷月他能攪出什麼風來!”
作為魁首,十殿閻羅中的老大,閻羅王很無奈,上有天庭,下有地藏王菩薩,中有秦廣王這個愣頭青,手裡頭還有幾個笨蛋,他這老大做的未免窩火了些,他拿著手中的信箋交與秦廣王,道:“你說我怎麼辦,咱就怎麼辦,到時候北斗七星君怪罪下來,你一個人承擔,和我沒有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