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程立雪覺著自己白為恩師抱不平了,義父才是那個需要他同情的人。

  不過,程立雪到底還是十分痛快,他的義父還是遭殃了。

  顏歲願回宮之時,程藏之已然安排好諸事。一見顏歲願,便道:「我回山南祭奠族人,正好讓程立雪監國,以此磨鍊他。如何?」

  「既要磨鍊他,我便也不留京,」顏歲願看著程藏之似笑不笑,「我回青山祭拜父母。」

  「……」程藏之有些心虛,「你知道了?」

  「宮外那群刺客能知道東宮車行何時歸來,」顏歲願眸光凝在程藏之身上,「若不是有人故意透露,那他們真是能未卜先知的大羅神仙。你倒是提前利用旁人給自己尋好了應付我的後路。」

  程藏之啞然失笑,「原來是這兒露餡了。」他上前,將兩人之間的距離抹掉,咬著對方耳垂輕聲:「我說過不委屈你,你也不許委屈自己。你知道的,荊南與淮南是哄不住的,只能——殺之而後快。」

  顏歲願微側首瞥見他鬢髮,如濃墨未乾,「那你也不必親自去。」

  「他們欺負我的人,我都不捨得欺負的人。」程藏之已然不打算好好說話,解帶的動作十分速疾,「不親自去,手癢。」

  顏歲願重重嘆氣,將他的手握住,說:「我代你去,」咬字清楚,語氣決絕,「以你的名頭去,你若不同意,」用程藏之解開的他的腰帶環套在程藏之脖頸,將人邊往內殿深處帶,邊道:「那我便要做一做龍陽君、韓子高、董賢,別說這個殿門,你連這個帳幔都出不去。」

  「……」程藏之也不用他拽,自覺跟著走,十分樂意道:「還有這樣的好事。」

  至於事情究竟如何解決,史書上只一句——上,親征荊南、淮南。

  ---

  夏朝百年之後,第五代君王欲廢思王之爵位。

  有歷三朝的趙姓皓首老臣上諫君王不可,君王不解問由。

  老臣反問君王,「開朝聖-祖何以謂之聖?」

  今上答道:「聖祖重聚山河,平淮南荊南,懾服十道,威名異邦。一統江山,知人善任,不計前嫌。」

  老臣又問:「漢高祖、漢武帝、唐太宗這些人又如何?」

  今上答:「千古之帝。」

  老臣頷首,卻道:「漢高祖微時於呂公筵席上白飲白食,呂公卻將呂后許配。然呂后為霸王所俘虜,漢高祖逃亡之時又將二人所誕子嗣狠心拋下,大業成,寵信戚夫人再度薄待髮妻與二人之子。漢武帝許阿嬌金屋,卻又有衛夫人,衛夫人之後又有李夫人。長孫皇后千古賢后,太宗仍是令其操勞早逝——」

  今上不悅,直言:「帝王是天下之主,非一人之主。此乃常情。」

  老臣卻道:「這便是聖祖聖字由來,哪怕對方是先代思王,亦然冒天下之大不韙不負心中之人。聖祖大愛責無旁貸,小愛亦然不負。」

  今上聽罷,不言良久。內侍來傳,今思王承先代思王之囑咐——自請削爵。

  今上震驚之餘,令人請今思王入內,今思王卻請內侍奉國史與一卷顏氏家書入內。

  內侍捧國史於今上閱覽,先代思王生平數年只寥寥幾字囊括——思王,性貞忠純。泛黃家書上一句——上有疑,則去之。

  今上枯坐許久,遂打消削爵念頭,改封今思王為燕王,加封邑二千戶,賜物三萬緞。程之思王湮滅史河,終成不可追憶之思。

  江山代代各有興衰,人世唯有白雲千載悠悠。

  作者有話要說:

  應該無番外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