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包括艾里教授在內的所有研究人員都沒有對亞當的這一興趣走向進行干涉,他們甚至還提供了一些範圍內的幫助。比如他們為亞當購買了大量生物學的書籍,實驗器具,提供實驗對象,甚至還邀請了一些生物學家對亞當進行一些指導,當然同樣是在範圍內的指導。

  看著亞當的實驗技巧逐漸成熟,思維開始縝密,研究所里的學者並不覺得喜悅,當然也並不失望。在研究課題無關這些的情況下,誰會關心實驗用的白老鼠學會了跳還是跑?如果這種說法有些傷人,那麼也可以採用稍許溫和些的說法——誰會在意一個沒多大存在感的“物”成長到什麼程度?亞當也早已不會因為不受重視這點小事而變得失落,他那年幼的雙眼裡已經映出了廣闊的生物學世界,他在無盡的實驗中尋找自己的價值,不會再為無聊瑣事占用太多心神。

  十二歲的時候,亞當提出要一間獨立實驗室,理由是生物與社會科學,在很多時候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科學範疇,他想要屬於自己的空間去做喜歡的事。艾里教授在聽到亞當的理由的時候放聲大笑,然後沒有任何猶豫地在同意書上簽了字,撥了一間向陽的房間給亞當作為實驗室。亞當接過同意書,恭敬地向艾里教授鞠了一躬,這是他第一次向艾里教授表示敬意,也是最後一次。

  看著眼前恭敬地彎下腰的孩子,艾里教授第一次有了明確的認知,這孩子已經長大了。正如同艾里教授在十二年過去後的今天成為了社會學界的一種象徵而非研究者,眼前的孩子也早已不是襁褓中無知的嬰兒。不會從毯子中伸出肉嘟嘟的小手徒勞地在空中揮舞。他已經長大了。雖然不能說他已經找到了將要前進一生的道路,卻可以說他已經找到了喜歡的事情,並且願意在這些事情上花費大量的時間,願意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看看。自從當年亞當哀求不要殺那隻兔子無果之後,他沒有主動要求過任何事情。現在他能夠容忍為了嗜好向別人低頭,是否表示在某些方面他已經具備成人的品格?思考到後面,艾里教授習慣性地陷入了社會學課題中去。

  艾里教授從學術海洋中回神的時候,已經到了晚餐時間。到餐廳同研究人員一同用餐的他突然想起了亞當的就餐方式,他們刻意培養的方式,什麼時候才能看到結果?這麼多的無盡的偶然何時才能結成必然的果實?如果最終的結果只是變成生物界的新星就此誕生,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未免太過無趣了,也大大背離了最初的本意。艾里教授這樣想著,把一勺奶油濃湯送入了口中。

  孩子的世界沒有成人那樣複雜,特別是在與一切不必要的“干擾”隔絕之後,在學術氛圍的影響下,在某些方面無比成熟的亞當在另外一些方面卻格外單純。沒有告訴過他應該做什麼,或者怎樣做;周圍沒有同齡的孩子,談不上競爭和攀比;周圍的人永遠客氣有禮又疏理,得不到重視的孩子自然極少會嬌縱……在度過了多少有些孤獨鬱悶的童年之後,在習慣了這一切的現在,亞當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樂趣。

  雖然想不起來第一次對生物有興趣是在什麼時候,是看到螞蟻的行動入了迷,還是捏碎了一隻蝴蝶的翅膀,無法忘卻那殘留的觸感,這都無關緊要。在很多很多時刻,重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亞當改變了許多,好像昨天還出現過的孩子的任性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任何微小的疏忽對於實驗都可能是致命的失敗,這讓他擁有了謹慎和冷靜;而每一次成功都代表了無數失敗的累積,這讓亞當變得有耐心,變得執著。他改變了很多,並且在持續著這些改變。唯一不變的或許是他的生活模式,他依然在同樣的時間起床,在午餐和晚餐時間,他依舊會看著生物在眼前被宰殺,然後被煮熟,可以食用。

  除去這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不談,現在,十二歲的亞當已經推開了生物世界的大門,在不同種群,不同科目的生物面前抬頭仰望,露出小小的笑臉。他要去探究那一切,他要伸出手,向著無盡不可知的未來。

  吃人系列 原罪(下)

  (更新時間:2005-12-19 18:46:00 本章字數:3253)

  在無盡的生物世界中遨遊,向著真理伸出雙手,生物是他的夢,研究是他的理想。總有一天,他會解開無數未知的課題;終有一日,他會接近那最根本的真實。這是,十二歲的亞當的理想。

  亞當不是那種只會在陽光底下對著父母撒嬌的孩子,他也沒有機會成為那種孩子。可以說是在科學氛圍中成長的他,懂得實踐的重要性。所以,那些是他的理想而不是夢想。他會按照自己的方式,一點一點接近心目中的樂園。

  撒嬌那種東西,只有沒用的傢伙才會去做,當亞當不再看童話而拿起科學讀本的時候,那時還小小的他這樣不屑地宣稱。不管他說出這句話的理由是小小的嫉妒還是真的不屑,自那一刻開始,他已經選擇了自己未來的道路。那是他所選擇的道路,還是孩子的他堅信,只要朝著那個方向不懈努力,終有一天能看到閃著金光的美好結果。就好像只要不斷做實驗,在無數的失敗過後終於等來成功的一天,對亞當來說,這是他所堅持的真理。

  對於艾里教授來說,真理那種東西就像傍晚的太陽一樣,在徐徐落下之後不知消失去了哪裡。看著亞當,艾里教授有的時候會回憶起自己的少年時光,卻怎麼也想不起當年的夢想是什麼。是成為橄欖球手還是太空人來著?反正肯定是跟社會學無關的東西。直到大學時代,艾里教授才突然對人類和社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轉了院系,一頭跌進了無數的研究課題中……在已經開始老去的現在,望著無盡的研究世界,不斷產生的新課題,已經逐漸淡出研究主體的艾里教授有時難免懊悔,對他那浪費了的少年時代感到惋惜。對於已經進入暮年的他來說,更加無比深刻地認識到“人類的生命是有限的,研究卻是無限的”這句話究竟意味了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