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皂河上有一座橋橫於皂河上面,

  皂河下,流水清澈湍急。

  過了皂河橋,

  在皂河的東側呈南北走向處,

  有一條河堤路。

  我沿著這條沿皂河的河堤水泥路往走去。

  因瀕臨河流,

  風一陣陣的迎面吹來。

  使人驚覺陣陣冰涼。

  路邊的垂柳,葉子已然掉光。

  她們在冬季的寒風中擺動著嬌美的腰肢。

  河堤路的東面,是一大片荒涼的土地。

  有漆了漆的柵欄圍在路旁。

  柵欄不時的就有一個牌子,

  牌子上寫有:

  未央區長安城遺址的字樣。

  於是我就感覺,

  長安城遺址就在這附近不遠了。

  果然沒錯,

  在沿著皂河河堤路繼續向北走去的幾里外,

  有一座古老的斷牆呈現在東面的荒野之地。

  啊哈,那是真真實實漢朝長安城的西城牆的一段遺蹟呀。

  ☆、第十三章 停不下來的腳步(2)

  城牆的周圍,是荒落的郊野。

  我不得不感慨,兩千年的時光。

  如今,只剩下長安的歷史遺址。

  是的,我仿佛看到刀光劍影。

  在我此刻腳下的路上迴蕩著馬蹄聲響。

  我仿佛看到長安城頭,

  守城的士兵在吹響號角。

  我似乎聽到了漢高祖劉邦在宮殿內悲挽的吟唱著:

  “小鷹的翅膀呀已經長成了,

  如今我還能對他怎樣呀。”

  我仿佛看到漢文帝駕著馬車在城門外迎接他的兄弟淮南王。

  我仿佛看到漢文帝與他的兄弟淮南王一起乘坐在馬車上週遊長安。

  漢武帝端坐在未央宮內聆聽著神仙的道理。

  霍去病率領著威武之師出長安擊匈奴。

  後來呵,

  我似乎聽到未央宮裡傳來了趙飛燕與趙合德的歌舞聲樂。

  看到了漢成帝醉死溫柔鄉。

  看到了王昭君和親大漠,

  昭君回望長安淚水模糊雙眼。

  一陣火光四起,

  長安城內繁華隨之一炬。

  王莽坐在宮內,

  手拿寶劍,

  問吉位何在,

  一陣風過,

  王莽身首異處。

  我仿佛又看到更始帝劉玄從洛陽一路移居到這裡。

  似乎又看到赤眉軍在這裡擁立劉盆子。

  終於,又是一場大火。

  燒的長安城牆內外,

  一片焦土。

  往事不堪回首,如今漢城遺址就在眼前不遠處。

  長安城的斷垣頹壁在野草的淹沒下。

  荒涼、寂寞。

  無數個死去的幽魂,

  在這周圍徘徊。

  我仿佛聽見他們在哭泣。

  帶著一陣感慨的心情,

  我繼續沿著皂河的河堤路往北走去。

  皂河的河水湍急清澈,

  在冬季北風的吹送下,

  河面上泛起陣陣漣漪。

  不時的有小橋,橫在皂河連接河東與河西。

  繼續往北走去不久,

  漢城遺址的入口就到了。

  這條入口,為東西走向。

  我到達的這裡,是遺址的最西頭。

  路口這裡,有牌子用來具體指示各個宮殿、城牆具體的方位所在。

  我站在漢城遺址的入口處放眼望去。

  這一片儘是荒涼如塵埃的景象。

  有高高低低的土堆分布在南面較遠處。

  亦有高高低低的土堆分布在東南方向。

  這些土堆,毫無疑問,

  裡面堆積著長安的繁華。

  順便說一下。

  漢魏時期的長安城宮殿所在地與唐朝時期的長安城宮殿所在地並不在同一個地方。

  漢魏時期的長安城就是我當前腳下站的這個方位所在,

  位於現在的西安市北偏西的方向。

  而唐朝時期的長安城則位於現在西安市正北方向的大明宮遺址公園那一片方位。

  兩者都北靠渭河,

  漢魏時期的長安城坐落在西面,

  而唐朝時期的長安城,

  相對漢魏時期來說,

  就靠近東面了。

  如今,西安市城牆內的方位所在,

  則沿用的是明朝時期的方位布局。

  大體來說是以鐘樓為坐標中點,

  向東南西北延伸為四個正城門。

  並在各個正城門外均勻的設有幾座稍門。

  那麼現在,

  我就開始沿著入口,

  進入漢城遺址內了。

  ☆、第十四章 停不下來的腳步(3)

  是的,沒錯,古老的漢城遺址。

  這會我就開始進去看一看了。

  這條路,是一條寬寬的,

  由青石磚塊鋪設而成。

  路的兩邊南北方向,

  一大片遺蹟若隱若現的浮於眼前。

  要是回到兩千面前,

  那麼我腳下的這片景象,就會是另一番,

  沒錯,繁華嘍。

  南北處的漢長安城遺址,

  被種植有綠悠悠的草坪。

  以及,栽有不少的品種樹木。

  柳樹毫無疑問,是這裡的一道風景。

  要是陽春三月的時候,

  這裡必定是柳絮紛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