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一刻,時空嗖嗖的回溯,寧靜的夏日午後,似乎打出了一道驚天霹靂。

  照片是黑白的相片,畫面中心是五個人,背景是連綿的大山。五個人聚於一起,合影留戀。而那五個人中,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

  黃班長,王軍英,劉思革,以及旗娃。除了一臉板肅的王軍英,幾個人都在微微作笑。

  腦袋空白之中,我立即想到,這好像是出發之初,鄧鴻超讓我們跑到山頭上,合影留的念。相機在他那裡,膠捲自然也在他那裡。

  我發瘋似的撕開那運送相片的紙夾,發現裡面再無他物。翻過寄件信息一看,寄件人落款是“老朋友”,而下邊兒的地址欄、聯繫電話,都是空白一片。

  慌亂之中,相片從桌子上落了下。它翻滾在空氣中,一圈又一圈,就像命運的齒輪那樣,一轉又一轉。最後,相片落在了地面,五個人的影像,被扣在了地上。

  我抽身一看,那相片的背面,用記號筆赫然寫著一排字。

  “建國哥,還記得我嗎?”

  正文 最後:說點什麼吧

  1976年,毛澤東同志逝世。

  1977年,“兩個凡是”方針提出。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同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

  1980年,某考察隊前往新疆羅布泊考察,該隊伍領導留下一張字條後,離奇失蹤。

  1985年,戈巴契夫出任蘇共中央總書記。

  1989年,兩山輪戰結束。

  1991年,中越發表聯合公報,宣布兩國關係正常化。

  1995年,美國和越南簽署貿易協定,解除了自1964年以來的貿易禁運。

  兩國在這一年實現了關係正常化,經濟、科研等活動開始有了來往。

  (全文完)

  【該故事純屬虛構,不涉及任何真實歷史事件】

  筆者的話:

  筆者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主人公的名字,卻得到了令人驚奇的結果。

  那一刻,筆者對著電腦屏幕,思忖良久,好像窺見了時空的奧秘。因為筆者最初為主人公取名時,沒有比照任何真人真事,這,算是一樁意外的巧合吧!

  以下內容來自百度百科、網際網路:

  “吳建國,1962年生,湖南省望城縣人,1978年1月入伍,服役於原43軍127師381團,戰士,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打響,隨同部隊在攻占612高地的戰鬥中作戰英勇,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緊緊抱住一名越軍軍官,一起滾下200多米的懸崖,與敵人同歸於盡,壯烈犧牲,年僅17歲。”

  “為了表彰吳建國捨身殲敵的英雄壯舉,部隊黨委決定報請上級授予吳建國戰鬥英雄稱號。原載1979年2月27日《解放軍報》”

  那麼,我就以這位烈士為代表,表達一下對那場戰爭中犧牲將士的感激之情吧!也希望各位看到我的這些字句,能知曉那場南疆烽火,能銘記他們。這也是我寫下這部作品的初衷。

  共和國的旗幟上,總有他們血染的風采。致敬!

  感謝各位的支持!

  小說閱讀盡在 整理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