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平壤市群眾隆重集會,歡送志願軍官兵返國。

  25日,平壤市30萬群眾湧向平壤車站,歡送志願軍官兵。

  那是一片鮮花的海洋;那是一片眼淚的海洋

  不到兩公里的街道,志願軍總部官兵們走了一個多小時,熱情的北韓人民就如同看著親生骨肉的離開,場面感人催人淚下。

  26日,志願軍部隊全部撤出朝鮮境內。

  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名,隨著她神聖使命的結束,成為了歷史。

  10月29日,首都各界群眾在北京體育館隆重集會,歡迎祖國的健兒勝利歸來。北京市市長彭真和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會長郭沫若將一面巨幅錦旗獻給了這些“最可愛的人”:

  “你們打敗了敵人,幫助了朋友,保衛了祖國,拯救了和平你們的勛名萬古存”

  三十年後,朝鮮這片曾經灑滿了那最可愛一代人鮮血的土地,依然是那一代可愛軍人永遠眷念之地。

  朝鮮境內犧牲的志願軍烈士大都留在了朝鮮三千里江山之間,這裡有戰友的英魂,還有戰友們的呼喚,汪洋攜著趙曉燕重新來到了朝鮮半島,而且再次走到了金城以南當年志願軍和北韓部隊的防禦陣地。

  在這裡汪洋忘不了李中華、史東來、葉城、莊小來……

  不過他最後一站卻是到了一個無名的墓碑面前,之所以這個墓碑無名,是因為其實這是一個朝鮮人民軍的女戰士,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在她犧牲之前他堅持要埋葬在志願軍的烈士園區,可是由於她的身份有異,讓曾經幫她樹立的墓碑的人民軍戰士不知道在她的墓碑上寫上什麼稱呼,所以最後這張墓碑卻是空白一片。

  這個她就是……柔若希。

  趙曉燕陪著汪洋來到了這裡,當時朝鮮半島上陽光明媚,密林中清朗的微風徐徐吹來,就好像是情人在呢喃,汪洋坐在墓碑的面前久久不能言語,他仿佛在這風聲中聽到了女孩的喜悅,還有女孩對他的傾訴,三十年過去,汪洋兩耳間已見白髮,可是當年的那個美麗女子依然俏麗當場,汪洋情動地在這塊空白的墓碑上經北韓方同意,寫下了汪氏妻柔若希……

  汪洋有種感覺,當年柔若希要求埋葬在這裡,等的可能就是這一天,而讓汪洋無比汗顏的是在中國經歷了盡二十年的動亂讓他只有在三十年後才能達成這個願望,是他永遠的遺憾。

  面對汪洋的選擇,趙曉燕一句話也沒有說,她明白墓碑內這個女孩一生的願望和真情所在,與汪洋相沫與共三十餘年,酸甜苦辣都已嘗盡,這一句簡單的承諾卻是他們三十年對柔若希的懷念和牽掛,這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三十年前的趙曉燕無比寶貴的金達萊在柔若希的墓前化成了美麗的輕煙,仿佛代表著她和汪洋對這個美麗女子的掛念,如果可以她們希望這個美麗的女孩來生永遠幸福安康,當時天很藍,密林風若止,叢林間仿佛又聽到了槍炮聲響起,還有戰士們的大聲呼喊,熱血沸騰的歲月仿佛重現眼前……

  全書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