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種階層劃分圖的政治軸心顯然必定是從低於民族國家一級開始的,某個集團試圖打倒執政當局,衝突由此而起。在這種州內一級的政治機構上面,我們應該加上一個跨國的階級,表明還存在著某個追求權力的團體的組織系統超出國家範圍的情況,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情況就是這樣。傳統的戰爭種類是國與國之間的交戰。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兩個民族之間的衝突。一些國家是超民族的,例如聯合王國和蘇聯。把民族作為一種宣傳手段以贏得忠心,這還是比較新的一種方針,基本上是從法國革命才開始的。然而,民族國家很少單獨進行戰爭。它們通常與盟國一起,企圖從翼側攻擊或包圍敵人。這種互相結盟的戰爭,是目前對我們生存的主要危險。在這種戰爭中,偏執狂達到狂熱的程度,主權和責任被歪曲得面目全非。

  作戰或介入戰爭的地理範圍,即我們所說的第三維,由局部地區擴大到地區、地區之間、大陸、洲際、直至全球,任何一種衝突都可能在地理範圍上進行升級,把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口捲入進去,從而增加大部分文明國家毀於核災難的危險。目前,大國的策略是,試圖設法解決有爭議的問題,而把任何實際戰鬥控制在可能減少逐步升級前景的最狹窄的地理界限內。可是,戰爭升級的威脅,已成為事實,而且就在眼前。

  用來描述戰爭的地理名稱——城市的和農村的——並不說明地理範圍,而是指遇到的各種地形。這種相遇可能發生在各種社會和政治環境中以及大大小小的空間範圍內。

  分析戰爭的頻度和分布情況完全可以使用這樣一種分類法,它至少能把社會構成、政治範疇和地理範圍這些基本因素區別開來,並有效地避免一種基於意識形態上的罵人或自吹的分類學。把戰爭的動機作為分類的一個依據是會引起爭論的,但是,控制人口、領土和資源顯然是一切戰爭的主要目標。從地理上來概括,戰爭的分布情況顯然是由於三個主要問題的結果造成的:某種形式的政治不平衡引起戰爭;為了消除國家內部的異議而挑起對外威脅以彌合國家團結上出現的越來越大的裂縫;一國的國土和資源基礎與經濟和政治能力不相稱,因而可能危害和平。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日本和德國都沒有得到一個人口稀疏的空間來謀求他們那種形式的命定擴張論。另一方面,一個其邊界與許許多多利益根本不同的國家接壤的、疆土過於遼闊的國家,可能招致共同的敵人試圖壓縮它的領土。象俄國這樣遭受過征服和破壞的國家,可能會因為害怕出現混亂而不得已擴大其邊界的控制,以便尋求一個防禦守得住的邊境。政治上的不穩定可能發生,因為處於轉變中的人民對建立傳統的或舊時的經濟這一期望與抱住特權不放的毫不妥協的上層集團發生了衝突。凡這種環境中的不確定因素可能打亂工業化世界的大部分能源供應的地方,都有發生爆炸性事件的可能性。促使能源供應產生混亂使潛在的敵人感到不安的吸引力,幾乎同對石油輸入國用武力去保護石油補給的誘惑力一樣大。

  要想預知最大的戰爭危險在何處,顯然靠從最近發生的事件得出的推斷,是不可能提供簡單明了的答案。談論中的事件不是時間或空間上的偶然事件。把戰爭的爆發當作客觀現象。並研究與之相關的環境,這樣做將有助於理解和判斷潛在危險。顯然,採用這種做法時必須把戰爭的頻度作為一個重要的因素來衡量。從死亡人數看,戰爭對人類似乎沒有任何意義。於是引起了這樣一個問題,即美國和蘇聯的武器潛在殺傷能力從未被利用過,而且它可能造成的結果也不能用先前的看法去推測。長崎和廣島投下的炸彈是現今武器的微小原型。除了互相投擲核武器的前景外,其它一切都變得微不足道了。作為最後的手段,其它戰爭的意義僅在於它們不是增加就是減少這種發狂的可能性。因此,有些戰爭對於整個人類實際上可能具有人性的真正價值。假如北約和華約的利益間的一場局部衝突使全面對抗得以避免,它就可能避免數以億計人死亡的恐怖前景。其條件是一方或另一方不尋求報復或試圖調整均勢以利己方。這在開始時是無法判斷的,因此從逐步升級的明顯危險來看,最好還是將慎重的和解作為最安全的行為。

  把每一場戰爭的爆發都作為大國競爭的機會並介入與已無關的小衝突使對方不安,這是政治性不強的軍事競爭中由來已久的一種策略。由於經濟和技術上的進展,競爭實際上變成了兩家壟斷,使較量中出現了雙方對立的極不穩定的局面。雖然從政治制度上看,根據美國和英國的樣子,兩黨制被認為是穩定的,但是,當得失在此一舉時,真正的雙方對立就絕無妥協的餘地。美國的政體實際上更象是有50個黨派。在英國,第三黨不管爭取入閣選舉的情況如何仍採取中間立場,這個實際的威脅使英國政界仍保持著一定程度的中立趨勢。在軍事方面,由於經濟的發展和政治的變革,使日本、歐洲、中國、印度以及中東、非洲和拉美國家有了更強的實力。所以,隨著實力更廣泛的擴大,可能又要重新對戰爭施加曾經使歐洲文明從烏德勒支條約簽訂到1914年得以保持的限制。雙方為尋求對世界最大範圍統治權而進行的競爭,必然會促使在意識形態上走極端。假若繼續得到效忠的代價非常高,那麼每個競爭者都會指望最大限度地增加可以藉助於其僕從國的可靠性。每個競爭者通過象他們的對手那樣提供一個政治講壇,擴大了其能夠吸引追隨者的可能的地理範圍,但卻減少了可以藉助於他們的可靠性。採取極端的政治立場會縮小號召力的範圍,但能確保很大一部分領域裡會有可靠的追隨者。提倡用共同的努力集中的解決貧困問題,一般說來對那些陷於困境的國家有吸引力,而擁護自由放任主要對那些貿易狀況目前看好的那些國家有號召力。這種可靠的追隨國一旦承擔義務,就能以較小的代價用誘餌、讓步或武力保持祝這種極端做法的趨勢確實有一線希望,因為它為持溫和觀點的新參加國開闢了一個在敵對雙方之間左右逢源、令其側目相看、甚至可能高度重視的中間地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