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少校參謀搖搖頭說“唉,怪不得大波波的兩個頭兒一東一西,這不就是自尋死路嘛。”
王小亮很快就給軍長唐子安打了電話,上級對這件事的意思是為避免引起波蘭方面的懷疑與不滿,應該派少數人穿便裝與迷彩服進城支援暴動。得到消息的中路軍前線總指揮周如風命令周文海的新6軍接替第38軍,第34軍也跟在後面,三軍各派出一個精銳的小規模戰鬥群趁著混亂潛入華沙,準備支援波蘭游擊隊。李曉春的第1特種師和宇文翊的空降軍也奉命登機起飛巡航,在必要時可直接對華沙採取空降突擊。
小鬍子元首希特勒本來就早已被德軍在西線的拙劣表現氣得焦頭爛額,現在波蘭華沙又突然來了暴動,為了泄憤他乾脆直接將鎮壓起義行動的指揮權交給黨衛軍全國領袖希姆萊實際負責。向來辦事效率極高的希姆萊不敢怠慢,迅速調集黨衛軍第36“雙木柄手榴彈”步兵師、第27“卡明斯基”步兵師與重建的第4警察師、第5維京山地師、第38“尼伯龍根”步兵師,還有國防軍陸軍的3個步兵師、“統帥堂”裝甲師和由前蘇聯紅軍叛逃者組成的東方軍團5個師、來自空軍野戰部隊的戈林傘兵裝甲師,再加上陸軍的600毫米卡爾超級迫擊炮與800毫米古斯塔夫軌道炮組成的重炮支隊,共計20餘萬人怒氣沖沖湧向華沙。
10月14日,黨衛軍鎮壓起義的先頭部隊與中國遠征軍派出的先遣戰鬥群幾乎同時進入華沙城內展開巷戰,其激烈程度遠遠超出了中德軍隊官兵的想像。波蘭游擊隊充分利用華沙市區的各種地形地物和繳獲敵人的槍枝彈藥來殺傷德軍,中國遠征軍派出的戰鬥群以迷彩塗裝的STA-5步兵坦克打頭,逐一消滅德軍火力點。黨衛軍則出動工兵對部分建築物進行定向爆破,企圖以此掩埋出現在街頭的波蘭游擊隊和中國軍隊,但這卻造成了大量波蘭平民的傷亡損失。
德軍增援部隊在華沙外圍的郊區與中國軍隊幹了起來,經過重建的黨衛軍部隊和空軍戈林傘兵裝甲軍在10月15日中午時分突破華軍在維斯圖拉河西岸建立的幾個臨時橋頭堡,迫使第150步兵師和潘菲諾夫的俄聯邦第2軍撤回河東。中國軍隊迫於德軍的瘋狂攻勢,周如風只能下令加大炮火打擊力度,上千門火炮一齊向華沙市區轟炸了半個小時,很多處於混戰中的德軍、華軍、波蘭國民地下軍和游擊隊士兵都被突如其來的彈片擊中喪生。王小亮眼看先遣戰鬥群的損失很大,只好下令立即撤退。
10月17日,德軍向波蘭投入的增援部隊已經提高到30餘萬人,其中光是裝甲部隊就有將近5個師。這或多或少減輕了西線盟軍的壓力,但對於身臨險境的華沙民眾和游擊隊來說應該是非常糟糕的事情,但他們在槍林彈雨當中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點。遠在英國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領導與國內地下武裝聯繫不暢,雖然英國BBC廣播和美國之音多少透露了有關華沙起義爆發的信息,但並未很快引起盟軍方面的重視。
直到10月20日,波蘭流亡政府代表米科拉伊奇克才搞清楚華沙方面的實際情況,於是趕緊與中國方面取得聯繫,要求華軍派出可靠的部隊打進華沙支援游擊隊。但中國遠征軍東線總指揮諾圖納格—陳西利表示他們目前承受著德軍反擊的巨大壓力,很多部隊暫時還沒法抽身,唯一能用的預備隊只有全部都由中共黨員組成的第5集團軍。
米科拉伊奇克雖然反共,但他眼看中國人道出了實情,再加上蘇聯早已解體,他乾脆表示華沙情況緊急,哪怕是中共組成的軍隊也可以加入救援戰鬥。於是諾圖納格立即給第5集團軍的梁魯黔下令立即組隊強攻華沙,不過由于波蘭人在政治意識上出現的顧慮,直接導致華軍比預定時間延誤了兩天才被允許發起攻擊。而這時候德軍的超級重炮部隊已經到達了華沙火車站,大口徑的炮彈直接抵近轟炸華沙市區,將那裡大量的建築物連人帶瓦統統都給化為灰燼。
10月23日,中國空軍的霸龍重型轟炸機與運輸機群姍姍來遲出現在華沙市區上空,在發射浮雲飛彈摧毀德軍超級重炮和坦克的同時,還向波蘭游擊隊的控制區空投大批包裹起來的武器彈藥,包括200門50毫米擲彈筒和300具巴祖卡火箭筒、700支M1卡賓槍、550支加蘭德改進型半自動步槍、上千支衝鋒鎗與駁殼槍。其實在此以前華軍的狂蟒衝鋒隊和忠義別動隊等游擊部隊就曾跟隨先遣戰鬥群同時行動,他們到處向波蘭人散發傳單與各種型號槍械。原本空軍組織的空投物資是要與游擊部隊同步發放,但由於當時華沙市區內部雙方槍戰過於激烈而且距離實在太近,軍官們擔心部分支援的武器可能會落入德國人手裡,所以暫時就沒有出動飛機。後來隨著德軍卡爾和多拉巨炮的轟炸清理出許多開闊地帶,華軍空降部隊這才隨同武器包一起降落在華沙市區,與波蘭游擊隊並肩作戰。
諾圖納格在東線部隊的休整期結束後,於10月25日下令對波蘭全線總攻,直到11月1日第三光棍節當天,波軍和華軍聯合部隊便完全占領了首都華沙,格丁尼亞、但澤、莫德林、波茲南和盧布林的德軍也於隨後幾天相繼告破。德軍在波蘭中西部地區損兵10萬餘人,其餘尚未被殲的部隊在海因里希和萊因哈特的指揮下分別向捷克斯洛伐克、奧匈和東普魯士境內撤退。11月7日,波蘭民眾迎接倫敦流亡政府總統伏瓦德斯瓦夫·拉赤基耶維奇重返華沙接管政權,宣布波蘭民主共和國(簡稱波蘭民國)的成立。
王小亮很快就給軍長唐子安打了電話,上級對這件事的意思是為避免引起波蘭方面的懷疑與不滿,應該派少數人穿便裝與迷彩服進城支援暴動。得到消息的中路軍前線總指揮周如風命令周文海的新6軍接替第38軍,第34軍也跟在後面,三軍各派出一個精銳的小規模戰鬥群趁著混亂潛入華沙,準備支援波蘭游擊隊。李曉春的第1特種師和宇文翊的空降軍也奉命登機起飛巡航,在必要時可直接對華沙採取空降突擊。
小鬍子元首希特勒本來就早已被德軍在西線的拙劣表現氣得焦頭爛額,現在波蘭華沙又突然來了暴動,為了泄憤他乾脆直接將鎮壓起義行動的指揮權交給黨衛軍全國領袖希姆萊實際負責。向來辦事效率極高的希姆萊不敢怠慢,迅速調集黨衛軍第36“雙木柄手榴彈”步兵師、第27“卡明斯基”步兵師與重建的第4警察師、第5維京山地師、第38“尼伯龍根”步兵師,還有國防軍陸軍的3個步兵師、“統帥堂”裝甲師和由前蘇聯紅軍叛逃者組成的東方軍團5個師、來自空軍野戰部隊的戈林傘兵裝甲師,再加上陸軍的600毫米卡爾超級迫擊炮與800毫米古斯塔夫軌道炮組成的重炮支隊,共計20餘萬人怒氣沖沖湧向華沙。
10月14日,黨衛軍鎮壓起義的先頭部隊與中國遠征軍派出的先遣戰鬥群幾乎同時進入華沙城內展開巷戰,其激烈程度遠遠超出了中德軍隊官兵的想像。波蘭游擊隊充分利用華沙市區的各種地形地物和繳獲敵人的槍枝彈藥來殺傷德軍,中國遠征軍派出的戰鬥群以迷彩塗裝的STA-5步兵坦克打頭,逐一消滅德軍火力點。黨衛軍則出動工兵對部分建築物進行定向爆破,企圖以此掩埋出現在街頭的波蘭游擊隊和中國軍隊,但這卻造成了大量波蘭平民的傷亡損失。
德軍增援部隊在華沙外圍的郊區與中國軍隊幹了起來,經過重建的黨衛軍部隊和空軍戈林傘兵裝甲軍在10月15日中午時分突破華軍在維斯圖拉河西岸建立的幾個臨時橋頭堡,迫使第150步兵師和潘菲諾夫的俄聯邦第2軍撤回河東。中國軍隊迫於德軍的瘋狂攻勢,周如風只能下令加大炮火打擊力度,上千門火炮一齊向華沙市區轟炸了半個小時,很多處於混戰中的德軍、華軍、波蘭國民地下軍和游擊隊士兵都被突如其來的彈片擊中喪生。王小亮眼看先遣戰鬥群的損失很大,只好下令立即撤退。
10月17日,德軍向波蘭投入的增援部隊已經提高到30餘萬人,其中光是裝甲部隊就有將近5個師。這或多或少減輕了西線盟軍的壓力,但對於身臨險境的華沙民眾和游擊隊來說應該是非常糟糕的事情,但他們在槍林彈雨當中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點。遠在英國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領導與國內地下武裝聯繫不暢,雖然英國BBC廣播和美國之音多少透露了有關華沙起義爆發的信息,但並未很快引起盟軍方面的重視。
直到10月20日,波蘭流亡政府代表米科拉伊奇克才搞清楚華沙方面的實際情況,於是趕緊與中國方面取得聯繫,要求華軍派出可靠的部隊打進華沙支援游擊隊。但中國遠征軍東線總指揮諾圖納格—陳西利表示他們目前承受著德軍反擊的巨大壓力,很多部隊暫時還沒法抽身,唯一能用的預備隊只有全部都由中共黨員組成的第5集團軍。
米科拉伊奇克雖然反共,但他眼看中國人道出了實情,再加上蘇聯早已解體,他乾脆表示華沙情況緊急,哪怕是中共組成的軍隊也可以加入救援戰鬥。於是諾圖納格立即給第5集團軍的梁魯黔下令立即組隊強攻華沙,不過由于波蘭人在政治意識上出現的顧慮,直接導致華軍比預定時間延誤了兩天才被允許發起攻擊。而這時候德軍的超級重炮部隊已經到達了華沙火車站,大口徑的炮彈直接抵近轟炸華沙市區,將那裡大量的建築物連人帶瓦統統都給化為灰燼。
10月23日,中國空軍的霸龍重型轟炸機與運輸機群姍姍來遲出現在華沙市區上空,在發射浮雲飛彈摧毀德軍超級重炮和坦克的同時,還向波蘭游擊隊的控制區空投大批包裹起來的武器彈藥,包括200門50毫米擲彈筒和300具巴祖卡火箭筒、700支M1卡賓槍、550支加蘭德改進型半自動步槍、上千支衝鋒鎗與駁殼槍。其實在此以前華軍的狂蟒衝鋒隊和忠義別動隊等游擊部隊就曾跟隨先遣戰鬥群同時行動,他們到處向波蘭人散發傳單與各種型號槍械。原本空軍組織的空投物資是要與游擊部隊同步發放,但由於當時華沙市區內部雙方槍戰過於激烈而且距離實在太近,軍官們擔心部分支援的武器可能會落入德國人手裡,所以暫時就沒有出動飛機。後來隨著德軍卡爾和多拉巨炮的轟炸清理出許多開闊地帶,華軍空降部隊這才隨同武器包一起降落在華沙市區,與波蘭游擊隊並肩作戰。
諾圖納格在東線部隊的休整期結束後,於10月25日下令對波蘭全線總攻,直到11月1日第三光棍節當天,波軍和華軍聯合部隊便完全占領了首都華沙,格丁尼亞、但澤、莫德林、波茲南和盧布林的德軍也於隨後幾天相繼告破。德軍在波蘭中西部地區損兵10萬餘人,其餘尚未被殲的部隊在海因里希和萊因哈特的指揮下分別向捷克斯洛伐克、奧匈和東普魯士境內撤退。11月7日,波蘭民眾迎接倫敦流亡政府總統伏瓦德斯瓦夫·拉赤基耶維奇重返華沙接管政權,宣布波蘭民主共和國(簡稱波蘭民國)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