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全書完》

  後記

  後記1:項羽篇

  環顧四周,狼煙遍地。入目間,儘是死人。

  虞子期,鍾離味,項莊,項伯……都已戰死。

  山下,眾軍環繞間,劉邦老兒捻須微笑,子嬰小兒洋洋得意,英布此賊卑躬屈膝。亂軍之中,卻見一面大旗肆意張揚,上吊一顆頭顱,發白滴血,卻是范曾那顆死不瞑目的首及。

  項羽一聲大叫,提戟縱馬再次殺下。人馬奔騰間,眾軍四處奔走,有人大呼:「項羽又殺下來了!」

  項羽奮力拼殺,連破數陣而出。再上山頭,環顧左右,只餘十幾人。

  劉邦見項羽還能逞威,不由驚道:「莫非他還有力氣不成?」

  子嬰在旁淡淡說道:「人力終有盡時,不過困獸尤斗而已。」

  英布在旁咬牙切齒道:「秦王!漢王!項羽一日不除,我心一日不安!待我親自出馬斬落此人首及!」

  旁有張良勸阻:「九江王不可莽撞!」

  言剛出,英布已去,張良長嘆一聲:「九江王此去必然凶多吉少。」

  子嬰在旁安慰道:「項羽久戰這麼久,肯定非英布敵手。」

  話剛落不久,一卒慌忙回報:「英布已被項羽所殺!」

  一時間,眾皆驚愕。劉邦氣急拔劍:「號令全軍攻山,務必要殺死項籍!」

  項羽勒馬站於山顛,戟指縱軍道:「老賊急矣!諸位勿怕,且隨我從西面殺出!」

  諸軍應喏,項羽帶軍從西面下山,迎面遇見一將,正是灌嬰。灌嬰一見項羽,立即調轉馬頭,項羽縱馬躍出,一戟砍中後背,灌嬰落馬而死。

  十餘騎護著項羽殺出,聯軍阻攔不住,竟被殺出重圍。

  聽見軍候來報,劉邦氣急而嘆:「莫非天不絕項楚?」

  子嬰在旁亦是默然,唯有張良想到了什麼,忙問軍候:「項羽從何面殺出?」軍候答道:「從西面殺出。」張良聞言哈哈大笑!諸王皆問何故,張良答道:「西邊有谷,名池子裡。此谷幽深,人馬皆不能越攀山峰,項羽入此谷簡直就是自尋死路啊!」

  陡聞此言,眾人皆大喜。

  項羽殺透重圍,行了十餘里,撞進一處山谷中。左右打探,四處無路,乃死地是也。項羽長嘆一聲:「籍自有始而來,卻無始而終。」

  言畢,不覺悵然淚下。

  項羽正傷心間,卻聞得背後有人喚道:「來者可是大王?」

  此音聲顫聲間,卻是無比的熟悉,項羽驀然回頭,雙眼瞬間睜大,張口驚呼:「虞姬!」

  那女身著白衣,婷婷立在竹林邊,臉上是驚是喜,不由喃喃道:「不曾想此生還能再見大王……」

  項羽急步走近,臉上還掛著笑,突然間卻又止步,因為外面已傳來喊殺聲。

  望見項羽臉上的悲傷,虞姬笑著說道:「我被亞父送到此谷,原本以為此生再也見不到大王,沒想到大王終究是來了,我就知道大王不會忘記我的,我就知道……」

  項羽胸口一堵,雖有千言萬語,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只得伸開雙臂,將虞姬緊緊擁進懷裡。

  不知過了多久,谷里大火開始蔓延。劉邦和子嬰也已經來到谷外,二人望著沖天的大火,不由得相互對視了一眼。

  從彼此的眼中,都發現了慶幸解脫的神情。壓在心口的那顆石頭,終於沒了。

  後記2:子嬰篇

  是喊殺聲?是鐘鼓聲?還是……趙予的笑聲?

  離得那麼遠,卻感覺又那麼近。

  子嬰無力的躺在塌上,無神的盯著帳頂,那雙眼漸漸沒了神采。

  ……

  大王,劉邦死了!他被大軍圍困在陳留,想鑽進進雞籠里逃生,不過還是被我軍抓住了,他瘋了……有一天吞了銅錢,把自己哽死了。

  ……

  劉邦,死了麼?

  又是誰在我旁邊述說?

  大王,趙佗大軍攻進了衡山郡,還請發兵。

  ……

  大王,南郡爆發了蝗災,百姓流離失所,該如何處置?

  ……

  大王,漢將樂陽在上郡照了數王人馬,揚言要為劉邦報仇。

  ……

  大王,王后肚子裡的孩子……夭折了。南宮望那個妖道已經被五馬分屍。

  ……

  大王,您說的那個叫琉球的島,找到了,裡面有很多野人,不易攻取,須徐徐圖之。

  ……

  ……

  ……

  所有的言語漸漸消失,贏子嬰的瞳孔開始慢慢渙散,唯獨那思緒似乎又飄到了那處草原。

  當初的誓言,何時登華山?何時走千山,涉萬水?

  縱然重活了一世,依舊還是有那麼多遺憾。

  彌留在腦海的,又剩下什麼。

  在最後的一刻,贏子嬰看見自己揚鞭奔馳在草原上,身後有萬千雄師,在齊聲高歌:「子曰無衣,與子同行;王於修師……」

  公元前198年,秦王子嬰死於征討南越的戰場上,時年三十二歲。

  子嬰死後,前秦王博之子公子越繼位。公元前197年,秦王越登基為皇帝,同年六月,長公主百里伊水謀反,弒秦皇於咸陽宮,丞相蒯徹也遭其所害。大將軍申屠雄揮軍圍困咸陽,衛候馮括帥軍解圍,不幸戰死,時年十七歲。

  馮括死後,百里伊水自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