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袁總理未免著急,仍奏請隆裕太后,如前代表唐紹儀議。太后躊躕未決,袁總理也奏請辭職,願退居閒地。急得太后束手無策,只好溫詞慰留。袁總理仍是固辭,太后復封他一等侯爵。袁復懇切上表,不願就封。太后只得再與老慶商議,要他至袁總理邸第,竭力挽留,袁乃辭封就職,再與伍廷芳往返電商。奈民軍得步進步,先爭論國會地點,兩方辯駁的電文,差不多有數十通。至南方政府成立,竟將國會一說擱起,定要清帝退位,才肯干休。斯時清廷已無兵無餉,勢難再戰,只得由隆裕太后出場,再開御前會議。皇族等統已垂頭喪氣,隆裕太后也垂著兩行酸淚,毫無主見。獨軍諮使良弼抗聲道:"太后萬不能俯允民軍,愚見決計主戰。"太后道:"兵不效力,餉無從出,奈何?"良弼道:"寧可一戰而亡,免受漢人荼毒。"皇族見良弼非常決裂,倒也膽大起來,隨聲附和,會議仍然無效。過了兩三日,良弼從外歸家,突被炸彈擊斃。拿住刺客,據供是民黨彭家珍,也不知是真是假。家珍當時受戮,從無細詢。自是清皇族個個驚慌,逃的逃,躲的躲,哪個還敢來反對遜位?這鄂統領段祺瑞,復聯合北方將弁四十二人,電請遜位。隆裕太后不得已,授總理大臣袁世凱特權,電告民國代表伍廷芳,商議優待清室條件。

  彼此又辯論數日,適值汪兆銘等釋放回南,參贊和議,於優待清室事,恰主張從厚,才得磋商定局。袁總理稟明隆裕太后,且再請皇族議定。隆裕皇太后與太監舊照隆裕太后含淚道:"他們都已擁資走避了,剩我母子兩人,還有何說?

  不過祖宗創業維艱,卻不道輕送在咱們孤兒寡婦手裡,不是千古的憾事嗎?咱們不自修政,貽誤大事,坐失江山,將來有何顏去對祖宗先帝哩!但事到如今,說也無益,你們去擬旨遜位好了。"說畢痛哭失聲,淚如雨下。還是袁總理勸慰數語,才行退出。隨即擬定三道諭旨,入呈太后瞧閱。太后只得鈐印御寶。

  第166節:宣統退位隆裕太后將遜位的三道諭旨,蓋過鈐寶,忍不住嗚咽悲泣,由宮女們攙扶進內。當下袁世凱將諭旨也署名用章,於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中華民國元年二月十二日,頒布天下。第一道諭旨云: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各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人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內安,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第二道諭旨云: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以大局阽危,兆民困苦,特飭內閣與民軍,商酌優待皇室各條件,以期和平解決。茲據覆奏,民軍所開優待條件,於宗廟陵寢,永遠奉祀;先皇陵制,如舊妥修各節,均已一律擔承;皇帝但卸政權不廢尊號;並議定優待皇室八條,待遇滿、蒙、回、藏七條,覽奏尚屬周到。特行宣示皇族,暨滿、蒙、回、藏人等、此後務當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予實有厚望焉。欽此。

  (甲)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今因大清皇帝宣布贊成共和政體,中華民國於大清皇帝辭退之後,優待條件如下:第一款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

  第二款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歲用四百萬兩,俟改鑄新幣後,改為四百萬元,此款由中華民國撥用。

  第三款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大清皇帝辭位後,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中華民國酌設衛兵,妥慎保護。

  第五款德宗陵寢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並由中華民國支出。

  第六款以前宮內所用各項執事人員,可照常留用,惟以後不得再招閹人。

  第七款大清皇帝辭位以後,其原有之私產,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

  第八款原有之禁衛軍,歸中華民國陸軍部編制,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乙)關於清皇族待遇之條件:(一)清王公世爵,概如其舊;(二)清皇族對於中華民國國家之私權及公權,與國民同等;(三)清皇族私產一體保護;(四)清皇族免當兵之義務。

  (丙)關於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一)與漢人平等;(二)保護其原有之私產;(三)王公世爵,概仍其舊;(四)王公中有生計過艱者,設法代籌生計;(五)先籌八旗生計,於未籌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餉,仍舊支放;(六)從前營業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縣聽其自由入籍;(七)滿、蒙、回、藏原有之宗教,聽其自由信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