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深感意外。因為,在史達林已經明確表示同意中國進行解放台灣的軍事準備,解放
軍進攻台灣的各項先期工作也已經按部就班地迅速展開的情況下,他怎麼也想不到
史達林會突然間轉而贊成首先統一朝鮮。
毛澤東很委婉地對金日成表示:你們的大使已經幾次來同我談過這個問題,我
都告訴他現在還不可以。金日成則解釋說,蘇聯已經幫助我們做了許多準備,斯大
林也同意了,只要中國同意,我們不要任何幫助。不得已,毛澤東告訴金日成,這
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他需要請蘇聯大使立即向史達林核實一下。隨後毛澤東中止
了會談,緊急約見蘇聯駐華大使羅申,要求立即給史達林發電證實金日成的說法。
顯然毛澤東對史達林和金日成沒有事先與他商量這件事相當不滿意。幾年之後,
他在蘇聯大使以及與米高揚、與赫魯雪夫等人的談話中,曾經多次重提這件事,認
為自己實際上是被蒙在鼓裡,直到金日成跑來告訴他說史達林已經同意,他才知道
有這麼一回事。
第十三章 中共中央最終決定接受首先統一朝鮮這一既定事實
第二天晚上,蘇聯大使拿著史達林的電報來見毛澤東。電報說:
毛澤東同志:
在與朝鮮同志的談話中,菲利波夫(史達林使用的化名)和他的朋友們表示如
下意見:由於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同意朝鮮人著手重新統一的建議。但
有個附帶條件,即問題最終應該由中國同志和朝鮮同志共同來決定。如果中國同志
有不同意見,那麼對問題的解決就應該延遲,直到進行一次新的討論。會談中的細
節朝鮮同志可能會向您轉達。
鑑於史達林已經明確表態,毛澤東也就不便持反對態度了。他對蘇聯大使說,
他已經注意到朝鮮半島的情況,他完全同意朝鮮同志的估計,即由於美國勢力逐漸
退出南韓,朝鮮的局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過,他認為,恐怕有必要像中
蘇條約那樣,在中國和朝鮮之間迅速簽訂一個友好互助同盟條約。毛澤東顯然對金
日成的計劃可能帶來的後果有些擔心,因而想到中國需要為直接援助北韓做好准
備。
在與蘇聯大使會晤後,毛澤東立即在他的辦公室召集周恩來等在京的中央政治
局重要領導人開會,討論這一重要的情況變化。中共中央最終決定接受這一既成事
實。
5月15日,毛澤東再度與金日成等會談。他告訴金日成原來他考慮的是應當
首先解放台灣,在此之後再解決朝鮮問題,那樣中國將會更充分地援助北韓。但
既然統一朝鮮的問題已經在莫斯科得到批准,他同意首先統一朝鮮。
在這次會談中,金日成向毛澤東詳細介紹了他們的三階段計劃,即第一步進一
步加強兵力;第二步公開向南方提出和平統一方案;第三步,在和平統一方案遭到
南韓拒絕後則準備訴諸武力。毛澤東對此表示了肯定的意見。他強調,作戰計劃
要有充分準備,部隊行動要迅速,包圍主要城市,但不要為占領城市而延誤時間,
要集中兵力消滅敵人。不過,毛澤東還是對美國驅使日本軍隊或直接干預的可能性
有所擔心。他告訴金日成,一旦有兩三萬日本軍隊投入戰爭,整個戰爭的過程就可
能延長。當然,如果美國軍隊參加戰爭,中國會派出軍隊支援北韓的,因為到那
時,蘇聯出兵是不方便的,它受到與美國簽訂的協定的限制,而中國則不受這樣的
限制。
金日成認為,日本軍隊參戰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派個兩三萬日本軍隊來,也不
能改變戰局,人民軍的士兵將戰鬥得更加堅決。至於美國參戰的可能性,他斷言:
“那幾乎不可能”,史達林已經告訴過他們,帝國主義不會幹涉,因而不必加以考
慮。但毛澤東還是提出:帝國主義的事,我們做不了主,我們不是他們的參謀長,
不能知道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不過準備一下總是必要的。我們打算在鴨綠江邊擺
上三個軍,帝國主義如果不干涉,沒有妨礙;帝國主義如果幹涉,不過三八線,我
們也不管;如果過了三八線,我們一定打過去。金日成對此一面表示感謝,一面則
婉言謝絕。
5月16日,即毛澤東與金日成會談的最後一天,毛澤東收到了莫斯科的電報,
電報表示同意毛澤東所提議的中朝締結一個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的建議,只是,莫斯
科以為,這不應當是在戰爭發動之前,而應當是在朝鮮已經成功地統一之後。
第十四章 北韓部隊越過三八線,韓戰爆發
由於統一朝鮮問題突然間擺到了中、蘇、朝三國面前,解放台灣的計劃受到了
嚴重影響,就在金日成訪蘇之前不久,中共還特別就武力統一台灣的一些具體作戰
設想與蘇聯軍事當局進行過深入的討論。而由於這時空軍和海軍的裝備正在陸續到
軍進攻台灣的各項先期工作也已經按部就班地迅速展開的情況下,他怎麼也想不到
史達林會突然間轉而贊成首先統一朝鮮。
毛澤東很委婉地對金日成表示:你們的大使已經幾次來同我談過這個問題,我
都告訴他現在還不可以。金日成則解釋說,蘇聯已經幫助我們做了許多準備,斯大
林也同意了,只要中國同意,我們不要任何幫助。不得已,毛澤東告訴金日成,這
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他需要請蘇聯大使立即向史達林核實一下。隨後毛澤東中止
了會談,緊急約見蘇聯駐華大使羅申,要求立即給史達林發電證實金日成的說法。
顯然毛澤東對史達林和金日成沒有事先與他商量這件事相當不滿意。幾年之後,
他在蘇聯大使以及與米高揚、與赫魯雪夫等人的談話中,曾經多次重提這件事,認
為自己實際上是被蒙在鼓裡,直到金日成跑來告訴他說史達林已經同意,他才知道
有這麼一回事。
第十三章 中共中央最終決定接受首先統一朝鮮這一既定事實
第二天晚上,蘇聯大使拿著史達林的電報來見毛澤東。電報說:
毛澤東同志:
在與朝鮮同志的談話中,菲利波夫(史達林使用的化名)和他的朋友們表示如
下意見:由於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同意朝鮮人著手重新統一的建議。但
有個附帶條件,即問題最終應該由中國同志和朝鮮同志共同來決定。如果中國同志
有不同意見,那麼對問題的解決就應該延遲,直到進行一次新的討論。會談中的細
節朝鮮同志可能會向您轉達。
鑑於史達林已經明確表態,毛澤東也就不便持反對態度了。他對蘇聯大使說,
他已經注意到朝鮮半島的情況,他完全同意朝鮮同志的估計,即由於美國勢力逐漸
退出南韓,朝鮮的局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過,他認為,恐怕有必要像中
蘇條約那樣,在中國和朝鮮之間迅速簽訂一個友好互助同盟條約。毛澤東顯然對金
日成的計劃可能帶來的後果有些擔心,因而想到中國需要為直接援助北韓做好准
備。
在與蘇聯大使會晤後,毛澤東立即在他的辦公室召集周恩來等在京的中央政治
局重要領導人開會,討論這一重要的情況變化。中共中央最終決定接受這一既成事
實。
5月15日,毛澤東再度與金日成等會談。他告訴金日成原來他考慮的是應當
首先解放台灣,在此之後再解決朝鮮問題,那樣中國將會更充分地援助北韓。但
既然統一朝鮮的問題已經在莫斯科得到批准,他同意首先統一朝鮮。
在這次會談中,金日成向毛澤東詳細介紹了他們的三階段計劃,即第一步進一
步加強兵力;第二步公開向南方提出和平統一方案;第三步,在和平統一方案遭到
南韓拒絕後則準備訴諸武力。毛澤東對此表示了肯定的意見。他強調,作戰計劃
要有充分準備,部隊行動要迅速,包圍主要城市,但不要為占領城市而延誤時間,
要集中兵力消滅敵人。不過,毛澤東還是對美國驅使日本軍隊或直接干預的可能性
有所擔心。他告訴金日成,一旦有兩三萬日本軍隊投入戰爭,整個戰爭的過程就可
能延長。當然,如果美國軍隊參加戰爭,中國會派出軍隊支援北韓的,因為到那
時,蘇聯出兵是不方便的,它受到與美國簽訂的協定的限制,而中國則不受這樣的
限制。
金日成認為,日本軍隊參戰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派個兩三萬日本軍隊來,也不
能改變戰局,人民軍的士兵將戰鬥得更加堅決。至於美國參戰的可能性,他斷言:
“那幾乎不可能”,史達林已經告訴過他們,帝國主義不會幹涉,因而不必加以考
慮。但毛澤東還是提出:帝國主義的事,我們做不了主,我們不是他們的參謀長,
不能知道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不過準備一下總是必要的。我們打算在鴨綠江邊擺
上三個軍,帝國主義如果不干涉,沒有妨礙;帝國主義如果幹涉,不過三八線,我
們也不管;如果過了三八線,我們一定打過去。金日成對此一面表示感謝,一面則
婉言謝絕。
5月16日,即毛澤東與金日成會談的最後一天,毛澤東收到了莫斯科的電報,
電報表示同意毛澤東所提議的中朝締結一個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的建議,只是,莫斯
科以為,這不應當是在戰爭發動之前,而應當是在朝鮮已經成功地統一之後。
第十四章 北韓部隊越過三八線,韓戰爆發
由於統一朝鮮問題突然間擺到了中、蘇、朝三國面前,解放台灣的計劃受到了
嚴重影響,就在金日成訪蘇之前不久,中共還特別就武力統一台灣的一些具體作戰
設想與蘇聯軍事當局進行過深入的討論。而由於這時空軍和海軍的裝備正在陸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