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灣島守備力量。

  對此,解放軍三度修改戰役計劃,參戰兵力增至16個軍。這大大增加了戰役准

  備時間,加上解放軍船艦嚴重不足,給蔣軍爭得了喘息之機。國民黨上下人心惶惶,

  島內社會秩序混亂,特別是海南失守後,很少有人再相信“共軍只能陸戰,不能渡

  海”的說法。在許多人看來,台灣步海南之後塵,落入中共之手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90英里的台灣海峽擋不住鄭成功的海師,今天潰不成軍的國軍又怎能阻擋住排山倒

  海的百萬雄師?

  為了防守台灣,蔣介石絞盡腦汁,無所不用其極。

  涵碧樓中的蔣介石如熱鍋上的螞蟻,暗地裡已開始考慮各種退路。

  於是,有些官員曾試探提出到菲律賓建立流亡政府問題。5 月26日,美國代理

  國務卿韋布曾向菲律賓政府詢問,蔣介石及其軍政要員是否可以去“避難”。菲律

  賓總統季里諾對此持不歡迎態度,外長羅慕洛說,如果蔣介石來菲律賓,他將下令

  要蔣在24小時內離境。

  第九章 一個叫金日成的朝鮮人

  1950年6 月15日,美國中央情報局遠東情報處對台灣局勢作了公開評估:“台

  灣在7 月15日以前可能遭到中共全面攻擊。由於國民黨軍隊軍紀蕩然,民心浮動,

  中共將於發動攻擊數周內順利占領台灣。”

  面對危局,台灣向美國發出呼救,要求美國派遣兩個中隊的戰機進駐台灣,以

  及從沖繩速運上萬噸武器彈藥支援台灣。但美國對此反應冷淡。

  世事難料!昔日一呼百應不可一世的蔣大總統真的已面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

  不靈的絕境了!

  風雲突變!台灣海峽,忽然間橫空掠過一陣意想不到的風雲。一個叫金日成的

  朝鮮人救了四面楚歌的蔣介石。

  金日成,1912年4 月15日誕生在朝鮮平安南道大同郡古平面南里(今平壤市萬

  景台)的一個佃農家庭里。

  在金日成出生之前,朝鮮就已經淪為日本的殖民地。1925年秋天,由於日本侵

  略者的迫害,金日成的父親、朝鮮反日民族解放運動的早期領導人金亨稷流亡到中

  國東北,金日成也隨同父親一起渡過鴨綠江,到達奉天省的臨江縣。從此,金日成

  在中國度過了近四分之一世紀的生活、學習和鬥爭歲月。在這裡,他父親為了以後

  生活之便,給他請了一位中國老師教漢語,然後又把他送到臨江小學一年級讀書,

  後又入撫松第一小學繼續學中文。這使得年輕的金日成能操一口流利的漢語。後來

  金日成曾回憶道:

  “如果父親沒有很早就讓我學會中國話,那麼,我在中國度過四分之一世紀的

  過程中,每一步都會碰到語言障礙……如果我說不好中國話,就很難和中國人建立

  親密關係,也不可能順利地同他們結成抗日聯合戰線,在敵人的鎮壓極其殘酷的東

  北土地上根本就站不住腳……總之,我學會了中文,可以說給朝鮮革命帶來了很多

  好處。”

  1926年初,金日成離開撫松到吉林毓文中學讀書,遇到了一位支持革命的好校

  長——李光漢。此人與周恩來在南開學校時是同學,在思想品格、學識修養方面受

  到周恩來的影響甚大。直到晚年,金日成還惦記、感激李光漢校長對自己的幫助:

  “我在進行青年學生運動和地下活動時期,多次得到這位老師的幫助。他明知我因

  為革命工作常常缺課,卻裝作不知道,並且從各方面保護我,不許被軍閥當局收買

  的反動教員隨便觸動我。軍閥和領事館警察要來抓我,他先通知我快逃。因為校長

  是有良心的知識分子,所以有許多思想家能夠在他屬下站住腳進行活動。

  “李光漢屬於中國民族主義左派,是周恩來總理的中學同學,是從小就受到周

  恩來影響的有良心的知識分子。我知道周總理和李光漢校長的關係是在幾十年後的

  事情。有一次,我同前來我國訪問的周總理談話,回憶青年時代,談到給了我很多

  幫助的中國人時,提到了李光漢校長的名字。周總理聽了非常高興,說李光漢是他

  在天津南開大學附中念書時的同學。”

  此外,金日成說,他在毓文中學從事革命活動的熟人中,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

  人物馬駿。馬駿在南開學校時是周恩來的密友,他們一起領導過天津的學生愛國運

  動,一起創立覺悟社,一起遭到反動軍閥逮捕,感情極深。後來馬駿到吉林創建共

  產黨組織時,曾在毓文中學任教,對金日成也有過影響。

  為聯合抗日,金日成在建立朝鮮反日民族統一戰線組織——祖國光復會的1936

  年間,還擔任過中國東北抗日聯軍師長的職務。他領導的朝鮮抗日力量,在東北發

  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為中國的抗日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48年9 月9 日,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朝鮮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朝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