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心中酸楚難言,喬晴一張口頓生哽咽,幾乎說不出話來,他多麼好的兒子,為何被那倒霉東西糟蹋,為何又讓她這樣失望。
手絹擦眼,緩了緩,喬晴才道,「雖是還未成親,可好歹已經定下,她卻做出如此招搖的事情來,絲毫不顧及我們陶府,又將你置於何地,不是朝著你的臉面上打耳光麼。」
仍是溫聲細語,帶著沙啞的哭腔,不見憤怒,倒是分外委屈,「澄兒,別在意,娘再為你尋一家好姑娘,不叫你再受這般侮辱。」
陶澈只埋頭塞了滿嘴,見對面不吭聲,伸腳踹去,這才聽陶澄暫且應下。
一頓晚飯吃的尤其緩慢,喬晴絮絮叨叨的說起久遠之前的事情,懷念他們還是小孩子時,到處亂跑,一個比一個能鬧騰,她多希望雙九是個姑娘,可惜這輩子害了小子福,還是得了一個要操心的。
陶澈憋悶的也想要掉淚,好容易待到要散了,喬晴命丫鬟取了壇酒來,「我剛嫁給老爺時,學了一段時間釀酒,不剩幾壇了,你們兄弟倆拿去嘗嘗。」
陶澄抱著酒罈,陶澈拿著兩酒碗,屏退侍人後仍是不放心坐在院中講話,最後躲到了屋頂上去,能一眼望見蘇州運河,望見蒼穹星月。
滿上酒,酒香縈繞,兩人相顧無言的對飲了一碗。
陶澄躺下身,心中鬱結稍散,身旁陶澈與他並著肩,他感慨道,「我們很久沒有這樣了。」
「是啊,有個把月了。」陶澈也嘆,「還記得我們頭一回嘗酒麼?爹拿著一小杯,我們只是沾了沾唇就被辣的直哭。」
陶澄笑起來,「記得,五歲時,剛受教於郭先生。」
難以抑制的又想起輕陌來,他回味道,「後來我端了一小盅去給輕陌,他全喝了,鼻涕眼淚流了滿臉,幾個眨眼功夫就醉暈過去。」
陶澈壓根不知這事兒,聽起來只覺得輕陌很愚蠢,「你也忒壞了,一個壞,一個蠢。」
「他倒是沒怨我,只道是我給的,他就要。」
陶澈不知滋味,若不是出了這一出鬧劇,放平日裡,一年半載可能都想不起還有輕陌這一個人,他問,「記得你那時天天往偏院裡跑,你就那麼喜歡他麼。」
陶澄歪過頭對他輕笑,「還是托你的福,你又吵又鬧,我可煩你,與你一對比,輕陌又安靜又乖巧,不枉我日日掛念。」
陶澈啞口無言,瞪著陶澄控訴。
陶澄望回夜空,「就是那麼喜歡,從五歲就喜歡,算命先生說了,我們姻緣註定。」
「算命先生你也信!他算到你們是親兄弟了麼?」陶澈隱隱崩潰,「娘因為華...因為大奶奶吃了多少苦,她要是知道你們倆攪和在一起,一準兒氣的能殺了輕陌。」
「不會的。那日娘同我說,這是她心裡的坎兒,若是她對輕陌動了殺念,她這道坎兒更是無法邁過,這一輩子都要受折磨的吧。」
陶澈蹙眉,「難道娘眼睜睜看著你和他私奔,她就能不受折磨嗎?」
陶澄沉默了半晌,「我走了,陶府和娘都還有你,我若是留下來...留下來娶妻生子,於父母盡忠孝...」說著合上眼眸,「沒有這種『若是』。還記得我跟你說我深夜去屋頂掀瓦片偷看他麼?」
陶澈低聲的「嗯」,「無法想像。」
陶澄不理會他,繼續道,「月光慘澹的照著他,我看見他哭濕了滿臉。那一晚我就下定決心,待娘生完,無論怎麼樣我都要帶他離開。」
「陶澈,我們六歲時他離開去常州,之後十年間,你也看到我是如何懇求爹娘也送我去一次,書信通了兩封被娘發現,從此杳無音信。我們十六歲時他回來,我和他見個面如同做賊,那時我只覺得我陶府大少爺的名頭徒有累贅,我只想同他說說話罷了。」
陶澈無言,酒水連番灌下,衣衫前襟被染濕,黏在胸口,有些難受。
陶澄也起身滿上一碗,同他相碰,他喝完笑道,「以前輕陌話不多,問一句說一句,現在皮的不行,活像拜了個說書的為師父。」
陶澈想起那晚在雅間聽輕陌長矛大槍還揣榔頭,沒忍住也勾了勾唇角,他問,「為何?」
「說是因著為了把刺繡賣出去,磨破了一層嘴皮子。」陶澄莞爾,「挺好的,我喜歡聽他講話,聽他念念叨叨。」
夜空愈發深遠,林葉簌簌。
酒罈空了,最後兩碗相碰,陶澈道,「哥,你之前為了誆騙我們說了那麼多謊話,你要和他一起走這句是不是真的?」
陶澄只微微一笑,「陶府有爹和你,娘有你和雙九,我無甚牽掛的。」
酒碗也空了,陶澈一抹嘴,搖搖頭,「既然鐐銬不行,那我便用刀劍阻止你。」
陶澄看他一臉醉態,一巴掌拍在他後腦上,「做你的春秋大夢吧。」
第三十五章
天光蒙蒙亮,隱在薄薄的晨霧中,能聽見清脆悅耳的鳥鳴。
陶澄見小廝趴在石桌上睡的無知無覺,心裡輕輕笑,守著小主睡在屋外,似乎連早點都準備好了,一碗石花粉和兩盒芙蓉酥,這不是等著討賞是什麼?
陶澄走近,拍拍小廝肩頭,不見動靜,遂彈了他一個腦瓜崩兒,「杜六,醒醒,賞你金子了。」
杜六被額頭上的痛楚喚醒,一雙眼惺忪茫然,看到眼前人時糊糊的道,「陶大公子,你們回來了。」
手絹擦眼,緩了緩,喬晴才道,「雖是還未成親,可好歹已經定下,她卻做出如此招搖的事情來,絲毫不顧及我們陶府,又將你置於何地,不是朝著你的臉面上打耳光麼。」
仍是溫聲細語,帶著沙啞的哭腔,不見憤怒,倒是分外委屈,「澄兒,別在意,娘再為你尋一家好姑娘,不叫你再受這般侮辱。」
陶澈只埋頭塞了滿嘴,見對面不吭聲,伸腳踹去,這才聽陶澄暫且應下。
一頓晚飯吃的尤其緩慢,喬晴絮絮叨叨的說起久遠之前的事情,懷念他們還是小孩子時,到處亂跑,一個比一個能鬧騰,她多希望雙九是個姑娘,可惜這輩子害了小子福,還是得了一個要操心的。
陶澈憋悶的也想要掉淚,好容易待到要散了,喬晴命丫鬟取了壇酒來,「我剛嫁給老爺時,學了一段時間釀酒,不剩幾壇了,你們兄弟倆拿去嘗嘗。」
陶澄抱著酒罈,陶澈拿著兩酒碗,屏退侍人後仍是不放心坐在院中講話,最後躲到了屋頂上去,能一眼望見蘇州運河,望見蒼穹星月。
滿上酒,酒香縈繞,兩人相顧無言的對飲了一碗。
陶澄躺下身,心中鬱結稍散,身旁陶澈與他並著肩,他感慨道,「我們很久沒有這樣了。」
「是啊,有個把月了。」陶澈也嘆,「還記得我們頭一回嘗酒麼?爹拿著一小杯,我們只是沾了沾唇就被辣的直哭。」
陶澄笑起來,「記得,五歲時,剛受教於郭先生。」
難以抑制的又想起輕陌來,他回味道,「後來我端了一小盅去給輕陌,他全喝了,鼻涕眼淚流了滿臉,幾個眨眼功夫就醉暈過去。」
陶澈壓根不知這事兒,聽起來只覺得輕陌很愚蠢,「你也忒壞了,一個壞,一個蠢。」
「他倒是沒怨我,只道是我給的,他就要。」
陶澈不知滋味,若不是出了這一出鬧劇,放平日裡,一年半載可能都想不起還有輕陌這一個人,他問,「記得你那時天天往偏院裡跑,你就那麼喜歡他麼。」
陶澄歪過頭對他輕笑,「還是托你的福,你又吵又鬧,我可煩你,與你一對比,輕陌又安靜又乖巧,不枉我日日掛念。」
陶澈啞口無言,瞪著陶澄控訴。
陶澄望回夜空,「就是那麼喜歡,從五歲就喜歡,算命先生說了,我們姻緣註定。」
「算命先生你也信!他算到你們是親兄弟了麼?」陶澈隱隱崩潰,「娘因為華...因為大奶奶吃了多少苦,她要是知道你們倆攪和在一起,一準兒氣的能殺了輕陌。」
「不會的。那日娘同我說,這是她心裡的坎兒,若是她對輕陌動了殺念,她這道坎兒更是無法邁過,這一輩子都要受折磨的吧。」
陶澈蹙眉,「難道娘眼睜睜看著你和他私奔,她就能不受折磨嗎?」
陶澄沉默了半晌,「我走了,陶府和娘都還有你,我若是留下來...留下來娶妻生子,於父母盡忠孝...」說著合上眼眸,「沒有這種『若是』。還記得我跟你說我深夜去屋頂掀瓦片偷看他麼?」
陶澈低聲的「嗯」,「無法想像。」
陶澄不理會他,繼續道,「月光慘澹的照著他,我看見他哭濕了滿臉。那一晚我就下定決心,待娘生完,無論怎麼樣我都要帶他離開。」
「陶澈,我們六歲時他離開去常州,之後十年間,你也看到我是如何懇求爹娘也送我去一次,書信通了兩封被娘發現,從此杳無音信。我們十六歲時他回來,我和他見個面如同做賊,那時我只覺得我陶府大少爺的名頭徒有累贅,我只想同他說說話罷了。」
陶澈無言,酒水連番灌下,衣衫前襟被染濕,黏在胸口,有些難受。
陶澄也起身滿上一碗,同他相碰,他喝完笑道,「以前輕陌話不多,問一句說一句,現在皮的不行,活像拜了個說書的為師父。」
陶澈想起那晚在雅間聽輕陌長矛大槍還揣榔頭,沒忍住也勾了勾唇角,他問,「為何?」
「說是因著為了把刺繡賣出去,磨破了一層嘴皮子。」陶澄莞爾,「挺好的,我喜歡聽他講話,聽他念念叨叨。」
夜空愈發深遠,林葉簌簌。
酒罈空了,最後兩碗相碰,陶澈道,「哥,你之前為了誆騙我們說了那麼多謊話,你要和他一起走這句是不是真的?」
陶澄只微微一笑,「陶府有爹和你,娘有你和雙九,我無甚牽掛的。」
酒碗也空了,陶澈一抹嘴,搖搖頭,「既然鐐銬不行,那我便用刀劍阻止你。」
陶澄看他一臉醉態,一巴掌拍在他後腦上,「做你的春秋大夢吧。」
第三十五章
天光蒙蒙亮,隱在薄薄的晨霧中,能聽見清脆悅耳的鳥鳴。
陶澄見小廝趴在石桌上睡的無知無覺,心裡輕輕笑,守著小主睡在屋外,似乎連早點都準備好了,一碗石花粉和兩盒芙蓉酥,這不是等著討賞是什麼?
陶澄走近,拍拍小廝肩頭,不見動靜,遂彈了他一個腦瓜崩兒,「杜六,醒醒,賞你金子了。」
杜六被額頭上的痛楚喚醒,一雙眼惺忪茫然,看到眼前人時糊糊的道,「陶大公子,你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