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仲業,這樣好嗎?我擔心這是劉玄德的詭計。”同樣在城上觀察敵軍動向的伊籍感到有些忐忑不安,發出了疑問。
“機伯無需擔心,時間拖得越久,就對我們越有利!這不過是那劉備故弄玄虛之計,想引誘我軍主動出擊,趁機沖入城門,可惜我偏偏不上這個當,我等嚴加防守,等待主公來援就行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文聘雖然也覺得有些不放心,但任他怎麼想也想不出敵人會施出什麼詭計,只得嚴命城中守軍不得懈怠。
儘管伊籍還是心存疑慮,不過想想文聘說得也很有道理,至少他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建議來,畢竟城中守軍只有三萬,主動出擊絕非良策,如今最佳的作戰目標就是拖延時間,等待援軍的到達。
而就在這個時候,城上所有人都全然沒有意識到,城下的南蠻兵陣營出現了一些變化,就在襄陽守軍的眼皮底下,一座頗具南蠻風格的營寨搭建完成了。
那一排排原本在陣前防護地嚴嚴實實的藤甲兵開始有條不紊的撤回營寨之內,而原本游離於後陣的二萬後備軍則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於戰場之中。
“這一仗我們贏定了!”
完成了這一系列部署的賈詡,這才如釋重負的鬆了一口氣,常年陰沉的臉上悄悄的浮起了一絲難以察覺的笑容。
就在兩軍對持之中,夜幕降臨了,昏沉的夜色仿佛預示著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正在悄然進行著……
“將軍,大事不好了!南蠻兵出現在城中了!”一名士兵跌跌撞撞地衝到文聘面前,回報著這則非常不利的消息。
“什麼?怎麼會讓他們攻進城內的?!”文聘大驚失色,完全沒有想到居然如此嚴密防守之下,居然還讓敵人殺了進來。
“敵軍不知從哪裡挖了一條地道,直通城內,如今越來越多的南蠻兵出現在城中,弟兄們措手不及,死傷慘重,請將軍儘快決斷。”那名士兵不敢有絲毫遲疑,立刻將城中的情況匯報給了文聘。
“地道!?從哪裡挖來的呢?”文聘心頭滿是疑惑,突然眼前一亮,怒罵道:“營寨,就是那該死的營寨!”
此刻,他終於明白了敵人為何要在他眼皮底下費力搭建一座本以為沒有任何價值的營寨,原來這座營寨的作用就是為了掩人耳目。
這距離城牆短短的三百米左右,只要有足夠的人力和器械,確實能夠在短短几個時辰內,神不知鬼不覺地挖出一條地道,避開堅實高聳的城牆,直接進入城內。
當然,如果在平常的戰鬥中,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文聘恰恰被敵人敢於在自己眼皮底下搭建營寨所迷惑,疏忽大意,只關注於那座沒有實際防禦價值的營寨,而忽略了敵人暗中消失的那二萬後備軍。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文聘心中默念道,耳畔卻傳來了越來越清晰的廝殺喊叫聲,喃喃道:“我該怎麼決定呢?”
第二百零七章 荊襄之戰
“敵軍勢大,如今我等又誤中奸計,不論從兵力上還是士兵上,我等都處於絕對劣勢,為了避免無畏死傷,我覺得,還是撤退為上策。”伊籍雖然為了自己沒有看穿敵人的意圖而懊惱,但是依然能夠看清楚眼下的局勢,條例清晰地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好,就按機伯的意思。全軍撤出襄陽,退守新野一線!”
一瞬間,文聘便作出了最正確的決定,暫時放棄襄陽城,留著有生力量,退守新野。
公元200年7月,太陽熱辣辣的照射在大地上。
作為中原腹地的荊襄大地之上,正不知不覺的見證一場激烈的戰爭。
在襄陽和新野之間的長坂坡上,正黑壓壓的堆積著勢不兩立的兩支軍隊。
由於倉促中得知襄陽失陷,蕭言急忙召集青州附近的兵力,趕來支援,加上自襄陽城撤出的二萬餘兵馬,總計十三萬;而馬童則在占領了襄陽城後,調兵遣將,麾下召集了不下十萬南蠻軍,加上益州本身的兵馬,共計十五萬。
對於雙方而言,的確,這場戰爭是一場豪賭。
就蕭言而言,一方面失去的城池必須奪回,否則全軍士氣必然受到打擊,影響之後一系列一統天下的戰爭部署;另一方面由於馬童這個西貝貨的存在,也預示著這場你死我活的血戰勢在必行。
對於馬童而言,占領的襄陽城根本不代表什麼,面對實力上絕對占優的蕭言,他能做地。就是趁著對手目前措手不及這個難得的機會,迅速摧毀對手的兵力,進而圖謀中原。
所以,對於雙方而言。同樣都是勝則全勝,敗則全敗。
對陣的雙方在烈日下保持著驚人地耐心,遼闊的長坂坡上充滿著肅殺的氣氛。
終於,對持的雙方在同一時間發起了戰鬥的號令,雙方近三十萬士兵揮舞著利刃,口中發出令人震耳欲聵的呼嘯,在地震山搖的鐵蹄聲中如同潮水般的相互衝刺。
蕭言冷靜的觀察了一下雙方實力對比,隨後一抬手,弓箭手張弓拔箭,萬箭齊發。落向敵軍之中。
只見凌厲的攻擊瞬間到達,密集攻擊地箭矢遮天蓋日,如死神降臨般直射天空。而後猛撲而下。
正在低頭猛衝的南蠻兵們活生生地被箭雨侵襲,人仰馬嘶,鮮血迸濺,慌亂的人影在雜亂地摔跌、撞擊,情況慘烈至極,被射中地不少南蠻兵甚至來不及呻吟就已斃命,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從後而上的同伴活活踐踏而過,在沒有任何反應的情況下一命嗚呼的。
“機伯無需擔心,時間拖得越久,就對我們越有利!這不過是那劉備故弄玄虛之計,想引誘我軍主動出擊,趁機沖入城門,可惜我偏偏不上這個當,我等嚴加防守,等待主公來援就行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文聘雖然也覺得有些不放心,但任他怎麼想也想不出敵人會施出什麼詭計,只得嚴命城中守軍不得懈怠。
儘管伊籍還是心存疑慮,不過想想文聘說得也很有道理,至少他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建議來,畢竟城中守軍只有三萬,主動出擊絕非良策,如今最佳的作戰目標就是拖延時間,等待援軍的到達。
而就在這個時候,城上所有人都全然沒有意識到,城下的南蠻兵陣營出現了一些變化,就在襄陽守軍的眼皮底下,一座頗具南蠻風格的營寨搭建完成了。
那一排排原本在陣前防護地嚴嚴實實的藤甲兵開始有條不紊的撤回營寨之內,而原本游離於後陣的二萬後備軍則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於戰場之中。
“這一仗我們贏定了!”
完成了這一系列部署的賈詡,這才如釋重負的鬆了一口氣,常年陰沉的臉上悄悄的浮起了一絲難以察覺的笑容。
就在兩軍對持之中,夜幕降臨了,昏沉的夜色仿佛預示著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正在悄然進行著……
“將軍,大事不好了!南蠻兵出現在城中了!”一名士兵跌跌撞撞地衝到文聘面前,回報著這則非常不利的消息。
“什麼?怎麼會讓他們攻進城內的?!”文聘大驚失色,完全沒有想到居然如此嚴密防守之下,居然還讓敵人殺了進來。
“敵軍不知從哪裡挖了一條地道,直通城內,如今越來越多的南蠻兵出現在城中,弟兄們措手不及,死傷慘重,請將軍儘快決斷。”那名士兵不敢有絲毫遲疑,立刻將城中的情況匯報給了文聘。
“地道!?從哪裡挖來的呢?”文聘心頭滿是疑惑,突然眼前一亮,怒罵道:“營寨,就是那該死的營寨!”
此刻,他終於明白了敵人為何要在他眼皮底下費力搭建一座本以為沒有任何價值的營寨,原來這座營寨的作用就是為了掩人耳目。
這距離城牆短短的三百米左右,只要有足夠的人力和器械,確實能夠在短短几個時辰內,神不知鬼不覺地挖出一條地道,避開堅實高聳的城牆,直接進入城內。
當然,如果在平常的戰鬥中,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文聘恰恰被敵人敢於在自己眼皮底下搭建營寨所迷惑,疏忽大意,只關注於那座沒有實際防禦價值的營寨,而忽略了敵人暗中消失的那二萬後備軍。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文聘心中默念道,耳畔卻傳來了越來越清晰的廝殺喊叫聲,喃喃道:“我該怎麼決定呢?”
第二百零七章 荊襄之戰
“敵軍勢大,如今我等又誤中奸計,不論從兵力上還是士兵上,我等都處於絕對劣勢,為了避免無畏死傷,我覺得,還是撤退為上策。”伊籍雖然為了自己沒有看穿敵人的意圖而懊惱,但是依然能夠看清楚眼下的局勢,條例清晰地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好,就按機伯的意思。全軍撤出襄陽,退守新野一線!”
一瞬間,文聘便作出了最正確的決定,暫時放棄襄陽城,留著有生力量,退守新野。
公元200年7月,太陽熱辣辣的照射在大地上。
作為中原腹地的荊襄大地之上,正不知不覺的見證一場激烈的戰爭。
在襄陽和新野之間的長坂坡上,正黑壓壓的堆積著勢不兩立的兩支軍隊。
由於倉促中得知襄陽失陷,蕭言急忙召集青州附近的兵力,趕來支援,加上自襄陽城撤出的二萬餘兵馬,總計十三萬;而馬童則在占領了襄陽城後,調兵遣將,麾下召集了不下十萬南蠻軍,加上益州本身的兵馬,共計十五萬。
對於雙方而言,的確,這場戰爭是一場豪賭。
就蕭言而言,一方面失去的城池必須奪回,否則全軍士氣必然受到打擊,影響之後一系列一統天下的戰爭部署;另一方面由於馬童這個西貝貨的存在,也預示著這場你死我活的血戰勢在必行。
對於馬童而言,占領的襄陽城根本不代表什麼,面對實力上絕對占優的蕭言,他能做地。就是趁著對手目前措手不及這個難得的機會,迅速摧毀對手的兵力,進而圖謀中原。
所以,對於雙方而言。同樣都是勝則全勝,敗則全敗。
對陣的雙方在烈日下保持著驚人地耐心,遼闊的長坂坡上充滿著肅殺的氣氛。
終於,對持的雙方在同一時間發起了戰鬥的號令,雙方近三十萬士兵揮舞著利刃,口中發出令人震耳欲聵的呼嘯,在地震山搖的鐵蹄聲中如同潮水般的相互衝刺。
蕭言冷靜的觀察了一下雙方實力對比,隨後一抬手,弓箭手張弓拔箭,萬箭齊發。落向敵軍之中。
只見凌厲的攻擊瞬間到達,密集攻擊地箭矢遮天蓋日,如死神降臨般直射天空。而後猛撲而下。
正在低頭猛衝的南蠻兵們活生生地被箭雨侵襲,人仰馬嘶,鮮血迸濺,慌亂的人影在雜亂地摔跌、撞擊,情況慘烈至極,被射中地不少南蠻兵甚至來不及呻吟就已斃命,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從後而上的同伴活活踐踏而過,在沒有任何反應的情況下一命嗚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