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孫黎意外地“咦”了一聲,接著面色一下子大變!只見空氣一陣顫抖,一個身影仿佛神靈一般從虛空中踏了出來!這個身影一頓未頓,直接舉起沙包大的拳頭朝著公孫黎的腦袋上砸去!

  “嘭!”公孫黎正是舊力剛去,新力未生之時,凝聚了龐大的血氣的拳頭直接將他陰氣凝結的身軀轟爆!漫天的陰氣四處亂竄!

  鬼物最怕陽氣、血氣,陳龍深深知道這個道理,沒有給對方一絲反應的機會,打爆公孫黎身軀的瞬間,猛然一指游離的鬼氣喝道:“收!”鋪天蓋地的空間之力席捲而出,將大部分的鬼氣收進了天師空間之中!

  陳龍出現到收取公孫黎的魂力都在剎那之間,沒有一個人反應過來,一拳的威力強悍如斯!

  第四卷皇陵古墓 第八十三章神一般的男人!(2)

  更新時間:2011-6-16 10:08:10 本章字數:2425

  天師空間將大部分的鬼氣、陰氣收取了進去,史風等人立刻轉危為安。

  那逃逸出去的鬼氣毫不停頓地縮進了玄陰之氣中,公孫黎的形體重聚了起來,此刻他身影模糊,魂力波動不已,已然受到了重創。“還我魂魄!”陰冷的聲音從他口中迸發而出,接著他看著陳龍的表情一變,愕然、不可置信等等在他臉上一閃而逝。“我認得你!”他神色複雜地說道。

  “嗷!”一聲厲嘯從公孫黎身後傳來,“他是何人?”這一聲問,明顯是對公孫黎說的。

  陳龍轉身看了看陷入瘋狂中的阿哲、阿東和胡文武,眼中殺機迸發:“這煞氣可有解?”

  公孫黎沒有理他,而是對趙氏說道:“此人,正是被那人選中之人!”

  趙氏明顯地身軀一震,接著深深看向陳龍:“如若殺了這人,那麼那人的千年布局不就不攻自破了?”

  公孫黎面上有些不自然:“如果你殺得了他,我全力支持你!”他可是深深忌憚和畏懼陳龍了,如果剛才那股空間之力再強大一些,他可真就被陳龍秒殺掉了。

  “這煞氣可有解?”陳龍的眼神銳利如劍,再一次問道,同時踏前一步,隨時準備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你應該知道,即使收回煞氣,這些人也已經完了。”公孫黎陰測測地笑了笑。

  趙氏嘿嘿冷笑,說出了一句令公孫黎面色大變的話來:“如果殺了施法之人,這些人便無礙了。”

  “你!”公孫黎氣得差點背過氣去,趕緊遠離了一些趙氏,生怕這卑鄙無恥的傢伙也偷襲他一下子。

  陳龍眉毛一挑,倒是沒想到這兩個傢伙彼此心不合,不過仔細想了想倒是釋然,公孫黎被他偷襲得手,現在實力大損,對他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威脅,想滅就滅,只是若真的去擊殺此鬼王的話,對方在最後性命關頭,反擊能力是非常強大的,強大到可以令化神期巔峰的修士深受重傷!陳龍法力原本就沒有恢復到巔峰,剛才一下的偷襲雖然時間極短,倒是無論瞬移還是蓄力的一擊,都消耗了大量的靈力,現在最多能發揮出一半的實力。如果再像剛才那樣的強大攻擊,頂多兩次,他的靈力就消耗殆盡了。趙氏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如果陳龍欲要殺死公孫黎,便肯定得擋住公孫黎的臨死一擊,那個時候他再爆發出最強攻擊,那麼陳龍性命堪憂!

  兩大鬼王聯手的話,陳龍殺不死他們,他們也奈何不了他,如今,趙氏的一句話,這是逼著陳龍殺死公孫黎,等著撿便宜。

  “趙愷,你不得好死!”公孫黎也在剎那間便想明白了其中因由,破口大罵,“老子即使是死也不會讓你如願的!”

  趙愷,乃是趙王爺的本名。但這個名字,陳龍和史風卻面色一變,敬重、佩服、愕然、不敢置信等等神情在兩人的面上閃現了出來。

  “你是趙愷?怎麼可能!”陳龍長吐出一口濁氣,語氣中儘是驚訝。

  倒不是這趙愷如何了得,而是史載中趙愷的個性和現在站在他面前如今的鬼王隻言片語中流露出來的性情,實在相差了太多!

  趙愷(1146—1180),宋孝宗第二子,生母為郭皇后。初封慶王,進封魏王於婺州義烏。

  趙愷自幼聰穎,為人寬宏厚道。雖出身富貴,但性不驕矜。不論父子、兄弟、王公貴人以及宦官宮女均一視同仁,以禮相持。孝宗登基後不久,便被封為雄武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慶王。乾道三年(1167年),莊文太子病故,趙愷依次當立為太子,但宋孝宗覺得趙愷為人過於厚道,越次立三子趙惇為太子。乾道七年(1171) 二月,加封趙愷為雄武、保寧軍節度使,進封魏王,兼判寧國府。

  對於如此巨大的宮廷變故,趙愷並不怨天憂人,而是在其位謀其政,精心吏治,心系黎民。當他初到寧國府時,寧國府的長史要與司馬一起分治寧國府,讓趙愷坐享其成。對此趙愷斷然拒絕。宋代的官制在我國古代素以官吏繁冗,百弊叢生而著稱。趙愷作為一個受冷遇的王室成員,能有如此清醒的頭腦並能身體力行,改革弊政,的確是難能可貴的。

  趙愷生活的年代正是宋金議和後,南北暫時穩定的時期。但由於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金兵南下掠奪,嚴重破壞了南方的農業。紹興三年(1133),宣州、太平州一帶的圩田坍廢,田園荒蕪,佃戶外流。趙愷到任後,非常重視圩田的修復。至孝宗乾道九年(1173),宣州修復了化成、惠民二圩舊堤,長40餘里,新增築9里有餘。這些圩岸高闊壯實,靠水一邊植榆柳,足捍風濤,大獲其利。由於修圩田政績突出,宋孝宗親自下詔嘉獎了他。南宋初年,隨著大批北人南遷,麥的需要量激增,促使南方麥的種植逐漸普及。趙愷非常重視這個問題,在收麥時,他發現了一株麥上面長了兩個穗頭,便畫作圖樣送給皇上,因此再次受到宋孝宗的嘉獎。宋孝宗在詔書中稱他:“以勸課藝植,農不游惰,宜獲瑞麥之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