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據陳龍所知,自己生活上千年的陵墓並不屬於其中的任意一個,元代盜墓猖獗,能盜的墓早就盜掉了,哪裡還會留下多少東西?宋朝雖然軍事領域軟弱,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的經濟是整個華夏大地首屈一指的,國民生產總值遙遙領先於遼、金、西夏的。經濟繁榮,帝王陵寢自然耗費龐大的人力物力建造的。陳龍對南宋統治者尤其不感冒的,生活在那個天下即將大亂,統治者依然紙醉金迷、歌舞昇平的時代,是他這樣的江湖遊俠的悲哀。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陳龍對南宋沒有時代的歸屬感,也不介意挖出那些王公貴族的屍骸鞭撻的,不過畢竟沒什麼意義。

  在距離紹興市東南方18公里處,有個名叫“攢宮”的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環抱,茶地綿延。陳龍孤身一人來到這裡,在茶地邊一塊寫著“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面前停了下來。“青山依舊,綠水長流,那幾個末代皇帝,如果知道自己死後落的如此悽慘下場,不知會有什麼感想。”茶地中突兀地站著幾叢形狀奇特、蒼遒孤傲的松樹,筆直的樹幹直到頂端才長出些許樹冠,這遺址里,除了幾棵枯松,還真的沒有什麼了。遺址被低矮的圍牆環繞,遊人可以進入其中祭拜,當然,陳龍只是冷冷地看了一會兒,至於祭拜,他不去鞭屍已經十分客氣了。

  當初從陵墓中走出來的時候,陳龍只是魂魄之身,並無實體,在地下游弋了很長時間才最終出來的。他知道,自己千年所在的陵墓,絕不是一般的帝王陵寢這麼簡單,否則的話,也不會有那麼多威力強大的禁制和稀奇古怪的機關。更加麻煩的是,裡面的墓道和墓穴十分複雜,他自己都沒有把握能夠找到。至於藉助什麼科學儀器探測,他壓根沒有想過,他都能借用陣法、禁制屏蔽掉信號探測的。

  和秦始皇陵相比,在不到2平方公里內擠著上百座陵墓的宋六陵無疑是逼仄的。而且,從宋六陵地下遙感考古的探測結果看,幾個區域內的墓葬,深度不大,從墓頂到地面約為4米。歷史上多數帝王陵墓都是恨不得越深越好,南宋統治者們為何甘願如此簡陋地下葬?

  史料記載,宋六陵是臨時的皇家陵園,以後收復中原,這些皇帝的靈柩都要移葬到河南鞏縣的宋陵。其原因,還是要回溯到那位哲宗皇后孟氏的遺言:“擇地攢殯,候軍事寧息,歸葬陵園。”這就是說,這兒只是南宋皇室暫時安放棺木的一個場所,等將來收復失地,棺木還是要遷回故園的。除了提出“暫厝”之外,孟氏還提出要“淺葬”,棺木和身體差不多大小就可以,陪葬品也只要身邊的財寶簡單陪葬就夠了。這些,都是為了方便將來將棺木遷回河南。正因為這樣的淺葬,才使得宋六陵如此容易遭到盜挖。

  “真亦假時假亦真,哲宗皇后孟氏非一般人啊!”陳龍感慨道,南宋統治者那個時候真的有收復失地的決心麼?很多人有過,但更多的人則選擇得過且過了。任何一個統治者,都會考慮到亡國後帝陵的安全,哪會如南宋這樣埋葬?

  “瞞天過海,還是……”在與鬼王遙喜的接觸中,陳龍知道夏曾扮演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郢王朱友珪(遙喜)在位僅八個月,就被其四弟朱友貞兵變迫其自殺身亡。先不論郴王朱友裕、博王朱友文、福王朱友璋、賀王朱友雍、建王朱友徽、康王朱友孜這些人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夏助均王朱友貞取得帝位,又在太行聚天地靈氣建造陵墓將遙喜禁錮起來究竟有怎麼樣的意義?遙喜雖然無法踏出陵墓一步,但修煉速度奇快是顯然易見的,僅是讓其修煉有成麼?

  在南宋這個時代,夏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他將一個時代玩弄於鼓掌之間,不可能沒有什麼手段的。宋六陵無疑是極為關鍵的一處地方,那麼,把這些帝王的屍骸轉移,瞞天過海自然是可能的。

  除了瞞天過海呢?

  陳龍眯著眼睛,心緒飄飛,陷入了一個又一個的謎團,始終抓不到關鍵的信息。

  “小伙子,你站在這很久了。”正當陳龍沉吟深思之時,耳旁傳來了一句蒼老的聲音。

  “老人家,你好啊!我在想事呢!”陳龍發現一個面龐十分蒼老的老人不知什麼時候站在了他的身邊。

  “年輕人在看這北陵麼?走,我帶你到那邊去看看南陵。呵呵,許多年前我還看到過一塊刻有‘宋高宗皇后之墓’的石碑呢!可惜早就不知道哪裡去了,不然的話像你這樣的旅遊的人還可以看看。”老人已經很老了,拄著一根不知道什麼木質的拐杖,身體顫顫巍巍的樣子,也許什麼時候就要倒下去,卻一副想要給陳龍引路看風景的樣子。

  第四卷皇陵古墓 一些話

  更新時間:2011-6-16 10:07:54 本章字數:29

  成績很慘澹 自己也覺得羞愧了 希望看書的朋友支持下 收藏下

  第四卷皇陵古墓 第四十七章搬山道人(1)

  更新時間:2011-6-16 10:07:54 本章字數:2638

  陳龍有些愕然,這麼一個老態龍鍾、行將就木的老人,竟然對他這樣如此普通的遊人如此熱情,著實有些古怪的。不是他對這個世界沒有信心,而是世道如此,大多數人冷漠異常的。難道是求財?似乎不像,做導遊求財讓他的孫子輩來就成了,何必拖著老邁的身子親自出來,難道家裡沒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