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銅人首領淡淡看著半空中的飛劍,眼神漠然,陳龍選擇硬碰硬的打法,容不得他選擇。手臂上的銅蠕動暴起,雙手持劍,銅劍輕點在地上,暴起一片火星。緊緊盯著飛劍,然後一躍而起,朝著飛劍砍過去。他要將陳龍的劍在蓄力完畢前擊下來。

  手指一勾,飛劍驟然掉轉,斜刺而出!銅人首領反手一划,銅劍劍尖一下子點在飛劍劍身上,以點破面!陳龍面色一變,果斷地放棄攻擊,流星劍飛射而回。不再保留,法力狂瀉而出,所謂內行看門道,光光剛才那一點,就讓陳龍明白對方的劍術造詣之高,堪稱宗師級。陳龍雖然自負劍術一流,但還遠未到那種程度。

  第三卷秦人遺洞 第十五章虎符(2)

  更新時間:2011-6-16 10:07:08 本章字數:2430

  銅人首領從空中落下,雙腳踩出兩個坑來,絲毫不費力地將兩隻銅腳拔出,然後目光落在陳龍身上。

  再次冷眼望著他,陳龍心中不禁產生一絲困惑,這些銅人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阻擋侵犯者的腳步?外面的魈只有化神期的修煉者才能消滅掉,通道里的二氧化碳對修士的危害那麼大,古代的時候可沒有什麼除二氧化碳的很好的方法,更沒有氧氣筒。也就是說,魈和長長的充斥二氧化碳的通道,幾乎是固若金湯的防衛了。那麼這些銅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殘忍地用活人澆注銅人,肯定不是為了玩樂的,如果是的話,那人絕對是變態,思維不可揣測的。防守似乎也沒有意義,這些銅人的戰鬥力並不可能消滅掉可以滅殺魈的人。

  這些想法只是一閃而逝,陳龍的眼眸中突然精光四射,那是法力輸出極為龐大的預兆,“拙!”輕喝一聲,流星劍挾著萬鈞之勢,閃電般轟向銅人首領。這個時候,一切的閃避都沒有任何作用了,銅人首領目光中人性化地流露出悲哀的神色,然後毅然決然地持劍舉過頭頂,用出所有的氣力,向前劈去!

  陳龍這次學乖了,流星劍並沒有向著他的頭顱刺,而是法力化成劍氣,直接轟進他的體內。“啪啪!啪啪啪!”陳龍這一擊沒有太大的聲勢,沒有產生任何的爆炸,因為他將劍氣全部轟入了銅人體內。銅人首領單手持劍撐在地上,目中平靜異常,一段輕微的靈魂波動傳來,“你贏了。”

  “是啊,贏了。可那又怎麼樣呢?”陳龍靜靜看著銅人首領慢慢化成銅粉,心中卻沒有絲毫喜悅。他的這一擊並沒有傷害到銅人首領的魂魄,感覺到魂魄的逸出,陳龍聳了聳肩,對著空無一物的一處說道:“來生找個好老婆,不要當兵了。”

  銅人首領魂魄傳來感激的意念,陳龍淡淡笑了笑,不過他的笑容很快凝固了,伸手想要阻止,不過已經遲了,銅人首領的魂魄眨眼間就進入了另一界。

  “最後這句話……”他抿了抿嘴,眼中閃過一絲迷茫,一絲驚愕,一絲瞭然。“屍山,血海,亂世,盛世,功德,天師。”眉頭挑了挑,然後沉默地將流星劍放回了芥子空間中。

  “搞定了。”史風幾人走了過來,對他說道,史風的面色有些蒼白,對付這麼多銅人,如果沒有胖子幫忙的話,實在難以搞定。

  “沒有傷害他們的魂魄吧?”

  “沒有,反正那些魂魄弱小得很,銅人被砍下腦袋他們就入輪迴了。”史風一屁股坐下,回答了陳龍一句,立刻閉眼恢復了起來。

  “今天打得很爽,這傢伙夠勁,陳龍,那些彈藥來。” 胖子抱著QLZ87式榴彈發射器,眉開眼笑,打爆了好幾個腦袋,令他感覺自己戰鬥力十分強悍了。

  陳龍苦笑,那些銅人御手並不是很厲害,加上有老邱和武輝的照應,胖子才能發揮出那麼大作用的,如果是面對那個可怕的魈,胖子開著坦克估計都動不了它分毫。那個魈的防禦力,普通的炮彈根本無濟於事的。

  “咦,你們看這個。”武輝從那堆銅粉中拾起一個古怪的東西,青銅鑄造,造型像虎。

  “這是虎符吧?”老邱眨了眨眼,有些好奇地上前仔細看了看,要知道,秦漢時候的虎符,都是無價之寶。

  目前我國出土發現的虎符都是秦國的,一共三件,新郭虎符、杜虎符、陽陵虎符。“虎符”為古代帝王調動軍隊之信和物。授予地方官吏或者統兵將領以兵權,既以虎符的左半授予,待要調動軍隊時,即派使臣持虎符的右前往駐地。地方官吏或統兵將領兩半虎符對合,驗明無誤,即應發兵。虎符盛行於戰國、秦、漢。

  戰國晚期秦的新郭虎符,其錯金銘文40個字:“甲兵之符,右才(在)王,左才新郪。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雖母(毋)會符,行殹(也)。”

  杜虎符是1973年在西安郊區山門口公社發現的,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高4?4厘米,長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頸有一小孔,虎作走動形,尾端捲曲。鍺金銘文九行、四十宇:"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土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隧之事,雖毋會符,行也。"銘文最後一句,其意思是:如果軍情緊急。不必等會符,可以舉烽火報訊,立即行動。新郭虎符,現為法國巴黎陳氏所收藏。

  陽陵虎符,相傳山東省臨城出土,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是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頒發給陽陵駐守將領的銅製兵符。虎符高3.14厘米,長8.9厘米,虎形,有左右兩半。銘文為:“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此件為秦代之物。虎頸至胯間左右各有錯金篆書銘文兩行十二字,書曰:“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陽陵”。陽陵為秦之郡名,即今陝西高陵縣。此件銅質,為秦始皇授予駐守陽陵將領之虎符。因年代已久,對合處生鏽,左右不能分開,整體形成一藝術品。伏虎臥地,昂首前視曲尾上翹。虎符字體謹嚴渾厚,風格端莊,筆法圓轉,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