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1901年11月 進入江田島海軍軍官學校。
1904年11月4日 畢業於海軍軍官學校,以海軍少尉候補生身份參加日俄戰爭。
1905年5月27日 在“日進”號戰艦參與日本海海戰時負傷,左手手指被炸掉兩
根。
1905年8月31 日授海軍少尉銜。
1906年4月1 日根據日本海海戰中的表現,被授予六等功勳單光旭日勳章、明
治三十七~八年戰役從軍紀念章。
1907年8月5日 入海軍炮術學校。
1907年9月28 日授海軍中尉銜。
1907年12月16 日海軍炮術學校結業,轉入海軍水雷學校。
1908年4月20日 海軍水雷學校結業。
1909年10月11日 授海軍大尉銜,任訓練艦隊宗谷分隊長。
1910年12月1日 被錄取為海軍大學乙種學生。
1911年5月22日 海軍大學乙種學生教程畢業,入海軍炮術學校高等科。
1911年12月1日 海軍炮術學校高等科畢業,任海軍炮術學校教官兼分隊長、海
軍經理學校教官。
1912年12月1日 任佐世保預備艦隊參謀。
1914年5月27日 任橫須賀鎮守府副官兼參謀。
1914年12月1日 入海軍大學學習甲種課程。
1915年11月7日 因在大正三~四年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被授予
四等瑞寶勳章、大正三~四年戰役從軍紀念章。
1915年12月13日 晉升海軍少佐。
1916年 登記為山本帶刀之養孫,改姓山本。
1916年12月1日 海軍大學畢業,任第 2艦隊參謀。
1917年7月 在海軍省軍務局任職,併兼海軍教育本部部員、海軍技術本部技術
會議委員。
1918年8月 與三橋禮子結婚(婚後育有二子二女)。
1919年—1921年 以外交官身份赴美國留學。
1919年12月1日 授海軍中佐。
1921年12月1日 任海軍大學教官。
1923年6月—1924年3月 出使歐美各國。
1923年12月1日 晉升海軍大佐。
1924年9月1日 調霞浦海軍航空隊任職。
1925年1月7日 任霞浦海軍航空隊副隊長兼教育長。
1925年12月—1928年3月 出任日本駐美大使館海軍武官。
1928年8月 出任巡洋艦“五十鈴”艦長。
1928年12月10日 調任航空母艦“赤城”號艦長。
1929年11月 參加倫敦海軍裁軍會議。授海軍少將軍銜。
1930年12月 任海軍航空本部技術處處長。
1931年10月 授予二等瑞寶勳章。
1933年10月 任第1航空戰隊司令官(以“赤城”號為旗艦)。
1934年9月—1935年2月 擔任倫敦海軍裁軍預備會議代表,出使英國。
1934年11月15日 授海軍中將銜。
1935年12月 任海軍航空本部部長。
1936年12月1日 出任海軍省次官。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變”爆發,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1937年7月12日海軍軍令部秘密制訂對華作戰方案,準備將戰火擴大到華中、華
南。
1937年8月9日 日本海軍陸戰隊在上海製造事端,釀成“大山事件”。
1937年12月12日 日本海軍航空兵轟炸美國炮艇“珀內”號,釀成“珀內號事
件”。
1938年4月15日 兼海軍航空本部部長。
1939年1月4日 近衛內閣垮台。
1939年3月23日 被授予一等瑞寶勳章。
1939年8月28日 平沼內閣全體辭職。
1939年8月30日 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兼第1艦隊司令長官。
1939年9月1日 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0年7月22日 近衛文磨第二次組閣,通過《基本國策綱要》和《適應世界形
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決定南進。
1940年9月23日 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北部,邁出南進第一步。
1940年9月27日 日本同德、意簽訂《德日意三國同盟條約》。
1940年11月15日 授予海軍大將軍銜。
1940年11月下旬 到東京與海軍大臣及川古志郎大將商談偷襲珍珠港計劃。
1941年1月 在“長門”號給海軍大臣及川寫了《關於戰備的意見》,第一次
正式提出襲擊珍珠港的設想。
1941年3月10日 大西瀧次郎向山本遞交了襲擊珍珠港作戰的草案。
1941年4月11日 下令聯合艦隊的第1航空母艦戰隊、第2航空母艦戰隊、第4航
空母艦戰隊合編成第1航空艦隊。
1941年4月13日 日本與蘇聯簽訂《日蘇中立條約》。
1941年4月16日 日美談判開始。
1941年7月2日 日本御前會議通過《適應形勢演變的帝國國策綱要》,決定為
達到向南方擴張的目的,不辭與英美一戰。
1941年7月25日 日軍侵占法屬印度支那南部。英美隨後宣布凍結日本資產,禁
止對日石油輸出。
1941年9月11—16日 聯合艦隊在海軍大學舉行圖上作戰演習,討論珍珠港作戰
問題。
1941年9月6日日本御前會議審議通過《帝國國策施行要領》,決定發動太平洋
戰爭。
1941年10月18日 法西斯元兇東條英機授命組閣。
1904年11月4日 畢業於海軍軍官學校,以海軍少尉候補生身份參加日俄戰爭。
1905年5月27日 在“日進”號戰艦參與日本海海戰時負傷,左手手指被炸掉兩
根。
1905年8月31 日授海軍少尉銜。
1906年4月1 日根據日本海海戰中的表現,被授予六等功勳單光旭日勳章、明
治三十七~八年戰役從軍紀念章。
1907年8月5日 入海軍炮術學校。
1907年9月28 日授海軍中尉銜。
1907年12月16 日海軍炮術學校結業,轉入海軍水雷學校。
1908年4月20日 海軍水雷學校結業。
1909年10月11日 授海軍大尉銜,任訓練艦隊宗谷分隊長。
1910年12月1日 被錄取為海軍大學乙種學生。
1911年5月22日 海軍大學乙種學生教程畢業,入海軍炮術學校高等科。
1911年12月1日 海軍炮術學校高等科畢業,任海軍炮術學校教官兼分隊長、海
軍經理學校教官。
1912年12月1日 任佐世保預備艦隊參謀。
1914年5月27日 任橫須賀鎮守府副官兼參謀。
1914年12月1日 入海軍大學學習甲種課程。
1915年11月7日 因在大正三~四年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被授予
四等瑞寶勳章、大正三~四年戰役從軍紀念章。
1915年12月13日 晉升海軍少佐。
1916年 登記為山本帶刀之養孫,改姓山本。
1916年12月1日 海軍大學畢業,任第 2艦隊參謀。
1917年7月 在海軍省軍務局任職,併兼海軍教育本部部員、海軍技術本部技術
會議委員。
1918年8月 與三橋禮子結婚(婚後育有二子二女)。
1919年—1921年 以外交官身份赴美國留學。
1919年12月1日 授海軍中佐。
1921年12月1日 任海軍大學教官。
1923年6月—1924年3月 出使歐美各國。
1923年12月1日 晉升海軍大佐。
1924年9月1日 調霞浦海軍航空隊任職。
1925年1月7日 任霞浦海軍航空隊副隊長兼教育長。
1925年12月—1928年3月 出任日本駐美大使館海軍武官。
1928年8月 出任巡洋艦“五十鈴”艦長。
1928年12月10日 調任航空母艦“赤城”號艦長。
1929年11月 參加倫敦海軍裁軍會議。授海軍少將軍銜。
1930年12月 任海軍航空本部技術處處長。
1931年10月 授予二等瑞寶勳章。
1933年10月 任第1航空戰隊司令官(以“赤城”號為旗艦)。
1934年9月—1935年2月 擔任倫敦海軍裁軍預備會議代表,出使英國。
1934年11月15日 授海軍中將銜。
1935年12月 任海軍航空本部部長。
1936年12月1日 出任海軍省次官。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變”爆發,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1937年7月12日海軍軍令部秘密制訂對華作戰方案,準備將戰火擴大到華中、華
南。
1937年8月9日 日本海軍陸戰隊在上海製造事端,釀成“大山事件”。
1937年12月12日 日本海軍航空兵轟炸美國炮艇“珀內”號,釀成“珀內號事
件”。
1938年4月15日 兼海軍航空本部部長。
1939年1月4日 近衛內閣垮台。
1939年3月23日 被授予一等瑞寶勳章。
1939年8月28日 平沼內閣全體辭職。
1939年8月30日 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兼第1艦隊司令長官。
1939年9月1日 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0年7月22日 近衛文磨第二次組閣,通過《基本國策綱要》和《適應世界形
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決定南進。
1940年9月23日 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北部,邁出南進第一步。
1940年9月27日 日本同德、意簽訂《德日意三國同盟條約》。
1940年11月15日 授予海軍大將軍銜。
1940年11月下旬 到東京與海軍大臣及川古志郎大將商談偷襲珍珠港計劃。
1941年1月 在“長門”號給海軍大臣及川寫了《關於戰備的意見》,第一次
正式提出襲擊珍珠港的設想。
1941年3月10日 大西瀧次郎向山本遞交了襲擊珍珠港作戰的草案。
1941年4月11日 下令聯合艦隊的第1航空母艦戰隊、第2航空母艦戰隊、第4航
空母艦戰隊合編成第1航空艦隊。
1941年4月13日 日本與蘇聯簽訂《日蘇中立條約》。
1941年4月16日 日美談判開始。
1941年7月2日 日本御前會議通過《適應形勢演變的帝國國策綱要》,決定為
達到向南方擴張的目的,不辭與英美一戰。
1941年7月25日 日軍侵占法屬印度支那南部。英美隨後宣布凍結日本資產,禁
止對日石油輸出。
1941年9月11—16日 聯合艦隊在海軍大學舉行圖上作戰演習,討論珍珠港作戰
問題。
1941年9月6日日本御前會議審議通過《帝國國策施行要領》,決定發動太平洋
戰爭。
1941年10月18日 法西斯元兇東條英機授命組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