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威夷。

  5月26日,尼米茲急切等待的第16特遣艦隊停靠珍珠港。當哈爾西海軍中將前來

  向總司令報到時,尼米茲發現這個通常永遠是精神飽滿的將領被嚴重的皮炎弄得筋

  疲力盡,不由得大吃一驚,這是他沒有料到的。身材高大、體魄健壯,但長相出奇

  醜陋的哈爾西中將,當時是美國最有名的航空母艦指揮官。他是半個水手,半個飛

  行員,是個全才的海軍軍人。由於他對馬紹爾群島敵占區的進攻非常成功和運載杜

  立特空襲東京,他成了太平洋戰爭初期美國人可以引為驕傲的第一位海軍英雄。有

  鑑於此,尼米茲很希望領導藝術有了長進、指揮航空母艦有方的哈爾西,在或許是

  整個戰爭的最關鍵的一場海戰中指揮美國的海軍部隊。

  哈爾西雖然為他自己不能指揮這次作戰感到難過,但他卻以間接的方式為這次

  作戰作出了貢獻,這就是他無私地向尼米茲推薦了他的巡洋艦司令雷蒙德·斯普魯

  恩斯海軍少將。時年56歲的斯普魯恩斯被人們稱為“機器人”,他同烈性子“公牛”

  哈爾西不同,以戰術判斷準確和頭腦冷靜著稱,是一個講究方法的文靜的策略家。

  尼米茲曾精闢地評論他說:“斯普魯恩斯是將軍的將軍”,具有卓越的判斷力,

  “他這樣的指揮官總是先對各種情況進行徹底的調查了解,然後進行細緻周密的考

  慮,一旦決定打,就狠狠地打。”他大膽而不魯莽,對打仗具有某種特殊的謹慎和

  感覺。

  5月27日,珍珠港汽笛長鳴,水手們歡呼雀躍,迎接在珊瑚海海戰中負了重傷的

  “約克城”號的歸來。尼米茲穿著長筒靴,和船塢的修船工一起檢查了寬大的船殼

  了下令這艘本來需用3個月才能修好的航空母艦“必須在3天之內修好”。

  第二天,尼米茲召集弗萊徹和斯普魯恩斯一起就戰術問題進行了緊張的磋商。

  他向兩位司令官詳細說明了他的作戰方針:美國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條件下,必須利

  用自己已掌握了對方情況的有利條件,出其不意,先發制人,使敵航空母艦處於被

  動挨打的地位。預計日軍突擊部隊將在6月4日(日本時間是6月5日)晨發起攻擊,

  攻擊機從南面飛向中途島,搜索機從北面、東面和南面進攻。在這個時候,連夜沿

  西南方向航線前進的美國特混艦隊,應當在中途島以北200海里處待命,因為該海域

  正好處於從西北方向攻擊中途島的日本艦隊的側面。一旦接到美國偵察機有關敵軍

  所在位置、航線、航速的第一個報告,即準備發動攻擊。只要掌握好了時機,就能

  在敵人航空母艦上的一半艦載機起飛襲擊中途島時,去攔擊敵航空母艦。如再進一

  步掌握好時機,就能在進攻中途島的半數敵機尚未返航時,打擊敵航空母艦。顯然,

  這一切的前提是美軍航空母艦必須有準確的算度,第16和第17特混艦隊要在6月3日

  於中途島東北的“運氣點”準時會合。如果弗萊徹珊柵來遲,斯普魯恩斯就會處於

  困境,或者被迫單獨出擊。如果他到得太早,就得潛伏在該海區等待斯普魯恩斯,

  那樣就很可能被日軍發現。會合固然要求精確地計算時間,而進攻時機的選擇更需

  要精細、恰當,不能有絲毫差錯。尼米茲對兩位將軍明確地說道:“你們必須掌握

  既要勇敢但又不莽撞的原則,即在給予優勢敵軍重創之前避免暴露我軍力量。一旦

  暴露,就要給敵人以較大的殺傷。”

  5月28日,斯普魯恩斯少將指揮第16特混艦隊(擁有“大黃蜂”號和“企業”號

  兩艘航空母艦、5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11艘驅逐艦)離開珍珠港,2天後,弗

  萊徹的第17特混艦隊(包括“約克城”號航空母艦,2艘重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也

  從珍珠港出發,按尼米茲精心策劃好的日程和航線,向預定待機地點進發。

  然而對這一切還都蒙在鼓裡的日本海軍,仍按計劃踏上了征服中途島的航程。

  5月27日是東鄉平八郎將軍指揮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大勝俄國艦隊37周年紀念日。

  人們身著盛裝紛紛涌到街頭慶祝日本海軍引以為自豪的日子——海軍節,日本報紙

  照例又吹響了它所有喇叭,向日本海軍獻媚:“今年的海軍節不只是個紀念性的日

  子、回憶性的日子,還是個大功告成的日子。日本海軍不僅在37年前戰果赫赫,而

  且,此後它又一次次地立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更大的軍功……這是達到頂峰的時刻,

  是大功告成的時刻。”

  《日本時報與GG報》還特意對日本海海戰中的山本五十六進行了吹捧:

  “就是在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戰役中,海軍士官生山本失去了2個手指。要是他

  失去3個手指,按規定他就不能留在海軍里了。可以說,一個手指之差使這位士官生

  得以在37年後擔負起了已故海軍大將東鄉相同的職責。因此人們可以稱這是上天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