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而各兵團之存亡關係國家的存亡,鈞座既策定與匪決戰之決策,應即從西安、武漢等地抽調大軍,集中一切可集中的力量與匪決戰。”過了一天,蔣復電說:“現無兵可增,望弟不要再幻想增兵。應迅速督率各兵團攻擊前進,以解黃兵團之圍”。同時在這期間,劉峙也曾乘飛機親到陳官莊上空說:委員長命令:請你趕快指揮邱、李兩兵團攻擊前進,以解黃兵團之圍。”我也曾一再嚴令邱、李兩兵團以各種戰法攻擊,但因糧彈缺乏,士氣低落,下級官兵厭戰情緒日增,不管任何辦法,對解放軍的攻擊都歸無效。
16日,我仍在督促各兵團攻擊之際,忽然接到劉峙來電說:“黃維兵團昨晚突圍,李延年兵團撤回淮河南岸。貴部今後行動聽委員長指示。”我接到這個惡耗後,心中完全涼了,覺得蔣介石的指揮簡直糟糕透了,為什麼不令雙方同時突圍,那樣還有一線生機(這時陳官莊以西解放軍甚少)。而蔣只是顧小失大,只顧黃維不顧這兩個兵團。現在黃維一突圍,解放軍全部加到這裡,還有什麼辦法呢?決心令兩兵團加強工事,持久固守,以待局勢的發展。我再電蔣介石力陳利害,請集中兵力與解放軍決戰(大意如7日電),我決率兩兵團堅守到底。17日蔣介石復電:“望吾弟萬勿單獨行動,明日派員飛京面授機宜。”我派指揮部參謀長舒適存於18日飛京受命。同時得劉峙復電:“黃兵團突圍,除胡璉個人到蚌外,其餘全無下落。”
這時我認定突圍是下策,可是各部隊長亦各有各的意見,紛紛來向我獻計。如第五軍軍長熊笑三主張夜間以步兵攻破解放軍一點突圍,戰車團長趙志華及騎兵旅長×××(忘其姓名)則主張白天突圍,反對夜間突圍。我和李彌、邱清泉則對任何突圍皆無信心。七十二軍長余錦源說得很樂觀,認為打到什麼時候也有辦法(事後知道余已準備假投降)。二 ○○師師長說得更痛快:我們來個假投降。我說弄假也會成真。
19日午後,舒適存偕空軍總司令部通訊署署長董明德乘C47型機降落到陳官莊,降落後董即囑咐運輸機起飛。舒、董這次來,攜有蔣介石及王叔銘的兩封親筆信,我回想蔣介石的信,寫得很長,反反覆覆,大意是:(一)第十二兵團這次突圍失敗,完全是黃維性情固執,一再要求夜間突圍,不照我的計劃在空軍掩護下白天突圍。到15日晚,黃維已決定夜間突圍,毀滅了我們的軍隊。(二)弟部被圍後,我已想盡辦法,華北、華中、西北所有部隊都被共匪牽制,無法抽調,目前唯一辦法就是在空軍掩護下集中力量,擊破敵一方,實行突圍。哪怕突出一半也好。(三)這次突圍,決以空軍全力掩護,並投射毒氣彈。如何投放毒氣,已交王叔銘派董明德前來與弟商量具體實施辦法。王叔銘的信說得很簡單,大意是說:校長(指蔣介石)對兄及邱、李兩兵團極為關心,決心以空軍全力掩護吾兄突圍,現派董明德兄前來與兄協商一切。
董是我們的好朋友,請兄將一切意見與明德兄談清,弟可儘量支援。
我將信看完後,舒適存對我說:“委員長指示,希望援兵不可能,一定要照他的命令計劃迅速突圍,別的沒有什麼交代。”我想突圍也無望,但限於蔣介石的命令,又有董明德來,不能不敷衍他一下。於是即找第三處處長鄧錫洸來商討,擬定陸、空協同放毒突圍的計劃。董說:“黃兵團這次用了毒氣彈,部隊被消滅後,共軍即廣播出來。放毒是違犯國際公法的,所以這次決定以空軍放毒,掩護你們突圍。”並規定毒氣彈為“甲種彈”,其他彈為“乙種彈”,計劃中只寫甲種彈、乙種彈,而不寫毒氣彈。我問董:“用的什麼毒氣?”董說:“催淚性的。”我說:“這有什麼用?為什麼不用窒息性的呢?”董說:“窒息性的太嚴重,還不敢用。”董並規定陸空聯絡各種符號後,我即交舒適存和鄧錫洸擬陸、空協同突圍放毒計劃。
我即同邱清泉商量定上、中、下三策,寫信請蔣介石作最後後的決定:(一)由西安、武漢(必要時放棄)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與解放軍決戰,這是上策;(二)各兵團持久固守,爭勸政治上的時間”(就是說請蔣介石和談,但又有顧慮,不敢明講),這是中策;(三)如果照令突圍,絕對達不到希望,這是下策。函中我還請蔣介石要求美方支援大量“麵包籃炸彈”,準備屠殺更多的人民。我明知一、二兩項意見蔣介石辦不到,也不能不作絕望的乞求。
我將這個信件連夜親自寫好,準備20日由董明德和舒適存飛京向蔣介石請示。不料當晚風雪大作,一直到12月28日十天間無一日晴天,董、舒二人無法起飛。在這期間,董與我住在一個屋內,每日長吁短嘆,談論這一戰役勝敗的影響。
我問董的看法,董說:“現在各方面都不能打了,你們這裡被圍,平津危急,北平西苑機場已失,徐煥升落荒而逃,空軍損失甚大。如果你們這裡無辦法,平津也不保。以前還有人主張和談,聽說老頭子不同意,現在無人敢談。總之,南京現在慌亂一團,任何人也拿不出好辦法。”董問我的看法,我說:“這一戰役關係國民黨的存亡,在傅作義牽制著林彪大軍之時,既不能集中兵力與劉、陳決戰,又不能斷然主和。強令兩兵團突圍,一突就完。這支主力一被消滅,南京不保,武漢、西安更不能再戰,老頭子只有跑到台灣,寄生於美國人籬下了。”董說:“你看會這樣的嗎?”我說:另外還有什麼力量支持呢?”董說:“既然這樣,請你到南京去一趟,面陳國家大計。”我說:“對老頭子很難,他有他的看法,不會接受意見,有時接受了,他也不執行。這次戰役就是既未能照計劃事先集中兵力決戰,中途又一再變更決心,弄到現在,我去亦晚了,無法挽回。”我還說了從東北到徐州,蔣介石一意孤行,每次變更決策和蔣軍被消滅的情形。董也認為從徐州出來後,不該停住再打,言下嘆息不已。他說陸軍將領還有錢可以跑。我說:“錢有什麼用?跑到國外當亡國奴,同白俄一樣到處流浪。還是人重要、部隊重要!”董似乎有點懷疑我,我也怕董是蔣介石的欽差大臣,來觀察我的態度,又竭力在董面前表示我對蔣介石的忠貞。其實我這時心裡是這樣想的:我在蔣介石集團中做事,主要是靠何應欽作後台。自黃維被消滅後,何應欽即通電辭職,我在蔣介石左右即失去靠山。蔣不久也可能下野,等他下野後,如果共產黨同意保全這些官兵建制的話,我願將部隊交出。但在蔣未下野以前,我絕不願反蔣投共。
16日,我仍在督促各兵團攻擊之際,忽然接到劉峙來電說:“黃維兵團昨晚突圍,李延年兵團撤回淮河南岸。貴部今後行動聽委員長指示。”我接到這個惡耗後,心中完全涼了,覺得蔣介石的指揮簡直糟糕透了,為什麼不令雙方同時突圍,那樣還有一線生機(這時陳官莊以西解放軍甚少)。而蔣只是顧小失大,只顧黃維不顧這兩個兵團。現在黃維一突圍,解放軍全部加到這裡,還有什麼辦法呢?決心令兩兵團加強工事,持久固守,以待局勢的發展。我再電蔣介石力陳利害,請集中兵力與解放軍決戰(大意如7日電),我決率兩兵團堅守到底。17日蔣介石復電:“望吾弟萬勿單獨行動,明日派員飛京面授機宜。”我派指揮部參謀長舒適存於18日飛京受命。同時得劉峙復電:“黃兵團突圍,除胡璉個人到蚌外,其餘全無下落。”
這時我認定突圍是下策,可是各部隊長亦各有各的意見,紛紛來向我獻計。如第五軍軍長熊笑三主張夜間以步兵攻破解放軍一點突圍,戰車團長趙志華及騎兵旅長×××(忘其姓名)則主張白天突圍,反對夜間突圍。我和李彌、邱清泉則對任何突圍皆無信心。七十二軍長余錦源說得很樂觀,認為打到什麼時候也有辦法(事後知道余已準備假投降)。二 ○○師師長說得更痛快:我們來個假投降。我說弄假也會成真。
19日午後,舒適存偕空軍總司令部通訊署署長董明德乘C47型機降落到陳官莊,降落後董即囑咐運輸機起飛。舒、董這次來,攜有蔣介石及王叔銘的兩封親筆信,我回想蔣介石的信,寫得很長,反反覆覆,大意是:(一)第十二兵團這次突圍失敗,完全是黃維性情固執,一再要求夜間突圍,不照我的計劃在空軍掩護下白天突圍。到15日晚,黃維已決定夜間突圍,毀滅了我們的軍隊。(二)弟部被圍後,我已想盡辦法,華北、華中、西北所有部隊都被共匪牽制,無法抽調,目前唯一辦法就是在空軍掩護下集中力量,擊破敵一方,實行突圍。哪怕突出一半也好。(三)這次突圍,決以空軍全力掩護,並投射毒氣彈。如何投放毒氣,已交王叔銘派董明德前來與弟商量具體實施辦法。王叔銘的信說得很簡單,大意是說:校長(指蔣介石)對兄及邱、李兩兵團極為關心,決心以空軍全力掩護吾兄突圍,現派董明德兄前來與兄協商一切。
董是我們的好朋友,請兄將一切意見與明德兄談清,弟可儘量支援。
我將信看完後,舒適存對我說:“委員長指示,希望援兵不可能,一定要照他的命令計劃迅速突圍,別的沒有什麼交代。”我想突圍也無望,但限於蔣介石的命令,又有董明德來,不能不敷衍他一下。於是即找第三處處長鄧錫洸來商討,擬定陸、空協同放毒突圍的計劃。董說:“黃兵團這次用了毒氣彈,部隊被消滅後,共軍即廣播出來。放毒是違犯國際公法的,所以這次決定以空軍放毒,掩護你們突圍。”並規定毒氣彈為“甲種彈”,其他彈為“乙種彈”,計劃中只寫甲種彈、乙種彈,而不寫毒氣彈。我問董:“用的什麼毒氣?”董說:“催淚性的。”我說:“這有什麼用?為什麼不用窒息性的呢?”董說:“窒息性的太嚴重,還不敢用。”董並規定陸空聯絡各種符號後,我即交舒適存和鄧錫洸擬陸、空協同突圍放毒計劃。
我即同邱清泉商量定上、中、下三策,寫信請蔣介石作最後後的決定:(一)由西安、武漢(必要時放棄)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與解放軍決戰,這是上策;(二)各兵團持久固守,爭勸政治上的時間”(就是說請蔣介石和談,但又有顧慮,不敢明講),這是中策;(三)如果照令突圍,絕對達不到希望,這是下策。函中我還請蔣介石要求美方支援大量“麵包籃炸彈”,準備屠殺更多的人民。我明知一、二兩項意見蔣介石辦不到,也不能不作絕望的乞求。
我將這個信件連夜親自寫好,準備20日由董明德和舒適存飛京向蔣介石請示。不料當晚風雪大作,一直到12月28日十天間無一日晴天,董、舒二人無法起飛。在這期間,董與我住在一個屋內,每日長吁短嘆,談論這一戰役勝敗的影響。
我問董的看法,董說:“現在各方面都不能打了,你們這裡被圍,平津危急,北平西苑機場已失,徐煥升落荒而逃,空軍損失甚大。如果你們這裡無辦法,平津也不保。以前還有人主張和談,聽說老頭子不同意,現在無人敢談。總之,南京現在慌亂一團,任何人也拿不出好辦法。”董問我的看法,我說:“這一戰役關係國民黨的存亡,在傅作義牽制著林彪大軍之時,既不能集中兵力與劉、陳決戰,又不能斷然主和。強令兩兵團突圍,一突就完。這支主力一被消滅,南京不保,武漢、西安更不能再戰,老頭子只有跑到台灣,寄生於美國人籬下了。”董說:“你看會這樣的嗎?”我說:另外還有什麼力量支持呢?”董說:“既然這樣,請你到南京去一趟,面陳國家大計。”我說:“對老頭子很難,他有他的看法,不會接受意見,有時接受了,他也不執行。這次戰役就是既未能照計劃事先集中兵力決戰,中途又一再變更決心,弄到現在,我去亦晚了,無法挽回。”我還說了從東北到徐州,蔣介石一意孤行,每次變更決策和蔣軍被消滅的情形。董也認為從徐州出來後,不該停住再打,言下嘆息不已。他說陸軍將領還有錢可以跑。我說:“錢有什麼用?跑到國外當亡國奴,同白俄一樣到處流浪。還是人重要、部隊重要!”董似乎有點懷疑我,我也怕董是蔣介石的欽差大臣,來觀察我的態度,又竭力在董面前表示我對蔣介石的忠貞。其實我這時心裡是這樣想的:我在蔣介石集團中做事,主要是靠何應欽作後台。自黃維被消滅後,何應欽即通電辭職,我在蔣介石左右即失去靠山。蔣不久也可能下野,等他下野後,如果共產黨同意保全這些官兵建制的話,我願將部隊交出。但在蔣未下野以前,我絕不願反蔣投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