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丁大人呢?我要和丁巡撫說話。”
潘偉大吼了一聲:
“放肆,小小的太監也想和丁大人說話。本官問你,你叫什麼名字?”
安德海仍是歇斯底里地大呼小叫,堅持要見丁寶楨。臬司潘偉並不理睬他那一套,嚴厲地問:
“你叫安德海嗎?”
安德海仍不答話,氣得王心安上去就是一腳:
“死到臨頭了,還敢強硬,快,回答潘大人的話。”
王心安抬起腳來,又想踢來,嚇得安德海連聲叫道:
“我、我、我、我叫安德海。”
潘偉又來到早已癱倒在地的馬大奶奶面前,問:
“他叫什麼名字?”
馬大奶奶費了好半天的勁才說出:
“安、安、安德海。”
黃石魁和陳玉祥此時已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他們都想將功贖罪,以減輕對自己的處罰,便紛紛爭著說:
“他就是安德海,就是從京城皇宮裡來的太監安德海。”
安邦傑狠狠地瞪了他們倆一眼,然後垂頭喪氣地“唉”了一聲。此時,安德海等人心裡都明白,這是行刑前的“驗明正身”,核實無誤,便可拉出去一斬了之。大家一致指正這就是安德海後,潘偉提高了嗓門對安德海說:
“安德海,本官告訴你,今晚接到了聖旨,要你就地正法,即刻執行,聽清了嗎?”
“不,不可能,聖母皇太后不可能這麼做,她不捨得殺我!”
安德海大聲疾呼,痛哭不止。潘偉見安德海的情緒太不穩定,便沉默了一會兒。安德海哭鬧了一陣子,漸漸平靜了下來,他像一隻落水狗,望著岸邊的人,祈求一線生還的希望:
“潘大人,安德海死也要做個明白鬼,既然是聖旨到了,我就要聽你宣讀聖旨,若真的聖母皇太后讓我死,我便即刻去死。
不過,太后是不捨得殺小安子的。”
潘偉覺得安德海實在難斗,死到臨頭還要爭辯一下,不過,又不是假傳聖旨,宣讀一下也無妨。
“安德海,你聽清楚了,免得死不服氣。”
安德海抬頭一看,果然是黃綾上諭。這種諭旨他太熟悉了,他敢肯定這聖旨不是偽造的。
“軍機大臣字寄直隸、山東、河南、江蘇各省督撫暨漕運總督……據查系安姓太監,私自出京,罪不可赦,著丁寶楨迅速派幹員,於所屬地方,將該太監查拿,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辯……倘有疏忽,惟該督撫是問。欽此!”
安德海癱作一團,他那往日的威風,此時已蕩然無存。往外拉時,他已不能動彈。潘偉批了新標,由中軍緒承押著,出了衙門,直奔刑場。因為是夜間出紅差,所以沒有一個看客,刑場周圍站滿了全副武裝的兵了,一個個拿著箭,握著刀,扛著槍,整個刑場籠罩在一片陰森可怕的氣氛之中。
安德海早已昏昏沉沉,他連抬頭的力氣都沒有了。兩個兵丁連拉帶拖、硬把他拖到了刑場的樁橛上,並飛快地把他綁在了樁撅上。劊子手提著閃著寒光的大刀,不慌不忙地等待一聲令下,號角吹起,他便可以舉起屠刀,向安德海砍去。
刑場四周燃起了火把,人們看到安德海蠟黃的臉上一陣抽搐。一個兵了端了一碗酒走到安德海的面前,安德海像死人一般,一動也不動。那個兵了顯然有些不耐煩了,他一手抓著安德海低垂的頭,直往安德海的嘴裡灌酒。那碗酒灑了一半,灌進去一半。
不知是酒壯了膽兒,還是安德海企圖作垂死的掙扎,他突然頭一抬,脖子一伸,眼珠子瞪得圓圓的,猛然大叫一聲:
“聖母皇太后呀,你不可能捨得殺小安子,一定是他們弄錯了,一定是弄錯了……”
撕心裂肺的喊叫聲終究壓不過“嘟、嘟、嘟”的號角聲,中軍緒承一聲令下,安德海的人頭咕嚕咕嚕滾到了地上,一代權監安德海結束了他醜惡的人生。其隨從黃石魁、陳玉祥也處以絞刑,他的二叔安邦傑、老婆馬小玉等家人發配黑龍江為奴,永生不得回來。
至此,清朝第一個干預朝政的權監的一生,劃上了一個令後人疑問和迷惑的句號。為何一個小小的太監,竟能玩弄王公大臣於股掌之間?安德海明明知道太監不准私自出京,並且小皇上早有殺他之心,為何他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向紫禁城鐵牌挑戰?
種種疑問和迷惑,後來有人得出了答案:
性的畸形
心的變態
靈的醜惡
這些使安德海變得近似瘋狂,他為所欲為、專橫跋扈、作威作福,與慈禧太后沆瀣一氣,狐假虎威,權傾朝野。終於邪惡被正義所壓倒,安德海人頭的落地便是最好的明證。
安德海之死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之外,人們幾乎不相信西太后最寵信的一個太監,最後竟是這樣的下場。又由於處死安德海是在黑夜中秘密進行的,無形中給這件大案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捕風捉影者有之,添枝加葉者有人,以訛傳訛者有之,越傳越離奇,甚至有的離了譜,以致生出許多軼聞來。
潘偉大吼了一聲:
“放肆,小小的太監也想和丁大人說話。本官問你,你叫什麼名字?”
安德海仍是歇斯底里地大呼小叫,堅持要見丁寶楨。臬司潘偉並不理睬他那一套,嚴厲地問:
“你叫安德海嗎?”
安德海仍不答話,氣得王心安上去就是一腳:
“死到臨頭了,還敢強硬,快,回答潘大人的話。”
王心安抬起腳來,又想踢來,嚇得安德海連聲叫道:
“我、我、我、我叫安德海。”
潘偉又來到早已癱倒在地的馬大奶奶面前,問:
“他叫什麼名字?”
馬大奶奶費了好半天的勁才說出:
“安、安、安德海。”
黃石魁和陳玉祥此時已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他們都想將功贖罪,以減輕對自己的處罰,便紛紛爭著說:
“他就是安德海,就是從京城皇宮裡來的太監安德海。”
安邦傑狠狠地瞪了他們倆一眼,然後垂頭喪氣地“唉”了一聲。此時,安德海等人心裡都明白,這是行刑前的“驗明正身”,核實無誤,便可拉出去一斬了之。大家一致指正這就是安德海後,潘偉提高了嗓門對安德海說:
“安德海,本官告訴你,今晚接到了聖旨,要你就地正法,即刻執行,聽清了嗎?”
“不,不可能,聖母皇太后不可能這麼做,她不捨得殺我!”
安德海大聲疾呼,痛哭不止。潘偉見安德海的情緒太不穩定,便沉默了一會兒。安德海哭鬧了一陣子,漸漸平靜了下來,他像一隻落水狗,望著岸邊的人,祈求一線生還的希望:
“潘大人,安德海死也要做個明白鬼,既然是聖旨到了,我就要聽你宣讀聖旨,若真的聖母皇太后讓我死,我便即刻去死。
不過,太后是不捨得殺小安子的。”
潘偉覺得安德海實在難斗,死到臨頭還要爭辯一下,不過,又不是假傳聖旨,宣讀一下也無妨。
“安德海,你聽清楚了,免得死不服氣。”
安德海抬頭一看,果然是黃綾上諭。這種諭旨他太熟悉了,他敢肯定這聖旨不是偽造的。
“軍機大臣字寄直隸、山東、河南、江蘇各省督撫暨漕運總督……據查系安姓太監,私自出京,罪不可赦,著丁寶楨迅速派幹員,於所屬地方,將該太監查拿,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辯……倘有疏忽,惟該督撫是問。欽此!”
安德海癱作一團,他那往日的威風,此時已蕩然無存。往外拉時,他已不能動彈。潘偉批了新標,由中軍緒承押著,出了衙門,直奔刑場。因為是夜間出紅差,所以沒有一個看客,刑場周圍站滿了全副武裝的兵了,一個個拿著箭,握著刀,扛著槍,整個刑場籠罩在一片陰森可怕的氣氛之中。
安德海早已昏昏沉沉,他連抬頭的力氣都沒有了。兩個兵丁連拉帶拖、硬把他拖到了刑場的樁橛上,並飛快地把他綁在了樁撅上。劊子手提著閃著寒光的大刀,不慌不忙地等待一聲令下,號角吹起,他便可以舉起屠刀,向安德海砍去。
刑場四周燃起了火把,人們看到安德海蠟黃的臉上一陣抽搐。一個兵了端了一碗酒走到安德海的面前,安德海像死人一般,一動也不動。那個兵了顯然有些不耐煩了,他一手抓著安德海低垂的頭,直往安德海的嘴裡灌酒。那碗酒灑了一半,灌進去一半。
不知是酒壯了膽兒,還是安德海企圖作垂死的掙扎,他突然頭一抬,脖子一伸,眼珠子瞪得圓圓的,猛然大叫一聲:
“聖母皇太后呀,你不可能捨得殺小安子,一定是他們弄錯了,一定是弄錯了……”
撕心裂肺的喊叫聲終究壓不過“嘟、嘟、嘟”的號角聲,中軍緒承一聲令下,安德海的人頭咕嚕咕嚕滾到了地上,一代權監安德海結束了他醜惡的人生。其隨從黃石魁、陳玉祥也處以絞刑,他的二叔安邦傑、老婆馬小玉等家人發配黑龍江為奴,永生不得回來。
至此,清朝第一個干預朝政的權監的一生,劃上了一個令後人疑問和迷惑的句號。為何一個小小的太監,竟能玩弄王公大臣於股掌之間?安德海明明知道太監不准私自出京,並且小皇上早有殺他之心,為何他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向紫禁城鐵牌挑戰?
種種疑問和迷惑,後來有人得出了答案:
性的畸形
心的變態
靈的醜惡
這些使安德海變得近似瘋狂,他為所欲為、專橫跋扈、作威作福,與慈禧太后沆瀣一氣,狐假虎威,權傾朝野。終於邪惡被正義所壓倒,安德海人頭的落地便是最好的明證。
安德海之死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之外,人們幾乎不相信西太后最寵信的一個太監,最後竟是這樣的下場。又由於處死安德海是在黑夜中秘密進行的,無形中給這件大案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捕風捉影者有之,添枝加葉者有人,以訛傳訛者有之,越傳越離奇,甚至有的離了譜,以致生出許多軼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