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這兩天,濟南府衙門各官員分別提審了安邦傑、馬大奶奶、黃石魁等人,並已將安德海的罪狀,一條條、一款款整理了出來,只等聖旨一到,立斬安德海。
幾天來,濟南府衙門各官員都處在一種焦急的等待之中,他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一分分、一秒秒,真難捱呀。
正當人們神思疲倦之時,一陣清脆的馬蹄聲由遠而近。這時,正是深夜,馬蹄聲顯得特別清脆,人們不禁為之一動,莫非聖旨到了?
當軍機處幾位大臣擬好諭旨,小皇上和東太后分別鈴印後,兵部送旨專差沒敢怠慢一分鐘。他們人累了咬咬牙,馬累了換匹馬,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將聖旨送到了濟南府。
丁大人早就布置好了,他今濟南府的北大門,日夜不要關閉城門,夜間派二百兵了守城門,一旦京師專差趕到,立即籤押,稟報上來。這天夜裡,撫標中軍緒承沒敢合眼,他估計聖旨該到了,一聽到馬蹄聲,他立刻披衣出來。一看,果然不錯,是六百里加急的上諭到此,他一刻也沒耽擱,親自籤押並快馬加鞭將專差送至衙門府丁寶楨處。
丁寶楨正捧著一本書在讀,其實他一個字也讀不下去,拿起書來,打發時間罷了。忽然聽得院外有動靜,他嚯地一下站了起來。
“丁大人,聖旨到!”
緒承興奮地叫著,丁寶楨馬上拉開門栓,跪下接旨,其他幾個官員,趙老夫子、程繩武、王心安,甚至何毓福,以及歷城縣知縣都紛紛趕來了。他們按照官位品級的大小,依次跪在丁寶楨的身後,準備接旨。
“軍機大臣字寄直隸、山東、河南、江蘇各省督撫暨漕運總督:……據查系安姓太監,私自出京,罪不可赦,著丁寶楨迅速派於員,於所屬地方,將該太監捉拿,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辯……欽此!”
聖旨剛剛宣讀完,丁寶楨便喜形於色,興奮不已。他真沒想到朝廷竟如此之乾脆,毫無官腔圓滑之處,說得再明白不過了:
“毋庸審訊,就地正法!”
好!太好了!小安子死定了。丁寶楨頓感皇恩浩蕩,他情不自禁地讚嘆道:
“聖明獨斷,欽佩莫名!”
各官員也都深深地舒了一口氣。程繩武見丁寶楨如此高興,便說:
“由此看來,大人是受到聖上的倚重的。大人,這下便可吩咐司里準備一下,明日開斬,讓小安子的狗頭落地。”
什麼司?當然是藩、臬兩司了。清代各省都設有這兩司,藩司也叫藩台,專管人事;臬司也叫臬台,專司刑名,殺人便是由他們去執行。
殺安德海,總不可能丁寶楨親自去監斬吧,這必須由藩、臬兩司的長官共同協作來完成任務,當然應通知他們去準備一下了。丁寶楨興奮地說:
“你們現在就去通知臬司潘偉,讓他即刻到此,今晚就行刑。”
“什麼?今晚就行刑?!”
程繩武唯恐自己沒聽清楚,不由得追問了一句。他當了幾年的知府大老爺,經手審理的案子也不少,他也曾給犯人處以死刑,可從來沒這麼急過。至少,要等天亮過了午時,才可以開刀問斬。
趙老夫子畢競是見多識廣的老文案了,他捻著鬍鬚,搖頭晃腦地說:
“丁大人,真乃英明也!”
被趙老夫子這句話一提醒,眾人馬上明白了;丁大人是怕夜長夢多,節外生枝。此時,聖旨已到,立刻斬了安德海,天經地義。如果等到天亮,萬一太后再降一旨,那可就麻煩了。趁早殺了他,即使再來什麼諭旨,也無濟於事了,反正已是遵旨殺了,太后再惱怒,也只好無可奈何。
這叫作先下手為強。眾官員紛紛表示丁寶楨果斷地命令是對的。王心安拱手向歷城知縣說:
“貴縣只好辛苦一趟了。”
歷城知縣連連還禮,他乃七品,王心安是二品,小小的知縣怎敢受禮。
“在下保證完成任務,做到萬無一失。這便去提押安德海,估計兩個時辰便可回來。”
歷城知縣上了轎子,他心急如焚,不敢有片刻怠慢,一個勁兒地催促著:
“快點,再快點兒。”
轎夫們氣喘吁吁地回答:
“老爺,您坐在轎子裡嫌慢,可小的抬著轎子都快累死了。”
幾個轎夫拼了命了,腳下生風,如飛一般,一口氣將知縣抬到了監獄大門口。歷城監獄的刑房書辦們早已熟睡,突然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一個個都忐忑不安的。他們不敢開門,只是探出頭來:
“三更半夜的,敲門的是何人?”
“快開門,是我。”
一聽熟悉的聲音,便知道是他們的知縣大老爺來了,兩個書辦連忙把大門打開。
“老爺,為何這般著急?”
歷城知縣也是氣喘吁吁地說:
“快,把劊子手喊醒,半夜出紅差。”
書辦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眨也不眨。他在監獄裡當差20多年了,可從沒聽說過半夜出紅差,他頓時便有點緊張。
“出紅差,殺誰?這麼急?”
監獄裡除了安德海,還關著其他犯人,而且有幾個是殺人犯。書辦剛才正睡得熟,他鬧不清知縣大老爺要殺誰。
幾天來,濟南府衙門各官員都處在一種焦急的等待之中,他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一分分、一秒秒,真難捱呀。
正當人們神思疲倦之時,一陣清脆的馬蹄聲由遠而近。這時,正是深夜,馬蹄聲顯得特別清脆,人們不禁為之一動,莫非聖旨到了?
當軍機處幾位大臣擬好諭旨,小皇上和東太后分別鈴印後,兵部送旨專差沒敢怠慢一分鐘。他們人累了咬咬牙,馬累了換匹馬,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將聖旨送到了濟南府。
丁大人早就布置好了,他今濟南府的北大門,日夜不要關閉城門,夜間派二百兵了守城門,一旦京師專差趕到,立即籤押,稟報上來。這天夜裡,撫標中軍緒承沒敢合眼,他估計聖旨該到了,一聽到馬蹄聲,他立刻披衣出來。一看,果然不錯,是六百里加急的上諭到此,他一刻也沒耽擱,親自籤押並快馬加鞭將專差送至衙門府丁寶楨處。
丁寶楨正捧著一本書在讀,其實他一個字也讀不下去,拿起書來,打發時間罷了。忽然聽得院外有動靜,他嚯地一下站了起來。
“丁大人,聖旨到!”
緒承興奮地叫著,丁寶楨馬上拉開門栓,跪下接旨,其他幾個官員,趙老夫子、程繩武、王心安,甚至何毓福,以及歷城縣知縣都紛紛趕來了。他們按照官位品級的大小,依次跪在丁寶楨的身後,準備接旨。
“軍機大臣字寄直隸、山東、河南、江蘇各省督撫暨漕運總督:……據查系安姓太監,私自出京,罪不可赦,著丁寶楨迅速派於員,於所屬地方,將該太監捉拿,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辯……欽此!”
聖旨剛剛宣讀完,丁寶楨便喜形於色,興奮不已。他真沒想到朝廷竟如此之乾脆,毫無官腔圓滑之處,說得再明白不過了:
“毋庸審訊,就地正法!”
好!太好了!小安子死定了。丁寶楨頓感皇恩浩蕩,他情不自禁地讚嘆道:
“聖明獨斷,欽佩莫名!”
各官員也都深深地舒了一口氣。程繩武見丁寶楨如此高興,便說:
“由此看來,大人是受到聖上的倚重的。大人,這下便可吩咐司里準備一下,明日開斬,讓小安子的狗頭落地。”
什麼司?當然是藩、臬兩司了。清代各省都設有這兩司,藩司也叫藩台,專管人事;臬司也叫臬台,專司刑名,殺人便是由他們去執行。
殺安德海,總不可能丁寶楨親自去監斬吧,這必須由藩、臬兩司的長官共同協作來完成任務,當然應通知他們去準備一下了。丁寶楨興奮地說:
“你們現在就去通知臬司潘偉,讓他即刻到此,今晚就行刑。”
“什麼?今晚就行刑?!”
程繩武唯恐自己沒聽清楚,不由得追問了一句。他當了幾年的知府大老爺,經手審理的案子也不少,他也曾給犯人處以死刑,可從來沒這麼急過。至少,要等天亮過了午時,才可以開刀問斬。
趙老夫子畢競是見多識廣的老文案了,他捻著鬍鬚,搖頭晃腦地說:
“丁大人,真乃英明也!”
被趙老夫子這句話一提醒,眾人馬上明白了;丁大人是怕夜長夢多,節外生枝。此時,聖旨已到,立刻斬了安德海,天經地義。如果等到天亮,萬一太后再降一旨,那可就麻煩了。趁早殺了他,即使再來什麼諭旨,也無濟於事了,反正已是遵旨殺了,太后再惱怒,也只好無可奈何。
這叫作先下手為強。眾官員紛紛表示丁寶楨果斷地命令是對的。王心安拱手向歷城知縣說:
“貴縣只好辛苦一趟了。”
歷城知縣連連還禮,他乃七品,王心安是二品,小小的知縣怎敢受禮。
“在下保證完成任務,做到萬無一失。這便去提押安德海,估計兩個時辰便可回來。”
歷城知縣上了轎子,他心急如焚,不敢有片刻怠慢,一個勁兒地催促著:
“快點,再快點兒。”
轎夫們氣喘吁吁地回答:
“老爺,您坐在轎子裡嫌慢,可小的抬著轎子都快累死了。”
幾個轎夫拼了命了,腳下生風,如飛一般,一口氣將知縣抬到了監獄大門口。歷城監獄的刑房書辦們早已熟睡,突然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一個個都忐忑不安的。他們不敢開門,只是探出頭來:
“三更半夜的,敲門的是何人?”
“快開門,是我。”
一聽熟悉的聲音,便知道是他們的知縣大老爺來了,兩個書辦連忙把大門打開。
“老爺,為何這般著急?”
歷城知縣也是氣喘吁吁地說:
“快,把劊子手喊醒,半夜出紅差。”
書辦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眨也不眨。他在監獄裡當差20多年了,可從沒聽說過半夜出紅差,他頓時便有點緊張。
“出紅差,殺誰?這麼急?”
監獄裡除了安德海,還關著其他犯人,而且有幾個是殺人犯。書辦剛才正睡得熟,他鬧不清知縣大老爺要殺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