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聖母皇太后身邊的太監總管。”
“哦,是太監總管,怎麼不在宮裡當差呢?”
丁寶楨步步緊逼,逼得安德海沒有退路,他只有亮出王牌:
“奉旨欽差,採辦龍袍。”
安德海有意把語速放得很慢,好讓眾人聽清楚“奉旨”兩個字。丁寶楨又追問:
“既然是採辦龍袍,是奉的誰的旨呢?”
安德海不慌不忙,把頭一揚,顯示出不屑一顧的樣子。
“當然是聖母皇太后的懿旨了。”
丁寶楨早料想到安德海會來這一套,便步步緊逼,問道:
“既然是奉了懿旨,為什麼沒有明發上諭?”
安德海並不示弱,滿不在乎地回答:
“那得去問軍機去,我只知道奉了西太后的口諭採辦龍袍,其餘的我一概不問。”
丁寶楨見安德海振振有詞,不禁心中大怒,但此時他必須強壓心中怒火,以制氣焰囂張的安德海。丁寶板仍冷峻地說:
“事後自會去問軍機處,現在你把勘合拿出來,既然是奉旨出京,那一定有勘合。”
安德海想不到丁寶楨來這一手,他哪兒有什麼勘合呀,有了勘合在德州之時,還用得著上街買扒雞嗎?但此時,他必須硬頂著,他雙手一攤,計上心來,說:
“丁大人,你不糊塗呀,我是內務府的人,又不是兵部的人,哪兒有什麼兵部發出的勘合。”
丁寶楨哈哈大笑了起來,這笑聲震顫大堂,笑得安德海不寒而慄。
“笑話,你是內務府的人,為何不在內務府當差,偏偏跑到了這裡?不知死的鬼,還想狡猾,皮骨子痒痒了吧!”
安德海心裡明白,丁寶楨不吃硬,你越戧他,他越犯硬,於是,馬上換了一副面孔,低聲下氣地說;
“丁大人,你是外官,恐怕宮裡的一些規矩有所不知,宮裡的公公,有的在內廷當差,有的在外廷當差,有的是御前行走,我呀,便是御前行走。”
丁寶楨明白,安德海是在亮自己的身份,暗示丁寶楨最好不要碰他。丁寶楨笑了笑:
“我是外官,宮中有一些規矩確實不清楚,不過,你是太監,地方上的一些規矩,你恐怕也不知道。一沒上諭,二沒勘合,你就是私自出京,有違祖制!”
最後八個字,丁寶楨說的時候特意加重的語氣,嚇得安德海直打哆嗦。在宮中生活了十幾年,宮中的這些規定他當然明白,丁寶楨已明確指出他“私自出京,有違祖制”,安德海可真怕丁寶楨抓住這一實質性的問題不放手,那可就真的要他的命了。
安德海只好軟下來:
“丁大人,您老聽我說,我確實是奉了西太后的懿旨的。您想一想,我平日裡在宮裡西太后面前當差,一天不出現也不行呀,可我已經出京20多天了,我再有膽量,也不敢拿腦袋開玩笑呀!不信,你去問問太后,我有沒有奉她的懿旨。”
丁寶楨猛然站起,指了一下几案:
“哼,還敢狡辨,奉了懿旨,怎麼拿不出憑據,只憑嘴說一說,就是懿旨嗎?大膽奴才,還不從實招來。”
安德海沒法兒了,他只好說:
“丁大人,您老再想一想,如果我沒奉太后懿旨,沿途州縣能放我走嗎?天津、滄州知府大人哪一個不把我當欽差大人招待,可偏偏到了你這裡出了麻煩!”
言語中,安德海顯然已經很不耐煩了,站在旁邊一直沒搭話的王心安沉不住氣了,他脫口而出:
“安德海,你說對了,你今天碰上奉公守法、剛正不阿的丁大人了。”
安德海沖了王心安一句:
“碰上丁大人還怎麼著,難道還把我宰了不成。”
王心安冷笑了一聲:
“安德海,抬起你的狗頭來,看清楚了,那是什麼?”
安德海連忙抬頭一看,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心裡連連叫苦:
“媽呀,我安德海今天真是撞著鬼了。”
安德海看到了什麼?原來,他看到的是一個“王命旗牌”。
所謂“王命旗牌”,實際上就是印有“令”字的兵部文書。憑這個文書,在山東境內,只要是對丁寶楨等級低的官,丁寶楨都可以先斬後奏。這就是說,丁寶楨若要殺安德海,完全不會引起上怒。
安德海此時真的怕了,他“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丁大人,您老高抬貴手,安某將感激不盡,沒齒難忘丁大人的大恩大德。”
丁寶楨此時已取得了審訊安德海的初步勝利,此時,他必須乘勝追擊,徹底打垮安德海。丁寶楨厲聲地問:
“安德海,自從七月初六出了京師,這20幾天,你都幹了些什麼?”
安德海心中沒有底,不敢亂說話,只好說:
“規規矩矩,沒幹什麼呀!”
王心安沖了一句:
“不見棺材不落淚,死到臨頭還敢嘴硬,快說,如實招來,否則讓你見識見識大堂的刑罰的厲害。”
安德海仍是默不作聲。丁寶楨直截了當地問:
“在天津、滄州之時你幹了什麼?到了德州,你又幹了什麼?
“哦,是太監總管,怎麼不在宮裡當差呢?”
丁寶楨步步緊逼,逼得安德海沒有退路,他只有亮出王牌:
“奉旨欽差,採辦龍袍。”
安德海有意把語速放得很慢,好讓眾人聽清楚“奉旨”兩個字。丁寶楨又追問:
“既然是採辦龍袍,是奉的誰的旨呢?”
安德海不慌不忙,把頭一揚,顯示出不屑一顧的樣子。
“當然是聖母皇太后的懿旨了。”
丁寶楨早料想到安德海會來這一套,便步步緊逼,問道:
“既然是奉了懿旨,為什麼沒有明發上諭?”
安德海並不示弱,滿不在乎地回答:
“那得去問軍機去,我只知道奉了西太后的口諭採辦龍袍,其餘的我一概不問。”
丁寶楨見安德海振振有詞,不禁心中大怒,但此時他必須強壓心中怒火,以制氣焰囂張的安德海。丁寶板仍冷峻地說:
“事後自會去問軍機處,現在你把勘合拿出來,既然是奉旨出京,那一定有勘合。”
安德海想不到丁寶楨來這一手,他哪兒有什麼勘合呀,有了勘合在德州之時,還用得著上街買扒雞嗎?但此時,他必須硬頂著,他雙手一攤,計上心來,說:
“丁大人,你不糊塗呀,我是內務府的人,又不是兵部的人,哪兒有什麼兵部發出的勘合。”
丁寶楨哈哈大笑了起來,這笑聲震顫大堂,笑得安德海不寒而慄。
“笑話,你是內務府的人,為何不在內務府當差,偏偏跑到了這裡?不知死的鬼,還想狡猾,皮骨子痒痒了吧!”
安德海心裡明白,丁寶楨不吃硬,你越戧他,他越犯硬,於是,馬上換了一副面孔,低聲下氣地說;
“丁大人,你是外官,恐怕宮裡的一些規矩有所不知,宮裡的公公,有的在內廷當差,有的在外廷當差,有的是御前行走,我呀,便是御前行走。”
丁寶楨明白,安德海是在亮自己的身份,暗示丁寶楨最好不要碰他。丁寶楨笑了笑:
“我是外官,宮中有一些規矩確實不清楚,不過,你是太監,地方上的一些規矩,你恐怕也不知道。一沒上諭,二沒勘合,你就是私自出京,有違祖制!”
最後八個字,丁寶楨說的時候特意加重的語氣,嚇得安德海直打哆嗦。在宮中生活了十幾年,宮中的這些規定他當然明白,丁寶楨已明確指出他“私自出京,有違祖制”,安德海可真怕丁寶楨抓住這一實質性的問題不放手,那可就真的要他的命了。
安德海只好軟下來:
“丁大人,您老聽我說,我確實是奉了西太后的懿旨的。您想一想,我平日裡在宮裡西太后面前當差,一天不出現也不行呀,可我已經出京20多天了,我再有膽量,也不敢拿腦袋開玩笑呀!不信,你去問問太后,我有沒有奉她的懿旨。”
丁寶楨猛然站起,指了一下几案:
“哼,還敢狡辨,奉了懿旨,怎麼拿不出憑據,只憑嘴說一說,就是懿旨嗎?大膽奴才,還不從實招來。”
安德海沒法兒了,他只好說:
“丁大人,您老再想一想,如果我沒奉太后懿旨,沿途州縣能放我走嗎?天津、滄州知府大人哪一個不把我當欽差大人招待,可偏偏到了你這裡出了麻煩!”
言語中,安德海顯然已經很不耐煩了,站在旁邊一直沒搭話的王心安沉不住氣了,他脫口而出:
“安德海,你說對了,你今天碰上奉公守法、剛正不阿的丁大人了。”
安德海沖了王心安一句:
“碰上丁大人還怎麼著,難道還把我宰了不成。”
王心安冷笑了一聲:
“安德海,抬起你的狗頭來,看清楚了,那是什麼?”
安德海連忙抬頭一看,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心裡連連叫苦:
“媽呀,我安德海今天真是撞著鬼了。”
安德海看到了什麼?原來,他看到的是一個“王命旗牌”。
所謂“王命旗牌”,實際上就是印有“令”字的兵部文書。憑這個文書,在山東境內,只要是對丁寶楨等級低的官,丁寶楨都可以先斬後奏。這就是說,丁寶楨若要殺安德海,完全不會引起上怒。
安德海此時真的怕了,他“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丁大人,您老高抬貴手,安某將感激不盡,沒齒難忘丁大人的大恩大德。”
丁寶楨此時已取得了審訊安德海的初步勝利,此時,他必須乘勝追擊,徹底打垮安德海。丁寶楨厲聲地問:
“安德海,自從七月初六出了京師,這20幾天,你都幹了些什麼?”
安德海心中沒有底,不敢亂說話,只好說:
“規規矩矩,沒幹什麼呀!”
王心安沖了一句:
“不見棺材不落淚,死到臨頭還敢嘴硬,快說,如實招來,否則讓你見識見識大堂的刑罰的厲害。”
安德海仍是默不作聲。丁寶楨直截了當地問:
“在天津、滄州之時你幹了什麼?到了德州,你又幹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