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艦上發生了這麼大的事,下午想著給總社國際部廣播電視組做點音頻節目,但到軍官第一餐廳一看,僅有的一部可以打國際長途的衛星電話被卸走了。到第二餐廳一看,兩部電話都有人占著,加上早上打電話時聲音也不清楚,想起了自己帶來的衛星電話。
打衛星電話必須得到新聞官的同意。經請示後,我帶著電話,爬出艦艙,再往上一層,穿過機庫,就來到了艦尾。這裡噪音很大。航母往前行駛,艦尾犁出一片浪花。頭頂不時有戰機掠過。運氣不錯,信號很強烈,顯然是電話天線對準了衛星。
我做完節目回到艦艙。日本《東京新聞》記者大島宇一郎告訴我一個驚人消息。剛才艦艙來了許多安全人員,圍住我放在鐵盒裡的東西,又是拍照,又是檢查。原來是我從浙江磐安老家帶來的中國綠茶惹的麻煩。安全人員不認識中國綠茶,還以為是什麼生化武器。大島幫我做了一通解釋,他們才走了。
到次日凌晨2點,我仍在軍官第二餐廳寫我的日記,布魯克走了過來,說中央司令部剛發了一則簡單聲明,認為小鷹號航母的F-18戰鬥機“可能”是被美國的“愛國者”飛彈擊落的。
第四部分後勤補給有講究
美英聯軍3日繼續從南線戰場向北推進,逼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並在卡爾巴拉、庫特等戰略要地與包括“共和國衛隊”在內的伊軍激戰。伊軍“共和國衛隊”為加強南線防禦,從巴格達出城向南準備迎擊美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再次在電視中露面並表彰伊拉克軍民。
4月4日,星期五。戰爭爆發第16天,上艦第26天,“小鷹”號航母出海第71天。
聽飛行員講述他們的故事
巴格達攻防戰正在激烈進行。4日下午,有兩名參戰飛行員4日來到電視室,向我們講述了轟炸巴格達的經過。
布萊恩·科利中校,39歲,伊利諾州人。科利是6架執行空襲任務的F-18戰機的領隊,事先選定的轟炸目標在巴格達。3日晚,他的飛機從“小鷹”號航母的飛行甲板上起飛前往巴格達,飛越伊拉克南部時對飛機進行了空中加油。在飛往巴格達的途中,科利從地面指揮中心得到了一個壞消息,也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壞消息是轟炸目標被取消了,好消息是美地面部隊向前推進的步伐比預計得要快。科利隨即與在地面作戰的美陸軍第五軍取得了聯繫。飛行員們一般都不願把掛載的炸彈帶回航母。科利的戰機攜帶了6000磅重的炸彈,他想找個地方把它們扔掉。地面部隊為其指定了巴格達西部的另一個目標,他們重新制定了轟炸計劃,並順利得以實施。科利說,比起在地面作戰的美軍部隊,艦上的條件顯然好多了。想想地面部隊的士兵們可能吃飯、睡覺、喝水都得不到保障,因此,作為飛行員,我們將要盡最大的努力去支援他們。
馬克·詹森中校,F-18戰機飛行員。他上午剛從巴格達上空執行空襲任務回來。詹森向伊軍坦克等目標投擲了數枚500磅重雷射制導炸彈。他說,使用雷射制導炸彈,需要地面或空中用雷射鎖定目標。因此,你可以在飛機上監視到目標被擊中的場面。據他描述,在飛機上,他看到了巴格達及其周圍升騰的濃煙和爆炸火光,在戰鬥激烈的巴格達國際機場尤其如此。詹森還能看到地面部隊的移動。雖然白天看不到防空炮火,但能感到伊拉克的防空炮火明顯減弱,但他不認為伊方失去了防空能力。“巴格達仍然是一個危險的地方,”他說。詹森已經多次去伊拉克空襲。他說,美軍戰機已經基本掃清他以前飛過的許多目標。“空襲很有效,伊軍已經失去了作戰能力,”他說。詹森宣稱,他襲擊的目標包括坦克、軍車和軍事設施等。一路上,他還看到有伊拉克人從燃燒的軍車裡爬出來逃跑的場面。據他介紹,巴格達上空當天的戰機仍然很密集。隨著戰線的日益縮小並向巴格達推移,戰機空襲的範圍也越來越集中了。“我希望空襲任務儘快結束,”他說。
訪軍需官夏帕上校
夏帕上校穿一身迷彩軍服,看上去更像一位艦上的安全人員。其實,他平常是不穿這身服裝的。因為今天是星期五,艦長帕克要求所有軍人穿軍服。他這身軍服還是幾年前在北約服役時發的服裝。
“小鷹”號就像一個漂浮在海上的城市。美國城市所有的設施這裡幾乎都有,包括有自己郵政編碼的郵局、電台、電視台、報紙、消防站、圖書館、醫院、商店、理髮店甚至監獄。這個海上城市平均每天從海里提取38萬加侖的淡水、處理郵件1125公斤、準備1.7萬頓飯、消耗5040聽軟飲料。而管理後勤、負責供給的就是軍需官夏帕上校。從吃喝拉撒睡到飛機維修所需的另配件等,都需要夏帕操心。
“艦上的餐廳就像城市的餐館,不同的是顧客吃飯不要付錢,”夏帕在接受我的採訪時說。軍官每月需要交伙食費,而水兵們吃飯都是免費的。為了讓不同班次的水兵能吃上飯,士兵餐廳24小時開門。在艦上當廚師的華人水兵葉德榮也向我介紹,他每天晚上要做600個麵包呢。
“你知道軍艦在海上搖晃時怎樣烤麵包嗎?你知道搖晃時怎樣理髮的嗎?那還真的有點功夫,”他說。
打衛星電話必須得到新聞官的同意。經請示後,我帶著電話,爬出艦艙,再往上一層,穿過機庫,就來到了艦尾。這裡噪音很大。航母往前行駛,艦尾犁出一片浪花。頭頂不時有戰機掠過。運氣不錯,信號很強烈,顯然是電話天線對準了衛星。
我做完節目回到艦艙。日本《東京新聞》記者大島宇一郎告訴我一個驚人消息。剛才艦艙來了許多安全人員,圍住我放在鐵盒裡的東西,又是拍照,又是檢查。原來是我從浙江磐安老家帶來的中國綠茶惹的麻煩。安全人員不認識中國綠茶,還以為是什麼生化武器。大島幫我做了一通解釋,他們才走了。
到次日凌晨2點,我仍在軍官第二餐廳寫我的日記,布魯克走了過來,說中央司令部剛發了一則簡單聲明,認為小鷹號航母的F-18戰鬥機“可能”是被美國的“愛國者”飛彈擊落的。
第四部分後勤補給有講究
美英聯軍3日繼續從南線戰場向北推進,逼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並在卡爾巴拉、庫特等戰略要地與包括“共和國衛隊”在內的伊軍激戰。伊軍“共和國衛隊”為加強南線防禦,從巴格達出城向南準備迎擊美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再次在電視中露面並表彰伊拉克軍民。
4月4日,星期五。戰爭爆發第16天,上艦第26天,“小鷹”號航母出海第71天。
聽飛行員講述他們的故事
巴格達攻防戰正在激烈進行。4日下午,有兩名參戰飛行員4日來到電視室,向我們講述了轟炸巴格達的經過。
布萊恩·科利中校,39歲,伊利諾州人。科利是6架執行空襲任務的F-18戰機的領隊,事先選定的轟炸目標在巴格達。3日晚,他的飛機從“小鷹”號航母的飛行甲板上起飛前往巴格達,飛越伊拉克南部時對飛機進行了空中加油。在飛往巴格達的途中,科利從地面指揮中心得到了一個壞消息,也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壞消息是轟炸目標被取消了,好消息是美地面部隊向前推進的步伐比預計得要快。科利隨即與在地面作戰的美陸軍第五軍取得了聯繫。飛行員們一般都不願把掛載的炸彈帶回航母。科利的戰機攜帶了6000磅重的炸彈,他想找個地方把它們扔掉。地面部隊為其指定了巴格達西部的另一個目標,他們重新制定了轟炸計劃,並順利得以實施。科利說,比起在地面作戰的美軍部隊,艦上的條件顯然好多了。想想地面部隊的士兵們可能吃飯、睡覺、喝水都得不到保障,因此,作為飛行員,我們將要盡最大的努力去支援他們。
馬克·詹森中校,F-18戰機飛行員。他上午剛從巴格達上空執行空襲任務回來。詹森向伊軍坦克等目標投擲了數枚500磅重雷射制導炸彈。他說,使用雷射制導炸彈,需要地面或空中用雷射鎖定目標。因此,你可以在飛機上監視到目標被擊中的場面。據他描述,在飛機上,他看到了巴格達及其周圍升騰的濃煙和爆炸火光,在戰鬥激烈的巴格達國際機場尤其如此。詹森還能看到地面部隊的移動。雖然白天看不到防空炮火,但能感到伊拉克的防空炮火明顯減弱,但他不認為伊方失去了防空能力。“巴格達仍然是一個危險的地方,”他說。詹森已經多次去伊拉克空襲。他說,美軍戰機已經基本掃清他以前飛過的許多目標。“空襲很有效,伊軍已經失去了作戰能力,”他說。詹森宣稱,他襲擊的目標包括坦克、軍車和軍事設施等。一路上,他還看到有伊拉克人從燃燒的軍車裡爬出來逃跑的場面。據他介紹,巴格達上空當天的戰機仍然很密集。隨著戰線的日益縮小並向巴格達推移,戰機空襲的範圍也越來越集中了。“我希望空襲任務儘快結束,”他說。
訪軍需官夏帕上校
夏帕上校穿一身迷彩軍服,看上去更像一位艦上的安全人員。其實,他平常是不穿這身服裝的。因為今天是星期五,艦長帕克要求所有軍人穿軍服。他這身軍服還是幾年前在北約服役時發的服裝。
“小鷹”號就像一個漂浮在海上的城市。美國城市所有的設施這裡幾乎都有,包括有自己郵政編碼的郵局、電台、電視台、報紙、消防站、圖書館、醫院、商店、理髮店甚至監獄。這個海上城市平均每天從海里提取38萬加侖的淡水、處理郵件1125公斤、準備1.7萬頓飯、消耗5040聽軟飲料。而管理後勤、負責供給的就是軍需官夏帕上校。從吃喝拉撒睡到飛機維修所需的另配件等,都需要夏帕操心。
“艦上的餐廳就像城市的餐館,不同的是顧客吃飯不要付錢,”夏帕在接受我的採訪時說。軍官每月需要交伙食費,而水兵們吃飯都是免費的。為了讓不同班次的水兵能吃上飯,士兵餐廳24小時開門。在艦上當廚師的華人水兵葉德榮也向我介紹,他每天晚上要做600個麵包呢。
“你知道軍艦在海上搖晃時怎樣烤麵包嗎?你知道搖晃時怎樣理髮的嗎?那還真的有點功夫,”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