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苦苦思索還是沒有想到好的解決辦法,他們又想起了曾經的中國助手。其實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那架能夠打手槍投擲炸彈的雙人飛機一定是李翔製造出來的!只是他們不想自己的飛機事業永遠存活在李翔的陰影下,才遲遲沒有去找李翔。可是時日漸久,兩人再也承受不住多人飛機問題的困擾了,他們決定到中國去找他們曾經的助手李翔,可是現在的李翔還會像曾經那樣,為了見到久違的動力飛機而把他那些先進的航空理念傳授給萊特兄弟嗎?
※※※※※※※※※※※
在盛宣懷的運作下,李翔申辦航空學校的申請得到了批准的同時李翔在全國各大學堂挑選優秀學員的要求也得到了批准,答應了李翔在各大學校公榜宣布航空學校招生的事情,並為李翔開具了招生的證明,只不過前提條件是必須那些學員自願。儘管學部那些官員的態度很勉強,不過李翔已經很心滿意足了。
從學部衙門出來後李翔心情一直都很好,盛宣懷的心情也好像受到了感染一般,也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臉。
“賢侄,這申辦學校和學員的問題解決了,那接下來是不是要修建學校了?”盛宣懷微笑著問道:“修建學校的地方選好了沒有?我在京師大學堂那邊有一片老宅,要不把它拆了,把學校建在那裡吧。那裡環境也不錯,又和京師大學堂隔得近……。”
任憑盛宣懷把那裡的環境說得如何地天花亂墜,可是李翔卻絲毫不為所動。李翔自從創建航空學校的想法萌發以後,就沒有想過要把航空學校辦在京師,如果摒棄某些政治因素的影響,盛宣懷所說的那個地方的確是個辦學的不二選擇,可是李翔創辦航空學校卻含有很多政治因素在裡面的。為了不使自己的事業受到干擾和監視,李翔當然不會把自己的學校建在清政府的權力與政治中心。
“為了彰顯航空救國的決心,我在離開安徽之前已經選擇好校址,讓人開始修建校舍了。多謝盛大人照顧。”李翔半真半假的敷衍道。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吧。校舍建在安徽也不錯,安徽是個好地方啊,出了中堂大人這樣的偉人不說,現在大清朝第一所航空學校也建在了那裡……。”盛宣懷微微有些失落,不知道是想起了往事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盛宣懷沉默了片刻又說道:“賢侄是隻身一人來到京師的吧,接下來就要在各大學堂挑選優秀學員了,人手肯定會不夠,我派個人去幫你吧!”
盛宣懷說話的聲音雖然是商量的語氣,可是說話的內容卻不容抗拒。雖然李翔知道盛宣懷很有可能是派人監視自己行蹤的,甚至還要派他繼續跟著自己到安徽去,可是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李翔不得不答應。
李翔勉強擠出一絲笑意,點了點頭,“謝過盛大人。”
盛宣懷對李翔的態度很滿意,大手一揮慷慨地說了幾句“沒事”,“沒事”之後,又向身邊的隨從使了個眼色,聲色俱厲道:“盛安,以後就跟著李賢侄搞航空學校的事情吧,航空學校沒搞出成績,別回來見我。”
盛安很會意,朝盛宣懷彎了彎腰,“老爺放心吧,盛安一定會全力幫助李公子創辦航空學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盛宣懷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又對李翔說:“賢侄,就讓盛安陪著你去辦招收學生的事情吧,這招收學生的事情辦下來了,我也就放心了。另外朝中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就先行一步了。”
要求盛宣懷辦的事情已經辦好,李翔也樂得盛宣懷就此離開。把盛宣懷送走之後,李翔領著盛安走向了自己在京城的臨時住處。一路行來,盛安不怎麼說話,即使偶爾說上那麼一兩句,聲色也是極其沉穩,一副為李翔馬首是瞻的樣子。李翔的心情憂喜參半,顯然如果盛安是誠心來幫忙的,那麼在招生過程甚至以後的航空事業中就多了一個助手,如果盛安是盛宣懷派來的眼線,那麼也將是一個難以打發的角色。不過能夠對接下來的招生計劃有所作用就行了,至於以後再如何解決那將是以後的事情了,就眼前情況來看,教材已經在編寫了,學校也即將修建,萬事具備只差學生了,解決生源問題才是當務之急。
回到住處,盛安依舊沉默,一副沒有得到李翔指示絕不輕舉妄動的模樣。李翔也懶得搭理他,給他安排了個住處之後,便讓人捎信回去,讓王小虎和李福可以動工正式開始修建學校了。
又在住處呆了兩天,感覺學部下的公文差不多已經到了各大學校了,李翔才把盛安叫了出來。盛安聽李翔第一站便是去全國聞名的京師大學堂,也不感覺多大意外,聊是早已從盛宣懷口中得知了此事,點了點頭之後,便開始著手安排出門的事宜。
兩人上了馬車,不大一會兒便趕到了京師大學堂。盛安依舊必恭必敬地緊緊跟在李翔身後,李翔也毫不介意,隨即在學校大門口打量了起來。儘管學校建設並不像想像中全國第一學府那樣的豪華奢侈,但是李翔還是老遠地就感覺到了那種古樸的學術氣息。置身其中,李翔就像是回到了大學時代一般。不知不覺之間,李翔對這裡學生的期望也就高了幾份。
“盛安,我們進去看看吧。”李翔說著也不管盛福願不願意,就已經走進了學堂內。
※※※※※※※※※※※
在盛宣懷的運作下,李翔申辦航空學校的申請得到了批准的同時李翔在全國各大學堂挑選優秀學員的要求也得到了批准,答應了李翔在各大學校公榜宣布航空學校招生的事情,並為李翔開具了招生的證明,只不過前提條件是必須那些學員自願。儘管學部那些官員的態度很勉強,不過李翔已經很心滿意足了。
從學部衙門出來後李翔心情一直都很好,盛宣懷的心情也好像受到了感染一般,也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臉。
“賢侄,這申辦學校和學員的問題解決了,那接下來是不是要修建學校了?”盛宣懷微笑著問道:“修建學校的地方選好了沒有?我在京師大學堂那邊有一片老宅,要不把它拆了,把學校建在那裡吧。那裡環境也不錯,又和京師大學堂隔得近……。”
任憑盛宣懷把那裡的環境說得如何地天花亂墜,可是李翔卻絲毫不為所動。李翔自從創建航空學校的想法萌發以後,就沒有想過要把航空學校辦在京師,如果摒棄某些政治因素的影響,盛宣懷所說的那個地方的確是個辦學的不二選擇,可是李翔創辦航空學校卻含有很多政治因素在裡面的。為了不使自己的事業受到干擾和監視,李翔當然不會把自己的學校建在清政府的權力與政治中心。
“為了彰顯航空救國的決心,我在離開安徽之前已經選擇好校址,讓人開始修建校舍了。多謝盛大人照顧。”李翔半真半假的敷衍道。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吧。校舍建在安徽也不錯,安徽是個好地方啊,出了中堂大人這樣的偉人不說,現在大清朝第一所航空學校也建在了那裡……。”盛宣懷微微有些失落,不知道是想起了往事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盛宣懷沉默了片刻又說道:“賢侄是隻身一人來到京師的吧,接下來就要在各大學堂挑選優秀學員了,人手肯定會不夠,我派個人去幫你吧!”
盛宣懷說話的聲音雖然是商量的語氣,可是說話的內容卻不容抗拒。雖然李翔知道盛宣懷很有可能是派人監視自己行蹤的,甚至還要派他繼續跟著自己到安徽去,可是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李翔不得不答應。
李翔勉強擠出一絲笑意,點了點頭,“謝過盛大人。”
盛宣懷對李翔的態度很滿意,大手一揮慷慨地說了幾句“沒事”,“沒事”之後,又向身邊的隨從使了個眼色,聲色俱厲道:“盛安,以後就跟著李賢侄搞航空學校的事情吧,航空學校沒搞出成績,別回來見我。”
盛安很會意,朝盛宣懷彎了彎腰,“老爺放心吧,盛安一定會全力幫助李公子創辦航空學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盛宣懷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又對李翔說:“賢侄,就讓盛安陪著你去辦招收學生的事情吧,這招收學生的事情辦下來了,我也就放心了。另外朝中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就先行一步了。”
要求盛宣懷辦的事情已經辦好,李翔也樂得盛宣懷就此離開。把盛宣懷送走之後,李翔領著盛安走向了自己在京城的臨時住處。一路行來,盛安不怎麼說話,即使偶爾說上那麼一兩句,聲色也是極其沉穩,一副為李翔馬首是瞻的樣子。李翔的心情憂喜參半,顯然如果盛安是誠心來幫忙的,那麼在招生過程甚至以後的航空事業中就多了一個助手,如果盛安是盛宣懷派來的眼線,那麼也將是一個難以打發的角色。不過能夠對接下來的招生計劃有所作用就行了,至於以後再如何解決那將是以後的事情了,就眼前情況來看,教材已經在編寫了,學校也即將修建,萬事具備只差學生了,解決生源問題才是當務之急。
回到住處,盛安依舊沉默,一副沒有得到李翔指示絕不輕舉妄動的模樣。李翔也懶得搭理他,給他安排了個住處之後,便讓人捎信回去,讓王小虎和李福可以動工正式開始修建學校了。
又在住處呆了兩天,感覺學部下的公文差不多已經到了各大學校了,李翔才把盛安叫了出來。盛安聽李翔第一站便是去全國聞名的京師大學堂,也不感覺多大意外,聊是早已從盛宣懷口中得知了此事,點了點頭之後,便開始著手安排出門的事宜。
兩人上了馬車,不大一會兒便趕到了京師大學堂。盛安依舊必恭必敬地緊緊跟在李翔身後,李翔也毫不介意,隨即在學校大門口打量了起來。儘管學校建設並不像想像中全國第一學府那樣的豪華奢侈,但是李翔還是老遠地就感覺到了那種古樸的學術氣息。置身其中,李翔就像是回到了大學時代一般。不知不覺之間,李翔對這裡學生的期望也就高了幾份。
“盛安,我們進去看看吧。”李翔說著也不管盛福願不願意,就已經走進了學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