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教貧不教富是一個潛規則,也同樣耳以運用到考場上。

  如果兩個成績難分高下的學生擺在考官的面前,考官絕對會點中貧寒者。以為貧寒者會更加珍惜這個改變命運的機會,會多座師表現出更高程度的感激,一旦進入仕途,必然成為唯命是從的鐵桿死黨。

  黃真素等老師傅很直白的表達了這口層意思:眾恩義學堂是傳道授業

  。萬小之地不能為銅臭所玷污,寧可嘔心瀝血的教授三扯,贊於生。也不願把心血和精力浪費在一個紈絝子弟身上。

  林三洪基本贊同老師傅們的觀點,僅僅是象徵性的招收了幾個富貴家的學生,而且對於這幾個學生加上了很嚴格的入學考試。最後還一再叮囑那幾個富戶士仲:

  “諸位能送子侄到我眾恩義學堂,是對義學堂的信任,我們自是不敢誤人子弟”

  誤人子弟?這絕對是林三洪的客套話。眾恩義學堂要是誤人子弟的話。天地下恐怕就沒有哪個學堂有臉面繼續開辦下去了。

  “侯爺您這是客氣呢,孩子能進義學堂也是他們的福分,”

  林三洪很嚴肅的說道:“想必諸位也聽說了,義學堂學風嚴謹,以峻法治學是所有師傅立下的鐵規,便是我也不能左右。若是學生們不肯用心,輕則戒尺重則頂燈罰跪,斷斷是不會輕了

  “好說,好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既然把孩子送到了這裡。就是指望能求到功”學問。師傅們當視學生為己出,打也打得罵也罵的。若有違逆打死勿論。”

  “打死勿論”這句話是當時家長經常對先生們說到的一句,但是在絕大多書的富貴之家,教書先生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打罵,至於打死勿論也就徹底淪為一句空話了。

  林三洪可沒有把這句當作空話:“既然諸位都這麼說,我會如實轉告學堂里的先生和師傅們,先試學百日,看看能不能經受得住,若是真心向學則好說,若是身嬌肉貴頑皮懶散,則一律逐出學堂”

  雖然這些地方士仲拿出了不少錢糧來資助義學堂,但是學堂里的生活依舊貧寒清苦。

  每日兩頓碎米飯,拌飯的則是蘿蔔青菜,除非是年節,否則連塊豆腐都見不到。整個義學堂嚴禁葷腥。不論求學的學子還是教書的先生。從一開始就深信“自古英雄出貧寒從來紈絝少偉男”的道理,認為學生就應該“寒窗苦讀”所以嚴禁一切肉食錦衣的行為。無論三伏三九。都不可避暑畏寒。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黃真素的教學理念。

  在很多生活的細節上,有些頑固的老先生們刻意追求“吃苦”二字。是對是錯還不大好說。但是在和求學有關的事情上,則表現出了極大的慷慨。

  無論酷暑嚴寒,不管颳風下雨。夜讀都是每日必有的課程。在夜讀的時候,學堂里點起無數蠟燭。蠟燭這種很昂貴的奢侈品完全取代了油燈,將學堂照的猶如白於筆墨書紙等物,則是選擇最上等的貨色,一點也不曾吝嗇過,,

  月朗星稀的夜色之中,眾恩義學堂連綿成片的燭火顯得份外顯眼,遙望之下仿佛已經融入天地星光之中。

  “黃老先生,您也是桃李遍天下的老師傅了,當年的學生裡頭 可還有能堪授業傳道大任者?。 黃真素須半白,精神卻好的出奇,這些日子以來所取得的成績讓這個“退休”的老翰林很是興奮,教書的勁頭也和高漲。聽到林三洪想要再找些老師過來教:“安北侯想要擴建義學堂?”

  “談不上擴建,至少這兩年不會擴建”以為眾恩義學堂主要是從各地的小型義學中招收學生,而分散在各地的義學規模太而且在教書的過程因為生計的原因會流失很大一部分學生。那些一部分學生僅僅是到了認字的地步就不得不為生計奔波,只能算是提高了一些勞動力的文化水平而已,距離真正的人才二字相差甚至遠,在大批的低級義學堂沒有起來之前,眾恩義學堂沒有擴建的必要。

  “僅僅是想再找些先芒過來幫幫忙而已,如今義學堂的老師傅們終究是太辛苦了,年邁而事繁恐難長知

  這是眾恩義學堂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大難題:合格的老師太少。

  最初的幾個先生當中,如黃真素等人大多是年邁體衰的老者。雖然後來也66續續的找了些老師,可終究無法徹底改變這個現狀。

  在義學堂里教書,是一個很沉重的活計,體力極其重要。因為是全日制教學方式,和老學究們有時間就指點一下有著本質的區別。再加上老師和學生數量嚴重失衡。這些老學究們不得不面對沉重的教學任務。就在昨天,已經有一個老師累的吐血了。

  這種體力活,不是老學究贏弱的身體可以承受的。

  所以林三洪想著再找一些老師,哪怕是條外稍微差一點也無所謂,只要能夠分擔這些老學究的壓力,在一些不是特別重要的授課環節上替代他們一下,也可以緩解這種壓力。

  “哎,明里是那存好找的

  林三洪笑道:“咱們義學堂多多少少也算是有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名氣,只要肯下心思,找幾個差不多的老師應該不會象以前那麼困難了。照目前的情形來看,只要過了今年,咱們的條件就會好轉許多。到時候拿出些錢糧來酬謝諸位師傅也就能夠做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