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三部落聯盟雖然不怎麼友好,可他們畢竟也是長生天的虔誠信奉者,同一個族群同一種信仰,在這種狼煙四起瘋狂屠戮的時候,整個荒漠以西的這一大片區域,只有部落聯盟還有幾萬軍隊,只有他們還保存著和帖木兒一戰的可能。

  無數被帖木兒的軍隊追殺的部落已經殘破不堪,人們慌不擇路的潰逃到部落聯盟的地盤之內,希望得到聯軍的保護。

  無數蜂擁而入的牧民講述著瘸狼帖木兒的可怕和瘋狂,恐怖而又不祥的消息一個接著一咋。部落聯盟以極其粗放的方式收留了這些同胞,也感受到了近在咫尺的壓力。

  據說帖木兒的大軍有三十萬,也有說是五十萬或者是一百萬的,這個數字對於部落聯盟而言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無論是三十萬還是一百萬,都是一個具有壓倒性的恐怖數字,已經越了部落聯盟的總人口數量,,

  就算是在部落聯盟內部也出現了恐慌的氣氛,就算是最有野心的領,雖然看到這是一個力挽狂瀾的機會,卻不得不承認無法面對帖木兒帶來的空前壓力。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候,部落聯盟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猶豫。

  因為鬆散的聯盟方式,缺少一個真正統領全局的鐵腕式人物。使得部落聯盟在面對危機的時候無法做出果斷的舉措。

  投降帖木兒大家都無法接受,正統的蒙古人因為懼怕而跪下來舔帖木兒這個雜種的臭鞋,幫著他屠殺自己的族人,這不可能。

  這種鬆散的聯盟方式一旦遇到巨大的壓力,還容易陷入群龍無的境地,十幾個部落領已經爭吵了好幾天天,依舊無法做出準確有效的決定:是力戰還是撤離。

  力戰的結果很可能是全軍覆沒,因為聯盟的軍隊始終是太少了。

  因為殘酷的生存環境和匿乏的物資,任何一個部落都無法擁有一定數量的正規軍隊關鍵是養不起。部落聯盟號稱有五萬鐵騎,東拼西湊的話,也確實能拿出五萬兵力甚至更多。但是這五萬兵力究竟是怎麼回事,每一個部落領都心中有數。

  按照部落里的傳統,在需要的時候小每一個十四歲以上的男子都要自備馬匹和武器為部落而戰。因為缺少最基本的練和組織,這一部分所謂的武裝力量其實就是半民半兵的臨時性質,平時嚇唬一下那些單個的零星部落,確實有很強大的威懾力,一旦碰到正規軍,就不敢拿出手了。

  換成一個比較準確的說法:部落聯盟可以拿出五萬男丁,而不是五萬軍隊。按照明朝的組織方式計算,這五萬男丁當中,真正成規模成組織的戰兵不過九千。就是這真正具有戰鬥力的九千人馬,也分數是三個大小不等的部落。如庫爾庫曼這樣比較有戰鬥力的大部落,可以調出一千往上的正規軍,其他部落只能拿出幾百人,畢竟大家都需要力量維持各自的部落,不可能把所有武裝力量都用到戰場上!

  力量小不要緊。打不過可以跑,關鍵是必須儘快做出決定。

  十幾咋小部落領吵來吵去,最後決定王正東方向退卻。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林三洪被這些領的低效率給嚇到了。

  面對帖木兒的大軍,打是肯定打不過的,只有兩條退路,一是往東退,一是往南退。南邊就是廣闊無邊處處兇險的大漠,小小股人馬可以橫穿,幾十萬人全跑進去的話。就算不碰到什麼大的災難,這本身已經是個很大的災難了。雖然十幾個部落領沒有做出進入大漠這樣愚蠢的決定,可是往東撤退這還需要討論好幾天?這是唯一的退路,根本就可以直接拿出來。現在的人們需要的是具體而又有效的撤退計劃和疏散方案,而不是一個空洞的決定。

  就在這些日子裡,局面更加緊迫,帖木兒的蝗蟲大軍又逼近了四百里。

  帖木兒的軍隊已經輕易吞噬掉了聯軍擴張地盤的一半,距離這裡雖然還有一些路程,可這裡是寬闊無邊的草原,沒有什麼險要的山河可以阻擋,敵人的軍隊可以輕而易舉的實現大縱深的穿插和迂迴,再這麼耽誤下去,就真的找死了。

  林三洪實在坐不住了。

  “諸位領,形勢已經十分緊急,我希望諸位能夠儘快安排撤退事宜,等到帖木兒的馬蹄踏在我們腦袋上的時候,大家就死定了現在做要緊的是當機立斷,遲疑不決將會引起災難性的後果。

  “尊敬的通商領,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錯誤的決定也比沒有決定要強的多,如此淺顯的道路我們都明白。”瓦圖王無奈的說道:“但是現在我們只能往東方撤退了,可是東方並不是我們的地盤,就算能退出十幾天的路程,又有什麼用?如果我們推到明朝人的作戰範圍之內,他們在背後捅我們一刀子

  這才是部落領猶豫不決的根本原因。

  任何一個部落領,都知道遲疑不決的危害,之所以遲遲沒有做出果斷行動,就是因為擔心明朝人趁火打劫。若是退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引起明朝人的注意,再次派出遠征軍進行堵的的話,那可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死地了。

  無論是帖木兒還是大明朝,都是無法想像的龐然大物,處於夾縫中的小小部一……輕易就會被碾的粉時候前有餓狼後有猛虎。將爾刀不復的絕境。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林三洪以不可置疑的口吻說道:“主要我們對明朝表示依附之意,明朝數都數不過來的軍隊就會幫著我們打掉瘸腿的餓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