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深知鄭和下西洋深遠影響的林三洪暗暗惋惜,這個時候偏偏在萬里之外的瓦圖部落,無法恰逢其會。耍不然的話,就是跟著鄭和的船隊下西洋也比在瓦圖部受罪要強的多了。

  “漢王那邊的情形好像不怎麼順。”李妙凱說道:“在皇上御駕親征的過程中,工部新造了很多稀奇古怪的軍械,兵戈鎧甲被服馬具等等。工部都供應的很及時。尤其是在青爾河一役中,工部的小炮大神威,給蒙古殘兵以重創,深得皇上喜歡。班師凱旋之後對大王爺大加讚賞,還經常召到冉書房奏對

  “我估摸著漢王一定很著急吧?”秣三洪很熟悉朱高煦這個人的性情和脾氣,過於急躁,太過於急於求成,眼看著大王爺得寵了,估計一定在想什麼法子應對。林三洪笑道:“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急的,你們回去之後告訴漢王,讓他誰其自然。千萬不要貪功冒進。這個時候。皇上未必就真心認可了大王爺。”

  “哎,林大人你最清楚漢王的脾氣。”李妙凱道:“這些日子歷來。漢王是真的急了,大家都勸不住,漢王還時常念叨起林大人,說林大人若在沒有死的話,一定可以挽回局面在扳回一局

  朱豬耍的就是能辦是事的兒子。工部在這次北伐中出了不少力氣,不能說沒有大王爺的功勞,可絕對不是大王爺一個人的功勞。在這種一定要打的國力消耗大戰中,工部肯定比禮部更加容易立功,所以執掌工部的大王爺肯定表現的比禮部的漢王更加搶眼。這無關兩個皇子的本事高低,朱林不會看不明白這一點!

  林三洪仔細分析了朝野局勢。認為漢王朱高煦的劣勢不過是表面現象。真實的實力對比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所以林三洪讓二人帶話給朱高煦,行事需謹慎,一切以穩為要,切不可做出太冒險的舉動來。

  “大人不準備離開這個部落?”

  兩個人見到林三洪的信物之後。以為是林三洪無法脫身,所以才求助。想不到林三洪不僅沒有一點要走的意思,看這個架勢好像還要留下來的樣子,這讓二人有點想不明的了。

  林三洪無奈的說道:“皇上連追封給死人的爵個都給了,我若是的去,臨陣脫逃的事情鐵定瞞不過去,所以暫時還不能回去。我在這裡也可以做一點事情”

  林三洪明確的提出讓二人以後把走私出來的貨物送到瓦圖部。 對於這一點,邸澤洲和李妙凱都沒有什麼意見,反正這條商路也是給漢王籌集銀錢的一個途徑而已,把貨物賣給誰不是賣?只不過是要多走幾天的路程而已。唯一想不通的是林三洪這麼做到底有何用意。

  “似運禁物給賣給蒙古人,絕對無法持久,說不準哪天就會被有心人追查出來。這個事情雖然獲利豐厚,可危險也不我本是不願意漢王這麼做的。”林三洪遙望東南方向:“不過既然已經做了,再說這些未免太遲。我在這裡接收了這些貨物,也算是給漢王拾遺補缺,真要到了萬萬不得已再也隱瞞不住的時候,這也算是給漢王留下了一條後路。你們回去之後就遮掩對漢王言及”

  眾人聽了林三洪龐大到不可思議的計劃,皆是驚的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回過神兒來:“大人,這真的行嗎?”

  “有什麼不行的?要說行軍打仗排兵布陣我不在行,可治理內政民生,我怎麼也不比這些瓦圖人弱吧?”林三洪笑道:“不管是為抹平私運貨物的隱患,還是為了將來,漢王一定會配合我的。”

  那李二人都是漢王門下,林三洪又是朱高煦的左膀右臂,而且林三洪這個人善用些旁門左道的方略。以奢治揚州生生打造出一花團錦簇的金山之地,就連朱摶也親自褒獎為“宇內形勝”也成為漢王系人馬當中的一塊金字招牌。連揚州那麼大的一府之地都能治理成金銀流淌的財賦重之地,何況區區一個小小的瓦圖部落?

  “也好,就依大人的意思。”李妙凱說道:“這次回去之後,我們會把消息通報給漢王

  林三洪囑咐道:“這個事情要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哈哈,這個就不必林大人囑咐了,我們自然理

  三個人又商議了一些細節問題,邸李二人這才返回帳篷去找瓦圖王!

  瓦圖王不知道林三洪和他們說了些什麼,現在最關心的也不是這些。而是這兩個內地商人的決定:“兩位原來的客人,瓦圖人的朋友,關於通商之事!” 那澤洲說話雖然難聽,卻是快人快語,開門見山的說道:“如果順利的話,年前我們還有一批貨物過來,我希望尊敬的領能夠派遣你的駱駐隊到大漠的那一頭去接我們,”

  聞得此言,瓦圖王大為歡喜,知道事情辦成了,搓著手不住的笑,臉上的肥肉如同翻滾的波浪一樣不住震顫:“一定的,一定的

  “我們希望貴部能夠保證這條大漠商路的順暢和安全

  “我對長生天起誓,為了我們朋友的安全,所有的瓦圖人願意拿起彎刀。一切試圖威脅到我們的朋友的行為,都是對瓦圖人的侮辱,都是對瓦圖左的戰爭。我們會毫不猶豫的拿起武器,瓦圖人的朋友一定要相信我們的保證!”

  內地的商隊已經同意和瓦圖部落交易,並且準備把這裡作為代銷點。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章節目錄